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湖阮顧二公祠聯

勺湖阮顧二公祠聯

《勺湖阮顧二公祠聯》是在楚州勺湖公園內,祀清進士阮學浩、顧雲臣二公祠堂(即今勺湖草堂)對聯。清末進士田魯漁所作。

聯子內容

勺湖阮顧二公祠聯勺湖阮顧二公祠聯

勺湖阮顧二公祠聯勺湖阮顧二公祠聯

泰斗百年間,同茲甄育才賢,曾先後衡岳軺車,淮山木鐸;
文章千古事,剩此孑遺祠宇,共想像閣邊橋影,城上鐘聲。

作者介紹

田魯漁,名毓璠。末進士。山陽人。

勺湖阮顧二公祠聯勺湖阮顧二公祠聯
歷任知縣、知州。入民國後,熱衷地方公益事業、興辦實業。建國後任江蘇省文史館館員。 

詞義解析

【注釋】阮顧二公祠:在楚州勺湖公園內。祀清進士阮學浩、顧雲臣。民國十八年,顧氏後裔重修。20 世紀80 年代初,當地政府再重修,即今勺湖草堂。

勺湖阮顧二公祠聯勺湖阮顧二公祠聯
泰斗:泰山、北斗,喻指某一方面負有名望的人。甄育:識別和教育培養。衡岳軺車,淮山木鐸:指阮顧二人百年間先後任湖南學政,後來又都回故鄉主講勺湖書院。軺車,古代輕便馬車,一般為學官所用。軺音“堯”。淮山,為淮安府山陽縣的簡稱,山陽文士多喜此稱呼,如書名《淮山肄雅錄》等。木鐸,講學者在課堂上用來使學子集中注意力的木鈴。
【解讀】上聯講述阮顧二公相同的經歷、聲望和功德,為淮安一段佳話。下聯講文章千古事,故勺湖草堂依然保存至今(1929 年),然則已無復昔時的盛況。那“閣邊橋影、城上鐘聲”,只能憑人們想像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