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學名:北朱雀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雀科
中文屬名:朱雀屬
中文俗名:無中文俗名
拉丁文名:Carpodacus roseus
英文名:Pallas's Rosefinch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Pallas,1776
北朱雀,野生狀態下為候鳥,也可作為觀賞鳥飼養。
物種特徵

雀形目 > 燕雀科 > 朱雀屬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Carpodacus roseus
描述:中等大小(16厘米)而體型矮胖的朱雀。尾略長。雄鳥:頭、下背及下體緋紅;頭頂色淺,額及頦霜白;無對比性眉紋;上體及復羽深褐,邊緣粉白;胸緋紅,腹部粉色,具兩道淺色翼斑。雌鳥:色暗,上體具褐色縱紋,額及腰粉色,下體皮黃色而具縱紋,胸沾粉色,臀白。 虹膜-褐色;嘴-近灰;腳-褐色。 叫聲:通常無聲;短促的低哨音;輕柔鳴聲抑揚頓挫。 分布範圍:西伯利亞中部及東部至蒙古北部。冬季遷至中國北方、日本、朝鮮及哈薩克斯坦北部。 分布狀況:不常見冬候鳥於中國北部及東部,南抵江蘇,西至甘肅。越冬時可至海拔2500米。夏季繁殖區海拔較高。 習性:棲於針葉林但越冬在雪松林及有灌叢復蓋的山坡。
生活習性

北朱雀不在中國繁殖。秋季遷徙時部分成鳥和亞成鳥在我國越冬,到第二年春天離去。
生 態:這種鳥喜集群,啄食各種野生植物的果實、種子和幼芽,也尋食穀物種子等。
生活環境
棲息於低海拔山區的針闊葉混交林、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丘陵地帶的雜木林和平原的榆、柳林中。多以家族群遷徙,不甚畏人,鳴聲洪亮婉轉。取食雜草種子、漿果和葉。
分布範圍

冬季遷至中國北方、日本、朝鮮及哈薩克斯坦北部。不常見冬候鳥於中國北部及東部,南抵江蘇,西至甘肅。越冬時可至海拔2500米。夏季繁殖區海拔較高。棲於針葉林但越冬在雪松林及有灌叢復蓋的山坡。
國內分布:吉林(長白山, 老爺嶺, 長春,遼源), 遼寧(丹東, 草河口), 內蒙古(呼倫貝爾盟, 大興安嶺, 赤峰), 寧夏(中衛, 銀川, 賀蘭山), 甘肅(東部祁連山, 肅南, 東南部天水, 西南部卓尼, 瑪曲, 舟曲), 河北, 陝西, 山西, 山東, 河南, 江蘇(鎮江, 沙衛山島)
國外分布:西伯利亞, 阿爾泰山西部, 貝加爾湖, 薩哈林島, 蒙古, 日本, 朝鮮半島。
保護等級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飼養要點

飼養北朱雀,可用金絲雀籠或自製的大小類似的圓形和方形竹籠。飼料為各種穀物種子。可把稗子、黍子、
粟子按6:3:1或稗子、粟子按7:3的比例混合後餵少量菜葉和水果,秋冬季添加適量的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