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食菱
雪濤小說:《雪濤小說》為江盈科著。江盈科為明代文學家,小品文造詣極深。《雪濤小說》、《談叢》、《談言》、《聞紀》、《諧史》五種,傳奇詼諧,信手而至,獨抒性靈,橫生妙趣;晚明末世,危機四伏,憂國憂民之情,亦明時形諸筆端。
作者:江盈科(1553—1605),字進之,號淥蘿。桃源人。其祖父伯玉、父親風翎均“課於農”。江盈科從小聰慧,明萬曆五年(1577)入縣學為生員。十三年(1585)鄉試中舉,“自為諸生,名已隆隆起”。但是,此後於萬曆十四年、十七年兩次赴京參加進士考試,皆不第而歸。
古文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上食菱,並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其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於水中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注釋
1.並:連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為,由於。
5.或:有的人。
6.而:錶轉折,此指卻
7.曰:說。
8.菱:俗稱菱角,形狀像牛頭,紫紅色,水生植物,果實可以吃。性喜溫暖和充足陽光,盛產於我國中部和南部。果實有硬殼。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來。
11.強(qiǎng):本文中指“勉強”。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並殼:連同皮殼。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裡。
17.識:知道。
18.答:回答。
19.護:掩飾。
20.短:缺點,短處。
21.席:酒席。
譯文
有個出生在北方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這個出生在北方的人)連菱角殼也一起放進嘴裡吃。有人對他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那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點,(護住自己的無知),說:“我並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進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熱解毒。”問的人說:“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他回答說:“前面的山後面的山,哪塊地沒有呢!”菱角生長在水中,(他)卻說是在土裡生長的,這是因為他勉強把自己不知道的當作知道的。
句子翻譯
1.仕於南方:在南方做官。
2.席上食菱,並殼入口: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個人連角殼一起放進嘴裡(吃進肚子)。
3.此強不知以為知也:這是因為他為了裝作有學問,硬要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
道理
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人不可能什麼都懂,因此不能不懂裝懂。如果不懂裝懂,就難免露餡出醜,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反而不會有人笑你,應實事求是,才能弄懂問題。不要去掩蓋自己的短處,應實事求是
寓意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如果強不知以為知,就會鬧出笑話,被人恥笑。世界上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而每個人的學識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虛心潛學,才能得到真知。
諷刺的生命在於真實。這則小故事不僅在情節構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實,更在於北人強不知以為知的做法與表現在現實生活中極具普遍性與代表性。
相關信息
菱角又名水栗、菱實,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實,又叫菱。二角為菱。三角、四角為芰。生長在湖泊中。菱落在泥中,最易生長。有野菱、家菱之分,均在三月生蔓延長。葉浮在水上扁而有尖,很是光滑,葉下有莖。五六月開小白花,在夜裡開放,白天而合上,隨月亮的圓缺而轉移。它的果實有好幾種:沒有角、兩角、三角、四角。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後食用,亦熬粥食。菱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味甘、平、無毒。具有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的功效。主治安中補五臟,充飢輕身。可解暑熱,解丹毒,解傷寒積熱,能止消渴,解酒毒。搗爛澄粉食用,補中延年。菱花開時常背著陽光,芡花開時則向著陽光,所以菱性寒而芡性暖。如食菱過多,就會損脾導致腹脹泄瀉,暖姜酒服下即消。
菱角種類繁多,人工栽培的大可有火柴盒大小,野生的較小,小的僅有指甲蓋大。有青色、紅色和紫色,皮脆肉美,算是佳果,亦可做為糧食之用。一般都以蒸煮後食之,或曬乾後剁成細粒,熬粥食之亦可。
菱被國人寓意“稜角分明”、“鋒芒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