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月壇中學

北京市月壇中學

北京市月壇中學是北京市唯一一所以日語為第一外語的公立完全中學,從初一到高三全程學習日語,外語中考、會考、高考均是日語。學校成立於1963年,1972年開設日語,1985年開始對日交流,1988年被市、區兩局及市區外辦批准為對外開放單位。1993年將日語作為第一外語,同時加設英語選修課,其它課程的開設與其它中學完全一樣,培養目標也完全相同。

基本信息

簡介

北京市月壇中學北京市月壇中學

北京市月壇中學是北京市唯一一所以日語為第一外語的公立完全中學,從初一到高三全程學習日語,英語為選修課。學校成立於1963年,1972年開設日語,1985年開始對日交流,1988年被市政府外辦批准為對外開放單位。1993年將日語作為第一外語。

北京月壇中學是一所對日交流的視窗學校,每年都有幾千名日本師生到校參觀訪問,與校學生進行交流。相信那些在科技、文藝、體育等方面有特長的學生在與日本師生交流的活動中會有機會展示他們的才華。
往年升學率
2004年高考理科全區第5,文科全區第8。
2006年高考全區第13。
2007年高考理科全區第10,文科全區第14。

學校榮譽

北京市月壇中學北京市月壇中學
學校先後被評定為:
西城區首批“全面育人、辦有特色”學校。
北京市對外開放的視窗學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俱樂部的成員校。
北京市接待日本青少年修學旅行委員會委員校。
北京市友協理事會理事單位。
北京市重點開放先進單位。
北京市對外接待先進單位。
北京市新課程實施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先進單位
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建設樣本校
教育部普通高中多樣化建設特色校
北京市普通高中國際化建設課題校
月壇中學與日本184所學校建立了友好關係,每年接待日本各級各類訪問團四十多個,20多年共接待了上千個來自日本各地的教育、文化、旅遊、新聞等界別及政府、民間團體組成的參觀交流團;每年的接待人數平均4000人,最高年份達6000多人。自1985年開始對日交流到今天,培養了許多中日友好事業的使者,為中日友好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受到了國內外各屆人士的深切關注,在國內尤其是日本享有極高的聲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96年日本外務大臣池田行彥向月壇中學授表彰狀,表彰月壇中學在對日青少年交流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的夫人(1997-09-04)、前外相町村信孝的夫人(2005-04-18)、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夫人(2006)和幾屆日本國駐華大使都先後到學校參觀訪問,參加交流活動。
2007-12-29福田康夫首相訪華時,月壇中學師生受邀參加了溫家寶總理在釣魚台為福田康夫首相準備的早餐會,近距離聆聽了兩國領導人對青少年友好交流的肯定與鼓勵。
2009-03-01來華訪問的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在北京和月壇中學的師生共同做客中央電視台《高端訪談》欄目,就中日青少年的友好交流進行了充分的回顧和展望。
2009年10月,月壇中學10名學生參加了由中日兩國政府舉辦的中日小大使活動,並赴日交流一周,受到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松野賴久和駐日大使館大使崔天凱的接見。
2010年3月5日-7日,月壇中學19名學生參加了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與日本NHK電台共同舉辦的中日高中生日語辯論活動,受到好評,並在雙方主流媒體報導並轉播。
2010年3月26日-29日,月壇中學舉辦了“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研討會”暨與LaBo國際交流中心友好交流25周年慶祝活動。國家教育部、文化部、北京市政府外辦、北京市對外友協、北京市教委、西城區人大政府政協的領導以及日本駐華大使館公使、LABO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理事長參加了大會並致辭講話。

辦學特色

月壇中學辦學理念:在國家教育方針指引下,以促進師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辦學根本,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善於合作共事、健康生存發展的人為育人目標(師生成長目標),堅持全球視野、全程設計、全員主體、全面發展的辦學思想,不斷提高學校教育的國際化、社會化、個性化水平。
以長期而又深入的中日教育交流與合作為標誌的辦學特色,以日語為第一外語、英語為必選課為標誌的課程特色,以日本為唯一留學目的地的留學特色,以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動為重要育人途徑和方式的德育特色,共同形成了“全面發展,辦有特色”的辦學風格。
鮮明的辦學特色,豐富的中日交流活動,帶動了學校的全面發展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感、價值取向、交際交往、心理品質、合作意識、集體觀念、思想視野、禮儀禮貌、語言交流、人格魅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和鍛鍊。在參加北京市及全國舉辦的青少年日語演講比賽、日語配音大賽、日語作文比賽、日語卡拉OK比賽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在校期間有不少學生通過了國際認證的三級、二級、一級日語水平考試。
“質量就是生命”,學校每年大學上線率達到100%,本科率達到85%,重點率超過50%。國內高考分別考取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外經貿大學、外國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多所重點大學;留學日本的分別考取了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名古屋大學、名古屋南山大學、名古屋經濟大學、立命館大學、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高知大學、滋賀大學、千葉大學、大阪工業大學、崎玉大學、弘前大學、北海道文教大學、京都教育大學、東京文化大學、東京國土館大學京都光華女子大學、愛知產業大學、帝塚山大學等這些知名高等學府。
此外,從2008年開始,學校還為高三畢業生創建了到日本學習的直通車——“3+4+1”高大一體化合作項目,即在月壇中學完成三年的高中學習,取得高中畢業證書和通過日語二級能力測試,即可免試升入日本大學本科階段學習,在本科學習期間的第四年即可參加學校的研究生考試,再通過一年的學習可獲得碩士學位,學生畢業後校方可推薦就業。
所所學校非終點,這裡只是重要的一段。
“為增長智慧走進來,為服務祖國和同胞走出去”。

