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語錄
音樂是創作人的靈魂體現。小小的幾個蝌蚪音符,竭盡其能地體現著人們所有的情緒,一種靈魂在隨著旋律飄蕩。相關講座
用音樂塑造靈魂
2007年7月20日,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吉林省社會音樂研究會會長劉連生教授,在鹽田區承辦的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上,為市民詳解音樂的發展史,精析音樂對人類的作用。
劉連生認為,在各個藝術門類當中,最神秘的莫過於音樂。音樂看似無影無形,卻又可以被真切感覺到。古往今來,作曲家用樂音編製成無數的曲調,流傳至今,有的已經有幾千年歷史。這些曲調或莊重、宏偉,或歡快、活潑,或輕柔、舒緩,或悲憤、哀傷,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劉連生說,自然界的聲音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樂音,很有規律,有一定音高,非常悅耳;一種是噪音,沒有規律,沒有音高,非常刺耳。噪音雖然非常刺耳,但有些噪音卻是樂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鑼鼓聲,這些噪音被稱之為可用噪音。作曲家把樂音和可用噪音,按照音的高低、長短、快慢、前後關係和調性關係有機地組合成不同節奏和律動特點的聲樂作品,創作出不同風格的音樂形象,來反映人們的社會生活,表達人的思想感情,這就是音樂。絕大多數學者認為,勞動是音樂產生的主要因素。在原始社會甚至還沒有語言出現的時候,原始人就通過簡單的勞動號子來表達喜怒哀樂及求偶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勞動號子逐漸由原生態單一唱法發展到美聲、民俗、通俗唱法,進而發展到鍵盤樂曲、木管樂曲,越來越豐富。
“音樂是創作人的靈魂體現。小小的幾個蝌蚪音符,生動形象地體現著創作者所有的情緒,一種靈魂在隨著旋律飄蕩。”劉連生說,“音樂人在構思旋律時,把他的靈魂附著在裡面。一首歌曲就是一個生命,一個賦予靈魂靈動表情的生命。”他表示,正是有了這種生命力,絢麗的音樂取代了它的主人,鮮活了起來。通過這個躍然的生命,聽眾聽懂了音樂,就會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音樂的創作者,於是一場靈魂與靈魂的對話就此展開。從這個意義上講,音樂塑造了人類的靈魂。
作品集
劇曲《阿里郎》、《咱村來了一群小瓦匠》等曾分別獲文化部編寫一等獎和創作獎,代表作還有小提琴獨奏曲《迎新春》、《野營路上》和《中外名曲欣賞一百首》、《小提琴入門練習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