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龍潭

北山龍潭

步盡蹬道,迎面就是北山頂的一個缺口,口上藍天白雲,口裡吐出水簾,順著一公里的峽谷,跌岩瀉落,千年不涸。雨季簾幅變寬,浩蕩飛瀉;旱季簾幅變窄,銀練垂掛,把峽谷衝出十二個大小不等的水潭,這就是著名的“十二龍潭”。

簡介

北山龍潭北山龍潭
廈門二十名景--北山龍潭

 簡介

北山,又名北辰山,系同安區牛嶺山脈的分支,橫亘於銀城之北,是絕好的一堵屏障。從山下的“廣利廟”上行300米,就到了“水天洞”,洞外榕蔭蔽日,山樑怪石互倚,松柏蒼翠,隱約可聞飛瀑的轟鳴。

景區簡介

步盡蹬道,迎面就是北山頂的一個缺口,口上藍天白雲,口裡吐出水簾,順著一公里的峽谷,跌岩瀉落,千年不涸。雨季簾幅變寬,浩蕩飛瀉;旱季簾幅變窄,銀練垂掛,把峽谷衝出十二個大小不等的水潭,這就是著名的“十二龍潭”。潭的大小、形狀、深淺各異,但均清澈見底,純淨清透。以第五潭為最大,面徑3米餘,深約2米,站在第八、九潭間仰望缺口,瀑布上接雲天,下銜山岩,水似乎是從雲天中倒下來的,景色甚為壯美!
瀑布左側巨石上的“仙苑”二字,是南宋理學大師朱熹的真跡。兩旁山樑上蹲有許些神似虎、牛、羊、鸚鵡等怪石,還有神仙來此觀瀑留下的腳印和忘記抬走的仙人轎子。
“水天洞”旁,臨崖有一平坦的石磯,高出龍潭50米以上,直壁如削,磯頂面上刻有頌揚同安知縣到此祈雨的詩文。明嘉清四十年(1561年)春大旱,知縣譚維鼎,號瓶台,率眾到此求雨,巧逢天公作美,香火剛點燃,甘霖即降。邑人刻“瓶台霖雨”以紀念。清乾隆年間,知縣張荃又在其旁刻“膏澤下民”四字。
龍潭瀑布一路奔突,經竹壩,貫五顯,穿聖廟,入東溪,而後匯入大海,全長約20里。六十年代,北山下修起水庫,承接龍潭水,並在庫旁建“華僑農場”,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到此安家建業。站在龍潭山涯,放眼下望,水天一色,空濛綽約,竹壩水庫宛如一面大平鏡,明晃晃地襯托著蔥翠的沃野,昭示未來的繁榮!
山下的“廣利廟”,又稱“北山王公宮”,也叫“忠惠尊王廟”,是五代閩國王審知兄弟兵變開閩的發祥地,廟門上至今還掛著“八閩人祖”和“開閩第一”的匾額。
1982年,廣利廟又經重修,並增建了山門廣場,前來緬懷“八閩人祖”開疆惠民業績的遊人,絡繹不絕。

人文歷史

龍潭瀑布一路奔突,經竹壩,貫五顯,穿聖廟,入東溪,而後匯入大海,全長約20里。六十年代,北山下修起水庫,承接龍潭水,並在庫旁建“華僑農場”,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到此安家建業。站在龍潭山涯,放眼下望,水天一色,空濛綽約,竹壩水庫宛如一面大平鏡,明晃晃地襯托著蔥翠的沃野,昭示未來的繁榮!

乘車線路

目前沒有洛陽到龍潭大峽谷的直達車。需要先從洛陽汽車站乘坐洛陽到新安縣城的中巴車(票價8元),到新安縣城後再轉乘新安到石井鎮的中巴車(票價10元),到石井鎮後再包乘當地的麵包車去龍潭大峽谷,一般是每車15-20元。全程約三個多小時。來時可與當地麵包車主約好時間由其直接送回洛陽,估計要求湊足7人,每人25元可送至谷水東公交站,那裡可很方便地乘公交到洛陽市內任何地方。

自駕線路:

①景區位於洛陽市新安縣北部,距洛陽60公里,鄭州180公里,連霍高速、310國道、隴海鐵路橫穿縣境。
②1、洛陽——龍潭大峽谷:洛陽連霍高速新安——景區(或從洛陽穀水走310國道前行至新安縣北京路口向右拐,向前行駛47公里即可到達景區)
2、鄭州——龍潭大峽谷:鄭州連霍高速新安——景區

相關條目

旅遊 景觀 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