現任領導

校長 張文生 校長 張文生
書記 馬曉燕 書記 馬曉燕
副 校 長 王濤 副 校 長 王濤
副 校 長 王濤 副 校 長 陳真

教學工作

學校能夠按照國家和市區課程標準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特別像初一年級的勞技課、健康課、心理課、計算機課等明確劃定在課表中,每周一節,有專門教師按照區裡的輔導建議及教材要求認真授課。
在校本課程開發和建設中,從起始的教師研討和工作布置會,到學生的動員大會、選課報告會,到每位任課教師的教學計畫、結課報告的撰寫和留檔,到錄像課的錄製等等,做到了有計畫,按部就班,並留下了較充分的資源和檔案,為以後年級的校本課程建設提供了參考,也摸索出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經驗。我校“快樂日語”、“走進大觀園”、“日本將棋”、“工藝製作(剪紙、泥塑)”、“美術字及黑板報設計”等選修課程開展的有聲有色,既切合學生實際需要,也突顯我校的日語特色,學生們很感興趣,從中學到了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生活中的知識,特別是學到了自我學習、主動探究的方法。
我校多年做到了無輟學率,無流失學生,初三年級學生全員參加中考,我校的教育方針一向是既要追求中考成績的提升,又要保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升學權益,一個不丟,一名學生都不放棄。近兩年中考在學生生源變化較大的情況下,我校中考成績穩中有升,不僅堅持全員參加中考的政策,而且08年比07年的中考在尾部生的加工成效上有了較明顯的進步。近兩年國中各科畢業考試合格率均為100%,達到了義務教育階段的要求。
為了進一步加強國中教師的力量,近兩年我校還特別注意將部分骨幹教師向國中年級傾斜的政策,以此加強國中年級教師的教學力量及教科研力量。近兩年我校在國中年級任教的教研組長共有8人(總計12人),區校兩級學科帶頭人共有8人(總計14人)。
為了保障老師們校本培訓和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我校採取了以下措施:第一,結合高中新課改的形式變化,變年級組制改為了教研組制,使教師中的專業交流和集體備課更加方便,隨時進行。第二,保證每兩周進行一次教研組活動,每次活動在時間上統一規定兩課時,在內容上也會提前進行部署,既有統一內容,也有學科特色活動。第三,周二全體會時間,學校領導會有意識地為學習活動讓步,每個月都能保證一次專題培訓,或交流、總結的活動,使老師們在業務成長上有統一步伐,有良好的學習氛圍。第四,學校從07年開始每學期固定撥款給各學科增添專業書籍,拓展老師們的知識視野,更新知識儲備,更好地適應新課程的要求。
我校從學校領導到教學部門始終比較重視教學常規管理,重視制度的保障作用,我校先後制定並不斷修改完善出:月壇中學教學常規、教案編寫規則、上交材料制度、聽課制度、教師上課考勤表與定期反饋制度、校本選修申報制度等等,基本涵蓋了教學的各個環節,這些章程不斷通過各種方式組織教師學習、熟知,而且能夠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落實。

