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鋼醫院

包鋼醫院

內蒙古包鋼醫院於,現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實力居內蒙地區先進水平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全國首批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內蒙古百姓口碑金獎單位。1999年與內蒙古醫學院強強聯合,成為內蒙古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2010年,正式掛牌為內蒙古醫學院第三臨床學院。在全區醫療系統首家通過ISO9001:2000質量認證。醫院又成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包頭市工傷保險定點醫院及首批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定點醫院、衛生部指定的內蒙地區唯一可以開展肝、腎移植的醫院,全面向社會開放。先後被評為全區、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五十多年前,由北京協和醫院、北京解放軍總院專家支援邊疆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41醫院成建制轉業人員組建了包鋼醫院,繼承著老一輩醫院人高超的診療技術和優良的傳統,形成了醫院新時期的人才優勢。醫院現有職工1914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導師40名,高級職稱,博士、碩士研究生90人,本、專科畢業醫師比例達到90%以上。

包鋼醫院包鋼醫院

醫院設有70個科室,其中臨床科室30個,醫技科室9個,分院5個,並下設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個廠區綜合門診部和1所附屬衛校。擁有病床1500張。年門診量達到84餘萬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

兩萬餘人次。

治療技術

醫院擁有GE light speed VCT XT 64排CT、2.0T核磁共振儀、直線加速器、血管造影機、菲利浦IE33彩超、ECT、螺鏇CT、多功能醫療體檢車、各類腔鏡、介入等先進設備。

醫院科室

醫院擁有自治區級醫學研究所2個,自治區級醫學領先學科1個,自治區級醫學重點學科2個,包頭市醫學研究所1個,市級重點學科5個。燒傷、呼吸、泌尿、心血管、骨科、普外等學科在全國行業內已具一定知名度。內分泌、血液、消化、腫瘤、婦產、神經、兒科及檢驗、影像、超聲等學科蓬勃發展。醫院以重點學科為主,相關科室聯合攻關形成學科群,固強補弱,共同發展,加強了醫院移植、介入、微創、創傷和危重症救治、腫瘤綜合治療等品牌學科群建設,並以此推動了醫院各專科建設、科教水平和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工作的全面發展和提升。醫院最早在內蒙地區開展腎移植、在包頭開展肝移植手術,至今已完成肝、腎移植術近400例。腹腔鏡手術例數居全市首位,成為內蒙地區首批衛生部內鏡(泌尿、普外、消化)診療技術培訓基地,不開刀治療各類疾病的介入治療在醫院普遍開展。先後有多項微創和介入技術填補自治區和包頭市空白。急診急救與包頭市120聯網,群體傷、複合傷和多發傷救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水平和能力居全市前列。

其中,包頭包鋼醫院皮膚科

從建院到1988年,皮膚科有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2人、醫師5人、主管護師1人、護師1人、護士1人。1980年陳照龍提升科主任,1988年1月晉升為主任醫師,黨風霞晉升為副主任醫師。80年代開創了光化學療法治療皮膚病,利用黑光燈照射治療銀屑病、蕈樣肉芽腫、白癜風、毛髮紅糠疹。由護士齊桂珍負責真菌顯微鏡的檢查,提高了診斷確診率。皮膚科陳照龍主任為市內各醫院培養了大批的進修醫士。同時,由於痤瘡的患病率增加,自製複方硫碘洗劑、氯柳擦劑、毛囊炎液等外用藥物。由陳照龍主持成功搶救大瘡性表皮壞死萎縮型藥疹,大瘡性多形紅斑藥疹及系統性紅斑狼瘡並發腦病等危重疾患。1979年陳照龍著《藥物的利與害》一書,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林春愛任皮膚性病科主任,1994年張志雲任皮膚性病科副主任。到1998年,有醫護人員20人,其中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5人、醫師9人、主管護理師3人、護理師1人。擁有國產紅光治療儀一台、國產CO2雷射治療儀一台、奧林帕斯顯微鏡一台、多功能電離子治療儀一台、液氮儲存罐12隻、治療器械1套。床位8張。

醫院評價

社區衛生工作成績斐然,與魯克世界救助委員會合作成立了魯克世界救助―包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引入國外社區服務理念,加強社區規範化建設。形成總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三級醫療服務網路,社區復蓋人口達22萬人。成為國家醫學教育發展中心健康促進基地、全國健康教育培訓基地和包頭市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和內蒙古全科醫學臨床和社區培訓基地。

醫院先後與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國家的醫療機構和醫學專家建立了協作關係,建立了美國奧卡拉―包頭心臟中心,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同時,醫院選派優秀骨幹到美國、英國、日本、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進修和學習,使患者在包頭就能享受到世界一流水平醫療服務。

醫院從2000年起,承擔內蒙古醫學院、武漢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等高校本科、專科8個專業的臨床理論教學、臨床見習、生產實習的任務。建立了17個教研室,形成了完整的教學體系,已培養本科畢業生2000餘名。醫院注重研究生的培養,目前有11個二級學科在招碩士研究生,已培養研究生近200名,研究生教育日臻完善。2010年,正式掛牌為內蒙古醫學院第三臨床學院。

近四年,醫院通過科研鑑定項目130餘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項、國內領先水平40多項,鑑定數量和質量居包頭市第一。2010年該院一項科研成果榮獲自治區2009年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該院也是我市首次獲獎醫學類科技進步一等獎,也是自治區首個醫學類科技進步一等獎。80餘項科研課題獲中國金屬學會冶金醫學獎、自治區、包頭市、包鋼科技進步獎。醫院職工發表專業論文近千篇。

內蒙古包鋼醫院在建設現代化一流醫院目標指引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發展戰略,開創了“院有優勢、科有特色、人有專長、技術全面”的醫療新格局,實現醫院快速、健康、持續發展。以更便捷、舒適的環境,更精湛的技術和更優質的服務,真誠服務於社會,服務於患者!

所獲榮譽

醫院社區衛生工作成績斐然,2003年與魯克世界救助委員會合作成立了魯克世界救助―包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1年3月成為國家醫學教育發展中心第一個健康促進基地,成為包頭市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和內蒙古全科醫學臨床和社區培訓基地。

醫院先後與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國家的醫療機構和醫學專家建立了協作關係,建立了美國奧卡拉―包頭心臟中心,在醫院派出醫護人員到美國進修的同時,美國專家每年至少兩次來包鋼醫院開展協作手術。

包鋼醫院百度地圖位置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