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北京文匯中學建校於1997年,是經北京市教委和崇文區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辦學體制改革試點校,是由匯文中學承辦的一所國中校。從建校開始,教委就提出:這所學校要做到起點高、水平高、質量高;在機構設定、人員編制、管理以及財務、辦學等方面享有自主權。
根據教委的定位,我校明確了辦學目標是:“現代化、科學性、高質量、有特色”;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志向高遠、基礎紮實、全面發展、個性優良”;提出的口號是:“做一流工作、創一流業績”。
文匯中學的創始人王力今校長是原北京市匯文中學校長,北京市十佳校長之一;現任校長是原匯文中學黨總支書記王桃桃同志。
在老校長、新校長的領導下,建校僅七年的文匯中學,實現了辦學的良性循環,得到了廣大學生和家長的信賴。文匯中學已從1997年成立之初的十幾名教職工、102名學生,發展成為有34個教學班、1500多名學生、130多名教職工的具有相當規模的國中校;2001、2002、2003年中考均取得了好成績,為市區重點學校輸送了大批優秀學生,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在近幾年的崇文區田徑運動會、中國小藝術節、科技月各項比賽以及嘹望杯時事競賽、環保辯論賽、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各學科的知識競賽中,文匯中學均名列前茅;2002年,我校被評為“團結奮進的先進集體”、“科技活動示範校”、“科技活動優勝杯”、“科普杯”、“創造杯”等;2003年,我校黨支部被評為“抗非典,先進黨支部”,我校團委被崇文區團委評為“崇文區五四先進團委”,我校被區政府評為“崇文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崇文區精神文明先進集體”。
教師隊伍情況
建設一支具有優良師德,勝任現代教育教學工作,具有現代教育理念,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師資隊伍,是實現辦學目標、學生培養目標的關鍵。
我校現有專任教師94人,中高級教師70人,占教師總數的74.5%;參加研究生課程班學習的教師有18名,區骨幹教師有11名,占在職任課教師45名的1/4。
孫大棟、劉舜華、王縉、叢培芳等老師都曾經是匯文名師,現執教於我校,為我校帶徒傳藝;另外,還有一批崇文區和北京市各區縣的有著豐富國中教學經驗的教師和我們一起工作,如深受學生歡迎的樊淑玖老師;今年參加北京市中考物理命題教師王璞老師也在我校任教;這幾年,我校還陸續接納了有知識、有能力、有乾淨、有熱情的新大學生充實到我們的教師隊伍中,參加工作僅三年的王棋老師,就被區教委認定為區青年骨幹教師。
我們的教師有在全國評優課比賽中獲一等獎的、有在北京市評優課獲比賽中一等獎的、有為支援西部遠程教育而錄製“錄象課”的。僅以2003年為例:我校共有10名教師參加區中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其中有3名教師獲一等獎,6名教師獲二等獎。
根據我校教師的結構,學校提出:老年教師應成為專家型、智慧型的教學“帶頭人”;中年教師應成為愛崗敬業、事業有成的骨幹;青年教師應成為有朝氣,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教育教學新秀。
在和諧、寬鬆、團結、向上的良好的育人氛圍中,我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敬業精神強、業務素質較高、熱愛學生,團結奮進的教師隊伍,形成了一班有著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甘於奉獻的優秀教師群體,為貫徹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起到了關鍵作用。
教學情況
文匯中學從辦學初就明確必須在新形勢下,既要繼承和發揚匯文的優良傳統,更要與時俱進,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堅持以“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實施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為文匯中學的辦學指導思想。
文匯中學的學生絕大多數是“電腦派位”進來的,學生程度參差不齊。在這種情況下,學校認真探索在“起點不同”的情況下,如何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全體學生都得到提高;認真探索立足於學生差異、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分類推進、分層遞進、分層輔導的方法。我們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大家共同努力,分類推進,分層指導,爭取人人有進步,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一名學生對學校來說是千分之一,而對家庭來說,卻是百分之百,對學生來說卻是一輩子。
“分類推進,分層指導”教學我們已經實驗了多年。2003年5月,為了使這項工作更加系統化、科學化、規範化,我校出台了“北京文匯中學關於分類推進,分層指導教學實施細則”。 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我們加強了對個別學生的課外輔導;加強了對“學困生”的補習,初一新生入校後,即利用假期對學生進行文化課的補習;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通過課外的興趣班、競賽隊等,提高他們的知識與能力。
