項目建設
北部灣體育中心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銀灘大道銀灘大道南側、大學園區東面、大冠沙路東面,是北海市委市政順應北部灣經濟的發展,促進北部灣地區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體育事業而做出的一項重大舉措。北部灣體育中心項目占地500畝,總投資約6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可容納2.5萬人的主體育場和業餘體校、田徑訓練場、體育館、球類綜合館、游泳跳水館、網球場、射擊場及配套設施。整個設計以撒落在沙灘上的貝殼為理念,充分突出濱海城市風光。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於2009年9月開始動工建設,按計畫,包括主體育場、業餘體校、田徑訓練場及相關配套設施在內的項目一期將於2011年7月建成並交付使用。
總用地面積211480.77平方米。總體項目用地容積率0.27,建築密度26.8%,綠化率32.5%。其中主體育場占地面積50181平方米,建築總面積35100平方米,由三層觀眾席和國際標準體育場組成,是一座以大中型體育比賽、訓練為主,兼顧市民休閒、健身、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型體育設施,總坐席規模為固定座席25000座,臨時座席5000座。
體育場設計
設計意念
現代體育建築講求結構選型與使用空間的統一,以求獲得大跨度功能空間經濟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縱觀世界歷史上的諸多著名體育建築,都是合理融合大跨度結構形式和使用空間的統一體,以體現結構的力量美,邏輯美,實現大空間的經濟性和舒適性。
北海市以盛產珍珠馳名中外,自古有“東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之說,珍珠已成為北海城市的象徵;貝殼是大海的產物,而孕育珍珠的珍珠貝更是這一象徵的母體。
北部灣體育中心的設計立意,正是取材於北部灣最大的特色:海浪、沙灘、珍珠貝,寓形於意,結合現代建築手法,營造出富有城市體育文化特色的景觀節點和標誌性建築。
做為本設計形象主題的珍珠貝在自身構造上有獨特的優勢,其外殼就是一個薄殼空間結構,可以表達為一個合理的大跨度結構,而且形態十分優美。由此,我們從中得到啟發,在建築設計中參考此形式作為體育場館的結構選型,在體現結構美感、實現大跨度體育空間的同時隱喻珍珠貝的主題。
規劃設計
主體育場位於規劃總用地中央以突出其核心地位,並結合功能的合理性和使用的方便,於西北角放置訓練場,西南角放置業餘體校,並在銀灘大道開設單獨出入口,使其到各個場館的距離適中,既便捷又相對獨立。
豎向設計重點考慮處理好場地與周邊道路的銜接關係,儘量減少土方量,在場地內實現土方平衡。場地走勢南高北低,豎向設計充分尊重原有地勢的坡度走向,將場地雨水排向西北及東北方向。道路坡度設計控制在0.2%-3%之間,局部小於8%。區內主要道路則根據周邊城市道路情況組織排水。
平面設計
體育場採用國際流行的橢圓形平面。環繞體育場四周設集散廣場,觀眾入口均設在二層,通過大台階與入口廣場聯繫,建築與廣場之間設定綠地。為滿足消防車撲救要求,在首層環繞建築設10m寬車行環道,可作為環形消防車道,消防車可從廣場通過設於建築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場館運營車行道進出。廣場周邊設停車場,可停放908輛小汽車。
