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Department Of Road and railway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Road and Railway Engineering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下設勘測設計、軌道結構、路基路面、地質工程和測量等5個研究室。現有教師28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導師4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1人,具有一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骨幹研究人員。
教學及研究生培養
本系(所)為研究生、本科生和函授生開設多門課程,此外,還負責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實習及畢業設計工作。本所(系)在道路與鐵道工程、城市軌道工程、市政工程、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4個專業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還設有8個碩士學位點及土木工程與交通運輸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同時還在交通運輸、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及環境工程領域設有3個工程碩士點。
本系的博士生導師有:許兆義、魏慶朝、王連俊、高亮。
本系(所)的碩士生導師有:許兆義、魏慶朝、陳峰、王連俊、楊松林、高亮 、谷愛軍、孔永健、陳建春、白明州、胡吉平、彭華、馮瑞玲、王勐、萬傳風、譚衢霖、劉瑩、馮瑞玲、王斌、劉世海。
科學研究領域
本所(系)承擔多項國際合作項目,國家863及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省部級及企事業單位科研項目100多項,近幾年年均科研經費達800萬元。獲國家級獎4項,省部級獎15項。在國內外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千餘篇。多項科研成果達到國際或國內領先水平。目前承擔的有國家863項目和自然基金項目4項、鐵道部重大攻關項目等,及多項橫向項目。 現承擔的科研經費契約金額900餘萬元,近5年來,發表科技論文120餘篇,出版專著及教材15餘部。
主要科學研究領域包括:
1、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勘測設計與工程建設管理方向
包括多種軌道交通列車與線路動力耦合回響研究,確定線路平縱橫斷面主要技術條件及主要設計參數;從技術經濟角度對新建鐵路的初始開通速度進行研究;公路和鐵路勘測設計及施工中的虛擬現實技術、測量數據三維可視化等研究工作;開發基於GIS的鐵路工程進度、質量、投資、物資、圖紙、辦公自動化等系統。
2、新型軌道結構技術與工務管理方向
主要從事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軌道結構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跨區間無縫線路的設計理論及養護維修技術的研究,尤其對橋上無縫道岔及道岔群的設計方法及設計理論方面;無碴軌道的設計理論與設計方法的研究;新型減振型軌道結構的力學特性、振動向周圍傳播規律研究;車輛軌道耦合動力學的研究;軌道振動與噪聲測試技術;現代化工務管理方式、施工工藝、工務管理信息化及輔助決策方面的研究等。
3、複雜條件下路基與路面工程理論與技術
包括特殊土路基設計理論與技術研究,開展土的凍結作用、凍土路基穩定性等基礎性研究,具備完備的凍土實驗條件;既有鐵路路基評價與加固研究;高速鐵路路基動力學研究,包括高速鐵路路基及過渡段動力分析、鐵路路基抗液化、地震波動及其計算機仿真、路基填料評價等。
4、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對環境的影響與控制
依託鐵路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擁有水土保持監測甲級資質,主要開展的研究工作內容包括鐵路工程及城市軌道交通水土流失評價監測理論技術與方法、邊坡防護和邊坡工程理論與生態護坡水土保持新技術、施工期地質災害預報防治理論與技術、複雜介質中地下水滲流理論和鐵路建設對水資源與水環境影響評價方法。
5、攝影測量遙感理論與技術
主要研究數字攝影測量、數字近景攝影測量、高解析度遙感圖像處理與分割、信息提取、數據融合、雷達遙感等理論與技術及其與GPS、GIS相結合在工程測量、土地勘測規劃、古建築文物保護測繪、線路勘測、環境工程、地質病害判釋中的套用。
6、工程地質勘察設計理論與技術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岩土體穩定性評價理論和岩土體工程設計理論、地球物理勘察技術、地基處理與岩土改良技術,邊坡與基坑支護技術,隧道超前地質預報與岩土注漿加固防水技術、工程地質體變形破壞監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