我們在推行“分類推進,分層指導”教學的同時,我們還在教學中注意學法指導,即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自學能力上下工夫。本學期,我們將在教師中開展“指導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探討。各年級結合學生特點,有的請專家進行報告,有的請匯文的優秀生傳經送寶,還有的以現身說法介紹自己的經驗。我們的教師也在探討,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同時為實現我們的學生培養目標,我們既對學生的現在負責,更對學生的將來負責;既注意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更注意培養學生個性特長。我們認為:學校的一切工作要對學生負責,不是對學生的一時一事負責,而是要對學生的一生負責,給學生以發展的後勁,為學生一生學習奠定基礎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落腳點。為此,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納入到學校工作計畫中,將教學活動向課外延伸、向社會延伸納入到教師教學工作計畫中。學校克服困難,為學生的學習、活動、競賽創造條件、創造機會、搭建舞台。幾年來,我校現有課外活動小組27個,有專、兼職教師40餘位。每天下午放學後的一個小時時間裡,學生們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選擇課外小組。頭腦奧林匹克小組、植物克隆小組、課本劇團、歷史興趣小組、英語角、英語棋以及環保辯論隊、田徑隊、游泳隊、紅十字隊、各學科競賽隊等。
德育情況
文匯中學為實現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培養目標,使德育工作緊跟時代步伐,反映時代要求,符合學生成長規律,努力了解和研究新時期學生心理特徵、行為習慣、思想品質狀況,探索新時期我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與途徑,逐步形成了適合我校特點的德育工作體系。
首先,我們能夠擺正德育工作的位置。曾明確提出:“要結合我校實際,以德育教育為龍頭,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著眼點,以教育科研為先導,逐步探索符合我校實際的、適應時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我們的辦學目標和培養目標”。我們認為學校就是教學生成才與做人,做人是基礎、是前提,成才是方向,德育為首,意味著“做人”比“成才”更重要;德育為龍頭,意味著德育工作在學校工作中具有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基於這樣的認識,每年新生入學,我們首先進行 “愛我文匯、愛我中華”的教育,並在每年的9月30日舉行《愛我文匯、愛我中華》演講比賽;立志與成才的教育從課上講到課下,從初一講到初三。在具體工作中,我們突出了四個結合:
第一:德育工作與學生成長緊密相結合
中學教育屬於基礎教育,無論在智力、體力,還是在思想道德的
發展上都要給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是學會做人的起點,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也具有基礎意義。而且,基礎教育階段是形成道德觀念、養成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最佳時期。所以,我們在德育工作中,首先加強常規教育與管理,並開展常規教育與管理的五項檢查評比制度,形成教育、管理、落實的鏈條式教育體系。
但是,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過程也呈現階段性。我們按照學生成長規律,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依據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把德育的任務分解到各個年級,提出了各年級的教育主題:
初一年級:以“邁好中學第一步”為主題,以養成教育、立規成習教育為切入點,培養自覺學習的精神、方法和能力。同時進行愛我中華、愛我崇文、愛我文匯教育;傳統美德教育;以團隊精神為核心的道德品質教育;法制教育等。
在德育工作中,我們還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徵,開展了適合文匯學生特點的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例如:為提高每一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演講水平,每天晨檢時,學生們輪流進行兩分鐘演講活動,有些班還進行了中、英文雙語演講;利用寒暑假時間組織同學們賣報、做義工等活動。
第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與學生現實思想緊密相結合
德育工作要始終緊跟時代步伐,反映時代要求。從2001年9月起,我校承擔了國家級課題的子課題“新形勢下,緊密結合學生成長,對國中學生全方位、立體化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研究”。
首先我們以“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做‘四有’新人”為主題,以櫥窗、廣播為主要陣地,以立體交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為載體,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可適當舉例)
其次,我們還通過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例如:我校團委在松堂關懷醫院建立了“愛心小屋”,團員們利用節假日輪流到松堂醫院去看望行將離開人世的老人、小孩,為他們帶去食品、歡樂和安慰;松堂醫院的領導還為我校贈送了錦旗,上寫“重視德育教育,宏揚中華美德”。
進行傳統美德教育是一次有益的嘗試。我們決心把傳播中華傳統美德與解決眼前的社會規範問題相結合,培養學生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質,以使他們形成完善的個性,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第三、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
