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康平縣轄鄉。光緒六年建縣後即屬康平,1947年稱三區,1956年設四家子公社,1984年置鄉。
基本概況
北四家子鄉位於康平縣的東北部,距縣城18公里,東靠遼河,與昌圖縣相望。國道“203” 線由南至北貫穿全境,交通方便。北四家子鄉總區域面積176平方公里。北四家子鄉轄北四家子村、六家子村、三合堡村、石治玉村、劉家店村、菜園子村、朝陽窩堡村、劉家坨子村、程家窩堡村、高家街村、長溝子村11個行政村,71個居民組,4600戶,總人口175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6997人,社會總勞動力5525人,從事農業人生產4200人,從事工業生產200人,其它1100人。北四家子鄉民族以漢族為主,占95%左右,還有蒙古族、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北四家子鄉水域面積500畝,草場1萬畝,林地6萬畝,耕地79254畝,東部地處遼河域,土壤肥沃,西部沙坨鹽鹼,平均海拔87米,年均降水量560毫米,無霜期156天。北四家子鄉公路事業發展較快,203國道從鄉內經過13公里,利用2年時間,已完成油路村村通工程,形成了縱橫交錯,村村相連的公路網、交通十分發達。經濟發展
北四家子鄉土壤,適於種植多種作物,主要以玉米為主,年產可達7000萬斤,其它雜糧等,如花生、大豆、小雜糧。幾個村盛產西甜瓜。1993年,北四家子鄉農業獲得了大豐收,糧食總產量達到2500萬公斤,工農業總產值實現2324萬元,比1992年1835萬元增長27.7%。其中種植業收入1423萬元,比1992 年的1065萬元增長33.6%;多種經營收入500萬元,比1992年的405萬元增長23.4%,鄉村企業收入322.8萬元,比1992年的320萬元增長8.8%。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北四家子鄉4000名勞動力中有近1500名從事建築業、運輸業、商飲服務業。勞務輸出達1 000名以上,個體運輸戶每村都在10戶以上,個體商店、飯店、旅店、理髮店、修理鋪等不下百家。市場農副產品、服裝鞋帽、蔬菜瓜果及日用雜品等應有盡有。鄉鎮企業有酒廠、礦石廠、煉油廠等,長安農場等養殖業十分興旺,鄉內有養雞廠、養豬廠、養牛廠等。養雞年出欄470000隻、豬出欄28521頭、牛飼養量9200頭、羊飼養量6380隻。北四家子鄉高家街桑園總面積203.5畝,初植密度0.45米×1.2米。建養蠶棚4002平方米,總投資20萬元,其中包括:7個養蠶大棚,規格為40米×6米;小蠶培育室一座,面積250平方米;倉庫四間。桑園從2006年7月23日開始養蠶,共40張紙,到8月23日出售,按每張紙產蠶繭80斤,每斤13元,可實現利潤3萬元。2007年養蠶200張,2008年養蠶400張,按每張紙產蠶繭80斤,每斤13元,可實現純利潤30萬元。
教育事業
北四家子初級中學建於1958年,位於康平鎮北15公里203線東側,占地面積46000平方米,建校40多年來,秉承“以人為本,求真求實”的辦學理念,確立了“改革立校,科研興校,依法治校,和諧發展”的辦學思路,堅持走漸進式內涵發展之路,在質量不斷提升過程中發展壯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校在豐厚的歷史積澱中孕育和發展,在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中完善,1997年通過 “普九”省級驗收;2005年通過“農村標準化國中”省級驗收;2007年5月開始興建九年一貫制學校,校園占地面積51000平方米,校舍面積為9880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室27個,各室齊備,功能齊全,可容納學生1300人,提升了辦學規模,徹底改變了辦學條件。學校現有教職工52 人(高級教師18人)18個教學班830名學生。全校師生群策群力,求真務實,規範行為,最佳化風紀,從嚴管理,永創佳績。校風正、學風濃,教風嚴,教學質量居康平縣上等水平。特色村屯
北四家子鄉北四家子村,柏油路貫通全北四家子村,共有765戶,2692口人,總區域面積4.1萬畝,其中耕地3100畝。果品生產已成為主導產業,北四家子村共有各類果樹2700畝,人均約1左右,人均收入4000元,年產各類果品400萬元左右。獨有的小氣候,適宜生產許多北方水果,村周圍30公里內無工礦企業,良好的自然環境,為北四家子村生產優質無污染的健康果品奠定了基礎。北四家子村生產的蜜桃曾獲1999年昆明世界農業博覽會銅獎,並於2003年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準於生產綠色食品。2007年北四家子村生產的蘋果中紅富士、金冠、國光也已通過國家無公害食品簽定。為促進產業化的更好發展,在北四家子村成立了福民果品專業合作社。旅遊資源
華嚴寺位於北四家子鄉境內,始建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是境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佛教廟宇,以建築技藝精湛、雕刻藝術精巧而遠近聞名。廟宇四周山巒起伏,樹木茂盛,山下小溪蜿蜒流長,風景雋秀。華嚴寺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為硬山式建築,磚、木、瓦結構,迎風、壓 帶、站板皆有藝術雕刻、檐下六根立柱,均為石雕。廟內其它建築也別具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