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機器人

包子機器人

“包子機器人”是邢連業用6年時間於2009年6月14日造出的包包子的一種自動化的機器,能先後完成擀皮、裝餡、包制、出褶等步驟,總共只需花12秒就能“捏”出一個小籠包。

簡介

2009年6月14日,72歲的邢連業大爺用6年時間造出了“包子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先後完成擀皮、裝餡、包制、出褶等步驟,僅需12秒就能“捏”出一個帶有16道均勻褶子的小籠包。相關技術已經獲得了國家專利,可邢大爺還想繼續改進技術,為“包子機器人”再添只能抓小籠包的機械手。

製造起因

包子機器人包子機器人

邢連業大爺起初想發明個“包子機器人”是想幫兒子的小籠包子鋪解決“用工荒”的難題。

據老人介紹,六年前,他兒子經營一家包子鋪,因為人手緊缺,讓包子鋪的生意大受影響。再加上包子鋪的人員流動性較大,包的小籠包上的褶子也經常疏密不一,不夠美觀。因此,邢大爺便閃出了製造個“包子機器人”的念頭,讓機器人代替人加工小籠包,不光能省下人工,還能保證每個小籠包的個頭一致,褶子均勻,將來就算想擴大規模也不用擔心人手不夠用。

包子機圖片
包子機圖片
型號產量製品規格重量外形尺寸電源
JM100型包子機2400個/小時5-200g/個370KG70*65*145(cm)220V
型號產量製品規格重量外形尺寸電源
JM200型包子機2400個/小時5-200g/個400KG70*65*145(cm)220V
型號 產量 製品規格 重量 外形尺寸電源
JM300型單斗包子機 3600個/小時 5-200g/個 380KG 70*65*150(cm) 220V
型號 產量 製品規格 重量 外形尺寸電源
JM300型雙斗包子機 3600個/小時5-200g/個 380KG 70*65*150(cm) 220V

製造歷程

2003年,曾乾過機械師的邢大爺在台湛路上租下了一間十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當“車間”,就這樣,一乾就是六年。從畫圖設計、製作零件到組合安裝整套流程,他經歷過無數次失敗。

經過三年研究,邢大爺琢磨出把月牙狀的小鐵片圍繞在圓盤上,一張一合自動出褶。“小籠包成型機”終於在2006年問世了。把包子皮和餡放在圓盤上,啟動機器,就可以包出小籠包。這項技術在2007年獲得了國家專利。可邢大爺還覺得不大滿意,於是繼續改進技術,直到2009年,能先後完成擀皮、包餡、出褶的“包子機器人”終於誕生了。

設計要點

四周的小鐵片閉合包起小籠包四周的小鐵片閉合包起小籠包

“包子好不好吃,主要在面上。”

據邢大爺介紹,僅擀皮裝置他就研究了兩年。“設計了20多種擀皮裝置,不是麵團黏得壓一下就轉不起來,就是壓得厚薄不均勻”。

在經過不計其數的試驗後,邢大爺終於想出一個法子——用擀麵杖上下擠壓的方式壓麵皮。把準備好的麵團放到一個托盤裡,啟動機器,轉盤迅速鏇轉,將麵團送入擀皮裝置下,伴隨著一陣“咔嚓、咔嚓”的聲音,擀皮裝置上的擀麵杖上下移動擠壓麵團,旁邊的一個裝置隨時撥動麵團的位置,讓其均勻受力,很快,一個厚薄均勻的圓餅狀麵皮就做好了。擀好皮後,轉盤向前推動,盛放包子皮的圓形托盤一分為二,包子皮落入下面的轉盤中,並鏇轉送入添餡裝置下,一根玻璃管吸起適量的包子餡,擠壓到包子皮中央,托盤四周的一圈小鐵片一合一閉,一個小籠包就包好了。整個流程僅用了12秒就完成了,每個小籠包上都有均勻的16道褶。

在一個小籠包“出爐”的同時,其他幾部分裝置都不閒著,擀皮裝置繼續“咔嚓、咔嚓”運轉著,裝餡裝置、整形裝置也繼續著工作,就這樣,小籠包就一個接一個誕生了。

改進和完美

“包子機器人”全身由1萬多個零件組成,由四個電機控制。邢大爺介紹說,各個部分要協同工作,差一分一秒包出來的包子就不成樣了。現在“包子機器人”更先進了,下端裝上了一個吸塵器,每次用完還可以進行自動清潔。然而在邢大爺研究“包子機器人”的6年時間裡,他兒子已經不做包子生意了,可老人仍然執著。就拿改進自動加餡設備來說,開始想得很簡單,把餡兒盛起來放到麵皮上,或者讓餡自動下落,可操作起來卻發現這很不簡單,由於灌湯餡很稀,還經常拖泥帶水,經過五六次改進,邢大爺終於想出用加壓裝置擠壓包子餡的辦法。此外,邢大爺又開始琢磨著給“包子機器人”安裝一個機械手。“安上機械手,包子做好後可以直接取下來,更省勁了!”邢大爺說,他夢想著將來有一天,有更多人能吃上“包子機器人”加工出來的小籠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