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的街頭漫步,不難看到有人在路邊販賣豚鼠,也就是俗說的荷蘭豬。小小的荷蘭豬在籠子裡一直不停地跑動,籠子也跟著它轉起來。誰能想到這個小寵物,在800萬年前竟是一個龐然大物,而且還是迄今所發現的地球上最大的嚙齒類動物呢?
化石作證
公元2000年,由德國、委內瑞拉、美國研究者組成的科學考察組在離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以西400公里左右的烏魯馬科一片貧瘠的地方,從褐色頁岩和煤炭中發現了一些動物化石。經研究鑑定,發現其中一個屬於距今800萬年前的嚙齒類動物化石。科學家給它取名為哥雅。
根據這種嚙齒類動物化石進行推算,哥雅的體型大如水牛,形狀如巨型豚鼠,其體重約為700多公斤。戈雅的身長3米、身高1.3米,它如果靠後腿直立,它的身高甚至超過籃球運動員,門牙足有20厘米長,渾身有毛,腦袋扁平,眼睛和耳朵很小。它還有一條大尾巴,使它用兩條後腿站立起來偵察敵情時可以平衡它巨大的身體。
雖然當時就發現了哥雅,可是科學家還是花費了一番時間去探究它到底屬於哪個科目,是栗鼠、兔鼠還是豚鼠?經過了一番檢驗,才把它歸為豚鼠亞目中的一員。沒有人能想到這只在800萬年前重達700公斤的嚙齒類動物,和今天生活在中南美洲重15公斤的直尾豚鼠是表親。
據科學家考證,烏魯馬科是一個通往加勒比海的河流的入海口,那裡是一片沼澤地帶,曾經氣候濕潤、牧草豐盛,是地球上巨型動物生活的樂園,地球上曾有過的最大的動物都曾生活在這裡。除了戈雅這種巨型嚙齒類動物,還有世界上其它地方從未見過的長10米左右的大鱷魚;還有3米多長的烏龜、肉食鳥以及像獅子一樣大的袋貓,當時那裡簡直就是巨型動物的世界。
為何身材“縮水”
一般的老鼠差不多重30多克,大鼠也最多重達300多克,而現存最重的嚙齒類動物——水豚也不過才50多公斤,和羊差不多。今天,在亞馬遜河流域西部生活著哥雅的一個近親,體重也只有12公斤。為什麼進化到今天的嚙齒類動物身材“縮水”了那么多呢?
科學家表示造成這種現象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為了躲避天敵的襲擊。雖然哥雅如此巨大,依然逃脫不了被食肉類動物捕食的命運。因為它是許多巨型食肉動物的美味佳肴,在當時的生存環境中,鱷魚、有袋類貓和大型食肉鳥都可能是它的天敵。小嚙齒類動物通常能夠躲進洞穴,而像戈雅這樣大型的嚙齒類動物雖然有大爪子,善於挖掘洞穴,但是由於體形龐大而無法躲入洞穴,遇到食肉天敵只好逃跑。然而遲緩的動作是它們的致命傷。大部分成功的大型草食動物,例如羚羊等,都是長腿且善跑的。可是哥雅一是身材笨重,二是其巨大的後腿和小小的前肢不協調,造成奔跑速度慢。當時把它當成美味餐點的鱷魚、鳥類和袋貓根本不需要跑得很快,就輕易地捕捉到它。而那些體型較小的豚鼠卻不容易成為天敵們的目標。這樣,體型巨大的豚鼠就這樣被大自然無情地淘汰掉了。
另一方面,可能與地殼活動有關。大約300萬年前,南、北美洲兩塊大陸相撞在一起,北美洲的許多動物遷徙到了南美洲,同樣,南美洲的許多動物也遷徙到了北美洲。遷徙發生的過程中,由於競爭激烈,從北美流竄到南美的競爭者和獵食者,很快就把南美洲像哥雅類遲緩的大型動物清掃一空,許多南美洲的大動物就這樣被大自然淘汰掉了。那時也許就是這種嚙齒類動物開始走向消亡的時候,但其消亡究竟是怎樣一個過程,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謎霧重重
哥雅帶給人類的謎不止這一個。科學家從戈雅的牙齒判斷,它應該是草食性的動物。有些科學家認為由於大型動物有較緩慢的新陳代謝率,因此戈雅的食量較小。而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由於戈雅的體型巨大,它必須吃很多草才能滿足正常的生理需要,所以應該食量很大。哥雅的食量到底是大還是小,還無法給予一個準確的答案。
另外,根據化石看,哥雅的眼睛長得比其現代近親更靠近頭頂,這說明它在水裡生活過,可是它的四肢又表現出它可以生活在陸地上,所以它有可能是水陸兩棲的動物,但這也只是猜測而已,還沒有確定。
總之哥雅帶給人類的疑惑還需進一步地探討。如果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突然出現有700公斤之巨,並且還有著巨大的牙齒的老鼠,很難想像捕鼠器還會起作用。
註:豚鼠是草食性動物,屬哺乳綱,齧齒目,豚鼠科,又名天竺鼠、海豬、荷蘭豬。它頭大,頸短、耳圓、無尾,全身有毛,四肢較短,習性溫順,膽小易驚,喜群居,嗅覺、聽覺較發達,對各種刺激均有極高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