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北宋禪宗思想及其淵源》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北宋禪宗思想的淵源》,講述唐代的主流禪思想史。這些思想活動奠定了宋以後禪思想的基礎。下篇為《北宋禪宗的思想史》,講述北宋禪思想的演變過程。上篇把唐代禪思想史分三個階段進行敘述,第一是馬祖道一的思想,第二是對馬祖思想的各種反應,第三是雪峰集團的思想。下篇先通過比較唐末禪僧玄沙師備與宋初禪僧薦福承古的思想,來分析宋代禪思想的新課題。這之後的篇章基本上按照宋代禪宗的主流交替,即雲門宗、臨濟宗黃龍派、臨濟宗楊岐派的順序進行敘述。但思想課題的實際變化和派別的交替並不完全一致,因此《北宋禪宗思想及其淵源》圍繞雲門文偃和宋代雲門宗(第五章)、無事禪(第六章)、公案禪(第七章)、圓悟克勤和頓悟漸修思想(第八章)四個較為具體的主題,來探討北宋禪思想的演變。
前言
在去年四川大學文新學院舉行的一場博士論文答辯會上,有一篇論文引起了答辯委員會教授們的交口稱讚,這就是土屋太祐君的《北宋禪宗思想及其淵源》。的確,無論是思想觀點的新穎獨創,文獻解讀的準確允當,還是語言表達的流暢規範,這篇論文在同期畢業的若干博士生論文中都顯得十分突出。
我為土屋君感到高興。在評審他的論文的過程中,我時常有冷水澆背的感覺,驚詫於其思路的獨特與大膽。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土屋君敢於對中日學術界已有禪宗思想史研究著作的研究範圍和敘述方式提出質疑和挑戰。針對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即利用敦煌文獻的“新出”而且“更古老”的資料去揭破禪宗“偽史”,從而致力於“初期禪宗”研究的傾向,他有意選擇“祖師禪”時代的思想史作為討論對象,挖掘“偽史”中隱含的歷史信息,著意從“禪問答”解讀中去揭示北宋禪宗的歷史真相。針對一些著作以禪宗語言解釋禪宗思想的“同義反覆”的敘述陷阱,以及介紹宗派嗣法關係的外在概括性敘述套路,他選擇了從思想史角度對禪宗各派之間的內在演變脈絡進行辨析的全新方法。
本書目錄
序
前言
上篇 北宋禪宗思想的淵源
第一章 馬祖道一“作用是性”說與玄沙師備對“昭昭靈靈”的批判——為了理解禪宗思想
第一節 問題所在
第二節 馬祖“作用是性”說與玄沙對“昭昭靈靈”的批判
第三節 馬祖“見色便見心”的思想及其思想史背景
一 馬祖“見色便見心”的思想
二 慧忠的“無情說法”
三 馬祖和荷澤神會思想的比較
第四節 玄沙對馬祖思想的批判
第五節 朱熹對禪宗的批判與“作用是性”說
第六節 小結
第二章 對馬祖思想的各種反應
第一節 南泉普願
一 對語言的執著
二 “本來性”的世界
三 回歸“現實性”世界
第二節 百丈懷海的三句思想
第三節 曹洞宗的思想
一 曹洞宗的起源與對馬祖的態度
二 兩種自己
三 回互的思想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三句考(一)——玄沙師備的三旬綱宗
第一節 引言——雪峰集團
第二節 玄沙師備的三句綱宗
一 第一句
二 第二句
三 第三句
第三節 小結
下篇 北宋禪宗的思想史
第四章 三句考(二)——薦福承古的三玄
第一節 薦福承古生平簡介
第二節 承古的三玄
一 體中玄
二 句中玄及其思想史背景
三 玄中玄
第三節 小結以及承古三玄在宋代禪宗思想史上的意義
第五章 宋初雲門宗的思想和雲門文偃
第一節 雲門宗的兩種思想因素
一 葛藤禪——“活句”的思想
二 無事禪
第二節 雲門、臨濟兩宗的交替
第六章 黃龍派的革新與對無事禪的批判
第一節 禪宗的綜合與汾陽善昭等人的“博物學”傾向
第二節 黃龍派的革新——黃龍慧南的“平實禪”
第三節 真淨克文的“無事禪批判”和東林常總的“照覺平實之旨”
一 真淨克文的“無事禪批判”
二 東林常總的“照覺平實之旨”與“無事禪批判”
三 東林常總被抹殺的痕跡
第四節 “無事禪批判”與圓悟克勤
一 圓悟克勤曾經陷入“無事禪”
二 圓悟在接受“無事禪批判”的基礎上,仍然重視“無事”的價值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公案禪的形成
第一節 公案的形成
一 舉話的開始
二 公案集的出現和話頭的公案化
三 拈頌對話頭的公案化所起的作用
第二節 公案的分類
第三節 臨濟宗楊岐派的公案禪
一 公案的進一步縮短
二 公案的平等化——以圓悟克勤為中心
第四節 小結
第八章 圓悟克勤的頓悟漸修思想
第一節 頓悟漸修思想的淵源
第二節 圓悟克勤的頓悟漸修修證觀
一 宗密頓悟漸修思想對圓悟的影響以及宋代禪師對宗密思想的態度
二 圓悟頓悟漸修思想的特點
三 圓悟頓悟漸修思想的背景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土屋太祐,1 976年生於日本會津若松市。1999年在東京大學文學部獲學士學位。2002年在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獲碩士學位。2007年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畢業,獲博士學位,致力於中國佛教思想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