首層主要為新聞媒體區、運動員區、競賽管理區、貴賓接待區、場館管理區和設備用房等。各功能分區均設有獨立的入口以方便管理,且與觀眾入口分層而設,減少相互間的交叉干擾。
賽場位於首層橢圓形平面的中央,比賽場地為四百米的標準足球場,不僅可以滿足田徑、體操、排球比賽要求,還可以承擔大型活動開幕式、足球比賽等;而且貨櫃車可直接進入比賽場地。首層東北部靠近內場側為賽時體育器材用房,北側為賽後展覽及體育商業區;東部為對外體育商業區,可設定保齡球館、多功能大廳、體育康樂中心等。
二層為觀眾席區及觀眾休息廳、貴賓席及貴賓休息區。觀眾席圍繞位於橢圓形中央的賽場布置,主要設在東、西兩側,共設2.5萬個固定席位,5000個臨時坐席。其中西看台設定有貴賓官員座席、媒體評論員座席、運動員座席及部分普通觀眾座席,東看台全部為普通觀眾座席。另在出入口附近設有一定比例的殘疾人座席。二層環繞建築留有寬敞的室外平台,減少擁擠便於疏散。東、西兩側主要為集中的觀眾入口大廳,附設衛生間、商店等用房。來賓及貴賓休息廳與觀眾入口相對獨立設定,避免干擾。二層南觀眾席後面布置有大型彩色電子顯示屏。
三層主要為賽時技術用房和包廂,其上為三層看台。
流線分析
運動員車輛由運動場西側的指定入口進入。大客車直接停放在入口旁運動員專用停車區,運動員進入大廳驗證檢查之後,到達運動員休息室。運動員在首層就可以找到比賽和訓練所需要的所有服務--休息室、按摩室、熱身室、以及相關用房,並可以利用運動員專用通道,到達第一看台的運動員觀摩席。
運動會組織者,評判委員會、裁判員通過運動場西側的競賽管理入口進相應的區域,並在入口前有專用的停車區。
新聞記者在首層的新聞大廳辦理採訪所需的證件手續,首層工作區設定記者寫稿、電傳、郵政、相機等房間,經樓梯可到達位於二層的新聞工作區席位。通過內部通道,記者可到達運動員區的交接處,雙方可以從不同方向進入,便於管理。電視技術人員可以在觀眾平台上有專門劃分的評論員區等,並可安放攝像機及臨時電纜。
貴賓車輛由西側貴賓入口經驗證後進入貴賓接待大廳, 大廳內設有貴賓接待室,通過電梯進入二層的貴賓休息大廳,內設貴賓休息室,並可直接進入主席台。貴賓用車停放在貴賓專區。合作者、贊助商等人士根據情況的不同,可以從運動場西側進入,經驗證後到達各自的包廂。
主要觀眾人流從西側主入口廣場進入,通過四個主要大台階上至二層平台,通過環繞平台的各個觀眾出入口(寬3米)檢票進入觀眾席。所有的觀眾都可在入場後通過環形連同的觀眾平台到達指定座席。
運動場西北側設殘疾人入口門廳,殘疾人由此可乘電梯到達觀眾平台的殘疾人席,並得到工作人和志願者的陪伴服務。觀眾區衛生間也有殘疾人專門使用的區域,保障殘疾人方便觀看比賽。
結構設計
運動場大屋蓋結構平均跨度約為220m,外環呈多級式彩虹分布。內拱最大高度為33.5m,外拱最小高度28.3米;屋蓋結構的支承為兩部分,首先是外環的14根落地曲形柱與看台相連,其次主要是以三條似彩虹的疊合拱組成兩端獨立落地。側屋蓋由兩部分組成:兩排柱之間的徑向間跨梁,角部屋蓋的實際懸臂跨度為45.2米。整個屋蓋結構形式可以看成是由斜交的多拱桁架、局部鋼管砼柱和預應力構件組成。
立面設計
根據規劃的總體構思,體育場的立面造型突顯海貝的形象,通過建築結構與功能的有機協調,營造出生動、活潑的建築造型。體育場避免從外觀的單純模仿來表達“珍珠貝”的意象,而是通過與“珍珠貝”外殼相類似的結構體系,以及空間特性來切合主題。達到結構選型與大跨度空間、甚至精神抽象上的完美結合。
立面材料選用白色外牆飾面塗料以及金屬百葉,屋蓋面板選用銀灰色鍍鋁鋅屋面板。
除了氣勢磅礴的貝殼狀屋面,本設計還在細節上考慮了體育場的實際使用效果.例如通過3個主桁架拱層疊布置、互相獨立的特點,在拱與拱之間的空隙設計了通風采光帶,保證了看台能獲得更好的採光和通風效果,改善建築的使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