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也在課堂。現在學生每天有6—7小時直接與課堂教學相聯繫,這是我們德育工作的主要陣地,為此,我們在學校工作計畫中明確提出:“全體教職工應增強對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員德育意識、陣地意識、育人意識。每個部門、每位教師要結合本職工作,切實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無時不有、無處不在。”
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是中國小德育的重要載體,它有助於增加學生的道德體驗,切實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和行動中體驗道德是非,體驗高尚,體驗成功。同時,課外活動也是課堂教學的擴展和延伸,它即可以促進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實證、遷移、創新,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實踐能力。學以致用,永遠是教育的直接目的。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機會,讓學生參與更多的社會實踐,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為此,2003年5月,我校制定了《北京文匯中學關於課外活動實施方案》。這一方案的制定,更加科學、規範了我們的課外活動。在2003年的科技月活動中,我校獲得了全區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近五年中,學校共取得了國際獎2項,全國獎132項,北京市獎436項,崇文區獎435項。今年5月,我校進行了課外活動展示及科技論壇活動,以後我們會組織學生觀看我們的課外活動展示。
第四、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親職教育相結合
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受家庭、社會和學校三個方面的影響。幫助家長學會正確教育子女,協調社會各方面力量保證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加強學校、社會、家庭相結合的大教育格局,形成統一協調的“三結合”立體教育網路,充分調動和利用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有利條件,尋找最佳結合點,形成教育的合力,是學校的重要工作內容,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
文匯中學一直重視學生親職教育工作。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特制訂了《家長委員會工作方案》、《家長學校工作方案》和《家教諮詢工作方案》以備今後遵照執行。學校成立“文匯中學家教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協調“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和家教諮詢工作。
通過多種形式向廣大學生家長宣傳黨的教育方針、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推廣科學教育子女的經驗,指導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使家長能科學地對孩子進行親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立志與成才”的報告不但講給學生聽,也講給家長聽;校領導不但為家長座“家教”的專題報告,“教子有方”的家長們也走上主席台,以現身說法,介紹自己“教子”的經驗;家教諮詢、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定期開展活動。
五、數學實驗班與優秀學生群體的培養
辦學幾年來,我們一直開辦數學實驗班。數學實驗班集中了喜好數學並在數學學習上有一定潛力的學生。因此,我們數學實驗班的重點是如何在數學學習上早走半步,如何通過數學學習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能力,如何通過數學的學習帶動全面發展等。通過幾年來的實驗,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以及可喜的成績。例如:2001屆數學實驗班初三七班共有學生42名,在校期間,學生思維就比較活躍,在班主任及全體任課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習上積極主動,熱情高,在市區各學科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同時他們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如辯論會、今天我上課、賣報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還積極參加課外小組活動,在頭腦奧林匹克競賽、環保辯論賽、瞭望杯時事競賽中,都有驚人的表現。
馮孌同學:曾任初三七班團支部書記,以579分成為當年崇文區中考狀元。到了四中以後,經過不懈努力,多次考取班級第一,最好成績年級第三。北京市優秀學生幹部。
劉蕊同學:曾任初三七班班長,成績優異,年級最好成績年級第四,高中擔任,學生會生活部長
張皓同學:曾任初三七班團支部組織委員,校學生會主席,擔任校刊《文匯之友》主編,共印發十期,文匯之聲主編。高中以來,成績優異,積極參與各項社會活動,參加北京市科技俱樂部,並進入中科院遙感所實踐學習。高中擔任,學生會組織部長。
今年,我們要全面總結數學實驗班的實驗經驗,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全面規劃數學實驗班的培養目標,要重新制定數學實驗班的實驗計畫,爭取多出人才,出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