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樓底村
北樓底村位於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發城鎮下轄村,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王姓來此建村定居。因建村處有一古樓殘基,故命村名為樓基,後演變成樓底村。全村轄區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蔬菜等。
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發城鎮下轄村
基本概況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王姓來此建村定居。因建村處有一古樓殘基,故命村名為樓基,後演變成樓底村。清康熙初年,張姓由蒼山村遷居樓底村。後楊姓由五間屋村遷入。1981年,因與朱吳公社樓底村重名,更名北樓底村。 北樓底村位於海陽市西北部、發城鎮南部,地處東經120°59′,北緯36°54′。東與黃連夼村、東車格莊為鄰,西與北臥龍村相連,南與西車格莊、古家夼村交界,北與鐵口村、吉格莊相接壤。隸屬發城鎮。北距鎮政府駐地10公里,南距市政府駐地30公里。 全村轄區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319戶,890人。有王、張、楊等3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最少的是王姓,張、楊兩姓人口相當。大事記
1939年2月20日(農曆正月初二日)日軍飛機在本村上空飛過,日軍由泉水頭村往北掃蕩路過本村。村無人員傷亡。
1941年3月7日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53年成立互助組。
1954年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00公斤,總產18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150公斤,總產30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400公斤,比1978年增長25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達到564公斤,總產59.34萬公斤。第一產業收入608萬元,其中農業378萬元,畜牧養殖業230萬元。
第二、三產業建國前,工業幾乎為空白。建國後,也僅有麻布花、網扣加工等小手工業,收入很少。1953年,辦起供銷合作社代銷店,後又辦起豆腐坊、粉坊、油坊,規模不大。改革開放後,建起了商店,湧現出一批集市商販,發展了運輸業。2002年,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90人,收入158萬元,其中工業28萬元,運輸業117萬元,服務業13萬元。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樓底國小。1948年,發展為完小,時有學生150餘人。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54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僅100公斤左右。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19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25公斤,全村總收入8萬元。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均糧食250公斤。2002年,人均糧食500公斤,人均存款餘額2400元,全村有各種運輸車120輛、機車40輛、電話102部、彩電180台、電冰櫃10台。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9平方米。 村民福利1971年,村合作社醫療站建立,村民平常用藥藥費報銷50%,病重住院藥費報銷70%。1992年,投資10萬元,修起自來水蓄水池,村民開始用上自來水。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6月,張永壽由於進合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3年5月,成立黨支部,楊恆祥任黨支部書記。之後,張永振、王正令、張連義、張同安、張培玉、楊世貴、楊振國、張同敏曾任村黨支部書記。1994年1月起,張健任黨支部書記。 1949年10月,全村有黨員37名。2002年,有黨小組4個,黨員30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3年,設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委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張永寬、張永壽、張永振、張永貴、楊鳳先、張連義、楊林春、張永福、張同安、楊壽國、楊振國、張同金、張健、楊洪國、張同友、楊福東。山西省長治市長治縣八義鎮下轄村
北樓底村位於長治縣西南山區,是八義鎮的西大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村200戶,740餘人,占地面積1000餘畝,全村有黨員37名,其中女黨員6名,四個村民小組,新一屆支、村委幹部將帶領全村村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向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紮實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