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近親生殖

動物的近親生殖

動物家族成員和社群成員的穩定性有利於成員之間的相互辨識和相互學習,而且也是建立一個更複雜的社群關係的先決條件。

Greenwood等人(1978)曾研究了大山雀在牛津附近森林中連續12年的生植情況並得出了下列結論:大山雀近親交配後代的死亡率約比非近親交配後代的死亡率大7%,但存活個體的生活力和生殖力表現正常。1977年,Packer發現,狒狒的近親交配可使後代的生活力下降40%。

一般說來,在自然條件下,動物近親交配的機會很少。就拿大山雀來說吧,由於雌雄兩性離群疏散的遠近不相同,它們之間是很難發生近親交配的。雌性大山雀比它同窩長大的雄性大山雀會更遠地遷離它們的出生地。像角馬、織巢鳥和瓊島這樣的動物,雖然它們生活在極大的群體中,但這種群體幾乎不表現出任何社會結構,因此,一個雌性個體同近親雄性個體(父親或兄弟)相遇和交配的機率,從統計學上講是微乎其微的。靈長類和食肉類動物,因為群體比較小,近親交配的可能性比較大,但實際情況比人們按統計學所預測的要小得多,因為雌性後代或雄性後代(有時是兩性)常常離開它們的出生群,加入到其他社群中去。

至於是哪一性留下來,哪一性遷出去,則要視動物的種類及其社會結構而定。野狗通常是雌性離開出生群,而雄性留下來。黑猩猩和阿拉伯知更鳥也是如此。而獅子、狒狒、羅猴)和大多數靈長動物和有蹄動物,則是雄性離開出生群而雌性留下來。也有兩性同時外遷的,如大猩猩。

由此可見,藉助於兩性個體的外遷行為,可以有效地避免近親交配的發生。作為避免近親生殖的一種行為機制,通過進化,外遷行為出現在很多不同種類的動物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