德育工作

我校始終堅持德育為首,經過多年來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基本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和學風,學校連續獲得綜合治理優類校、德育工作先進校、健康促進學校等榮譽。在多次的國內、外參觀,比賽和交流活動中,學生的良好表現贏得了社會的好評,受到了日本各友好團體的讚揚。
1.工作計畫明確,階段重點突出,注重總結、反饋----在學校總體計畫的指導下,認真制定德育工作各學期計畫,並將愛國主義教育、常規養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親職教育、衛生工作、團隊工作以及學生隊伍、班主任隊伍建設納入到學校德育整體工作計畫之中,在此基礎上,各年級、各班分別制定出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工作計畫和各月重點工作。學校每學期期中、期末都要進行工作總結,這些工作環節對新階段開展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2.依法治校,注重加強德育規章、制度建設——在堅決貫徹執行各項上級的檔案法規的基礎之上,結合我校實際情況,逐步完善各項德育制度。目前,經過全校師生討論通過、現行的制度共有十個左右,涉及德育各方面,除此之外,學校還實行了“班級學生德育量化制度”、“期中工作匯報”制度、“月考核”和“期末工作考核”制度、“書寫工作隨筆”制度,並出版了多種期刊,以此指導班主任的學習。
3.德育活動系列化,受到學生喜愛----經過多年的積累,我校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動:例如每周一的升旗儀式、新初一入學教育活動、結合校情組織新初一年級學生參觀盧溝橋革命抗日戰爭紀念館及建隊活動、天安門少年先鋒崗活動、少年團校、志願者服務活動、召開學生代表大會、團委舉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紅五月”活動、科技節及迎“奧運”等特色活動,以及“少男、少女”課堂,深受學生喜愛,並實現了寓教育於活動中的德育思路。
讓學生感觸最深的活動之一是迎奧運過程中的體驗,我校志願者以實際行動宣傳奧運。我校組織了專門的志願服務大隊,定期招募志願者,把志願服務作為一項日常工作落實。
最受學生歡迎的活動之一還有陽光體育一小時大課間活動——為了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鍛鍊時間,我校採取“課間操或體育大課間+體育課或體育課外活動”兩種模式,在每周四、周五的大課間活動中我們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成果展示

回顧2008年,我校學生在“春蕾杯”、“啟明杯”徵文大賽、四賽、西城區科技節、“瞭望杯”時事競賽、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區運動會北京大學中日文化節日語卡拉OK大賽、定向越野大賽、西城區中小學生頭腦創新思維大賽、“月壇杯”時事競賽、日語配音大賽、日語演講比賽等各級賽事及活動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優異成績。通過成績,學校看到了同學們多才多藝的一面,今後學校將一如既往的創造必要的條件鼓勵同學們走出去,積極參加各種交流、競賽活動,展現同學們各方面的才能,展現我校日語的辦學特色,為月壇中學爭光添彩。

“瞭望杯”時事競賽優秀獎獲得者——李佳桂、苗青、程鈺琴、向震宇 “瞭望杯”時事競賽優秀獎獲得者——李佳桂、苗青、程鈺琴、向震宇
西城區學生頭腦創新思維大賽二等獎獲得者——王苗、郭放、劉嘉銘、王夢瑤、李賀、劉博、鹿聰 西城區學生頭腦創新思維大賽二等獎獲得者——王苗、郭放、劉嘉銘、王夢瑤、李賀、劉博、鹿聰
“啟明杯”中學生作文大賽二等獎獲得者——劉禕 “啟明杯”中學生作文大賽二等獎獲得者——劉禕
北京大學日語卡拉OK大賽優秀獎獲得者——王嫣然、張陽、譚昳、由洋 北京大學日語卡拉OK大賽優秀獎獲得者——王嫣然、張陽、譚昳、由洋
第21屆日語演講比賽第一名獲得者——何知恆 第21屆日語演講比賽第一名獲得者——何知恆
科技節“建築模型競賽”三等獎獲得者——張浩楠 科技節“建築模型競賽”三等獎獲得者——張浩楠

校園風景

籃球場 籃球場
新機房 新機房
桌球場 桌球場
足球場 足球場

北京市西城區中學一覽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 |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分校 | 北京市第一八四中學 | 北京市安德路中學 | 北京市第七中學 | 北京市西城區華才培訓學校 | 北京市西城區實驗學校 | 北京市裕中中學 | 北京啟蒙學校 | 北京市長安中學 | 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 |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 | 北京市魯迅中學 |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分校 | 北京市第八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 | 北京市二龍路中學 | 北京市豐盛中學 | 北京市北海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八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學 | 北京市第三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一中學 | 北京市第四中學 |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學 |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 | 北京市西四中學 | 北京教育學院西城分院附屬中學 | 北京市第九十八中學 | 北京市新街口中學 | 北京市第110中學 | 美育培訓學校 | 北京市第七十七中學 | 北京市第一五四中學 | 北京市第一一O中學 | 北京市私立匯才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學 | 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學 | 北京市西城區科藝培訓學校 | 北京市西城區外國語學校 | 北京市第二一四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二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學 | 北京市月壇中學 | 北京鐵路分局北京鐵路職工子弟第二中學 | 北京鐵路分局北京鐵路職工子弟第三中學 |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 北京市三帆中學 | 北京市雙秀實驗學校 | 北京市實用美術職業高中 | 北京外事服務職業高中 |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 | 北京市第三十二中學 | 北京三帆中學 | 北京市一五六中學 | 北京教育學院附屬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