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學科設定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根據國內外著名大學材料學科的建制和發展趨勢組建而成。學院包括聚 合物科學系、聚合物工程系、功能材料系、碳及複合材料系、金屬表面工程系、國家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分析與測試中心等單位。
材料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是學院教學與科研的傳統強項;碳及複合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金屬材料防護學科在全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根據現代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我院注重對學科內容的調整更新,現已覆蓋了高分子材料、生物功能材料、複合材料、碳材料、信息記錄材料、金屬及表面保護材料、先進陶瓷、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等領域。學院以其教學與科研力量雄厚、設備齊全、畢業生素質高而在國內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師資力量
學院以培養材料領域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技術型和複合型專業人才和領軍人才為目標,形成了一支由國家千人計畫專家、長江學者、傑青和國家教學名師為核心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隊伍。
現有專職教師201人,國家“千人計畫”專家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973”首席科學家2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2人,“萬人計畫”第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教學名師1人、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青年長江學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入選者23人。建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2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
2017年11月,楊萬泰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 | 楊萬泰 |
中組部國家第九批“千人計畫”特聘專家 | 湯華燊 |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 楊萬泰、 張立群、吳一弦、 徐福建 |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講座教授 | 仲偉虹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楊萬泰、閆壽科、張立群、王峰、於中振、徐福建、田明 |
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 | 張立群、劉力 |
辦學思想
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為:“以寬專業教育取代窄專業教育,以素質教育取代行業教育,以個性教育取代模式教育,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管理諸方面與國際水平全面接軌。”專業目標是培養具有合成、表征、結構與性能關係、加工套用全面基礎及專業知識的材料高科技人才。自1998年起,按教育部頒發的二級學科寬專業招生,即“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此專業覆蓋了高分子材料、橡塑工程、複合材料和高分子化工四個專業,並擴充了生物功能材料的內容。1999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定了“材料科學與工程”這一一級學科寬專業。該專業覆蓋了前述無機非金屬材料、複合材料、金屬材料及防護材料等領域。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本院設有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和套用化學五個博士專業授權點及相應的五個碩士專業授權點,並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辦學規模
在校本科生1500多人,碩士研究生428人,博士生66人。
科研工作
學院承擔和完成了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80餘項,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20項。在研的國家科技攻關、863項目和973項目共2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1項,部委級項目30餘項,年平均科研經費1500餘萬元。與國內外大中型企業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並開展多項聯合研究,產生了一大批套用科技成果。中國塑膠加工協會多功能母粒及色母粒專業委員會、非銀鹽感光協會、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教育科普工作委員會和非金屬材料腐蝕與防護專業委員會5個二級學會掛靠本學院。科研工作的開展不僅產生了大量的基礎研究成果,解決了國民經濟中的工程技術難題,還為高級人才的培養提供了一個高水平的科技平台,在校園中營造出濃郁的學術氣氛。
學院擁有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國家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先進炭材料和特種高分子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教育部碳纖維及功能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彈性體材料節能與資源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製備與加工重點實驗室、材料電化學過程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水性聚合物合成與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先進彈性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化工行業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究基地。
擁有現代化的實驗室6600平方米。各實驗室之間有校園網連線,便於校內及與國內外的快速信息傳遞。各系和分析測試中心裝備有材料合成、加工、樣品製備、材料結構和性能評價的各種儀器設備,科研條件比較完備。
學術交流
學院與多所國際著名大學,例如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麻省州立大學(羅威爾)、阿克隆大學、日本大阪大學、北海道大學、東京工學院大學、俄羅斯門捷列夫化工大學、莫斯科生態環境大學、烏克蘭化工大學、韓國漢城大學、忠南大學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等國際著名院系建立了密切的學術與科研合作關係。每年有多名學者出訪,並接待各國專家講學或開展科研活動。
辦學目標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我校“211工程” 重點建設的學科,正在不遺餘力地在學科建設、課程體系、學術梯隊建設等方面進行全面地建設與改革。21世紀的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將是一個國內一流 、國際知名的高級人才培養和基礎科學研究基地。
就業概況
本碩/博連讀
學院開通本碩博連讀的通道,本院優秀的本科畢業生約有3名學生可免試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考研
本院畢業生的平均考研率41%左右,其中,考取“985”和“211”院校的學生占93%,院校包括北京化工大學、清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天津大學等;考取中科院的學生占6.2 %。
出國
2010年出國8人,占總畢業生人數6.83%。其中3人留學美國,占出國人數的37.5%。
2009年出國4人,占總畢業生人數的3.22%。其中1人留學美國,占出國人數的25%。
2008年出國7人,占總畢業生數的6.14%。其中3人留學美國,占出國人數的42.8%。
就業
2010屆畢業生總就業率為99 %,就業地區主要分布在多在京津塘及各省會和沿海發達城市,就業分布最多五省市:廣東、山東、上海、天津、北京。就業方向:國有企業比例為56.15%,三資企業為26.31%,機關事業單位為13.01%,預征入伍為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