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倉

北新倉

北新倉 在東城區北新倉胡同甲16號。為明、清兩代糧倉。

基本信息

歷史概括及地理位置

主要概括

元代時,東直門一帶曾為河道,明中期,仍可漕運,在此先後設立海運倉、北新倉儲存漕糧。故南門為海運倉,北門為北新倉,結構呈"日"字形。明代初期官倉有嚴格的收支制度,收、放糧的容器也有嚴格規定。明代北京官倉,除用於政府各項開支外,還將部分糧食用於平糶和賑濟。1900年八國聯軍進京後,強占糧倉。明、清兩代官倉貯糧的歷史結束。北新倉的倉房為磚砌,每廒五間,倉面闊23.6米,進深17米。清初有倉廒49座,康熙三十二年(1693)增至85座。現存倉廒7座,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明代

位於東城北新倉胡同甲16號,為明、清兩代糧倉。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明永樂年間,東直門內以南部分曾為元代湖泊,明代利用湖泊將漕運糧食直抵糧倉。其後,于海運倉之北建了北新倉。故形成了並列二路院落的兩座倉庫,海運倉對南開門,北新倉向北開門。

清代

清代仍明舊制,清初時有倉廒49座,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增至85廒。“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強占糧倉,北新倉作為糧倉的使命就此完結。海運倉則陸續被拆除。民國時,北新倉改為陸軍被服廠(倉庫)。

當代

今天,北新倉僅存倉廒6座,為某單位使用。

在北新倉現存的建築中,龍門、官廳、監督值班所、官役值班所、科房、大堂、更房、警鐘樓、激桶庫、太倉殿、水井、轅門、倉神廟和土地祠等建築已經無存。現存倉房共9廒。

外觀描述

東廒座為三廒聯排式,是現存廒房中聯排最長者,南廒座為二廒聯排式,其餘均一座一廒。每廒座內為五間,明間開門,面闊23.6米,進深17米。建築屋頂採用懸山合瓦皮條脊,有的前後出檐椽,不用飛頭,有的為封護檐做法,檐下施菱角檐,山牆上還設有石制檁墊,用以代替山牆處的木製梁架來承托檁子,這種做法被稱為“硬山擱檁”。二種出檐處理的廒房均於前坡出面闊4.2米,進深2.6米的懸山垂檐廒門,北新倉倉廒屋頂上末間開設氣窗。

廒房用五花山牆,牆體用“黑城磚”以糙淌白砌法成造,厚重以求保溫,其底部厚達1.7米,頂部約1米,收分顯著。現狀牆面開有大窗和小窗,大窗有明顯改造痕跡,參考南新倉、祿米倉的牆身做法,大致可以判斷,北新倉倉廒牆身原開小方窗。倉房內部結構為七架椽屋,共用金柱八根,每縫梁架中用三架梁,前後雙步梁。建築的構架形式與明何士晉撰《工部廠庫須知》卷四中“修倉廠”、“鼎新倉廠”中的記載基本一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