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漢聖武皇帝】
劉謙(?-894年),又名劉知謙,字德光,唐朝末年時人,原籍河南上蔡。
其父劉安仁遷居福建,以經商為生。劉謙從軍,初任為廣州牙將,約於公元880年,唐丞相韋宙出鎮南海。見謙氣宇非凡,不顧夫人反對,把侄女嫁給他。還說:“此人非常流也,他日吾子孫或可依之”。當時黃巢率部轉戰南方,遇到瘟疫。因邀擊黃巢有功,882年任封州刺史、賀江鎮遏使,有兵萬人,戰艦百餘艘。
劉謙經營封州十二年;公元894年冬12月,劉謙死,三子劉隱、劉台、劉岩,劉隱繼位。劉隱即韋宙之女所生。917年,劉岩稱帝,國號漢,史稱為南漢。追尊劉謙為聖武皇帝,廟號代祖。
【宋朝博州人】
宋朝博州堂邑人。
據《宋史·列傳第三十四》記載:“謙少感概,不拘小節。初詣嶺表省父,仁罕資以金帛,令北歸行商。還堂邑舊墅,嘗為鄉里惡少所辱,謙不勝怒,毆殺之。亡命京師,遂應募從軍,補衛士,稍遷內殿直都知。至道初,真宗升儲邸,增補宮衛,太宗御便坐,親選諸校,授謙西頭供奉官、東宮親衛都知,賜袍笏、靴帶、器幣。真宗即位,擢授洛苑使。謙起行伍,不樂禁職,求換秩,改殿前左班指揮使,給諸司使奉料。鹹平初,遷御前忠佐馬步軍都軍頭,領勤州刺史,加殿前右班都虞候。上幸大名,至北苑,屬謙有疾,遣歸將護,謙懇請從行。既俾其二子隨侍,仍挾尚醫以從,御廚調膳以給之。疾瘳,毀所服鞍勒以遺中使,上聞,賜白金二百兩。駕還,改捧日左廂都指揮使,領本州團練使。四年,遷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領本州防禦使,權殿前都虞候。時高翰為天武左廂都校,有卒負債殺人,瘞屍翰營中,累日,發土得之。上怒翰失檢察,執見於便殿。謙即前奏:“翰職在巡邏及閱教諸軍,不時在營,本營事宜責之軍頭。”上為釋翰罪。景德初,加侍衛馬軍都虞候,改領潯州防禦使,俄權步軍都指揮使。明年冬,制授殿前副都指揮使、振武軍節度。先是,謙久權殿前都虞候,俄擢曹璨正授,謙頗形慨嘆。至是,璨副馬軍,而升謙領禁衛焉。河北屯兵,常以八月給冬衣。謙上言邊城早寒,請給以六月,後以為例。無何,以足疾求典郡,上召見,敦勉之。大中祥符初,從東封,上升泰山,詔都總山下馬步諸軍,與西京左藏庫副使趙守倫閱視山門,設施有法,著籍者乃得上焉。禮成,進授都指揮使,移領保靜軍節度。明年八月卒,年六十,贈侍中。初,謙將應募,與同軍王仁德訊於日者。日者指謙謂仁德曰:“爾當為此人廄吏。”及謙帥殿前,仁德果隸役廄中。子懷懿,後為東染院副使。懷詮,內殿崇班、閣門祗候。”
【宋朝開封人】
劉謙,字漢宗,開封人。少補衛士,數遷至捧日右廂都指揮使,領嘉州團練使兼京城巡檢。元昊反,改博州團練使、環慶路馬步軍總管兼知邠州。謙不讀書,然斗訟曲直,皆區處當理。前守者多強市民物以飾廚傳,謙獨無所撓,邠人頗愛之。夏竦奏為涇原路總管,徙知涇州,未行,會賊寇鎮戎軍,謙引兵深入賊境,破其聚落而還。以功擢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象州防禦使。暴疾卒,贈永清軍節度觀察留後。
選自:宋史·卷三二三·列傳第八十二
【康熙十五年進士】
劉謙(1649年—1733年),字益侯,號思庵,武強縣劉南召什村人。性聰穎沉靜,13歲游鄉校,為名諸生,已悟科舉業與理學。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進士,授內閣中書,後歷任禮部主事、員外郎、郎中、鴻臚寺少卿、正卿、右通政光祿、通政使、左都御史等職。
劉謙從授官禮部就任,總是晨人暮歸、隨身攜卷。曾前後三次出使蜀中,並制定了劍南學約十八則”,使蜀中文教為之一振。此前蜀中鄉試者不足千人,謙到後增至五六千人,因其選拔有方,所拔之人皆為名士。
在工部亦盡職盡責,考校度支出入疏通錢法。在台省任職時平反冤案,整理制定國家鹽法,頗得民心。其視人才為國家元氣,重視選拔和使用,大學士朱軾、尚書勵廷義、大里寺卿汪隆等名臣皆系其推薦選拔。對失職或違法官吏,劉則不畏權勢,嚴加懲辦。其博筍多聞,康熙帝多次召其共商國是,聽其講河圖洛書、道學及自然之理,或誦《太極圖兌》、《西銘》等名著,並令他修撰《尚書傳》。常贊其“有閣老之才”,親書“廉平堂”匾頡贈他,同時賞賜對聯:
青雲白石聊同趨,
霽月光風更別傳。
劉謙精於書法。據傳,他奉旨書寫“太和殿”匾,“太”字未點點,即懸掛殿門,當觀者愕然之際,劉謙擲筆補點於大字之下,且遒勁有力,渾然一體,觀者無不嘆服,“飛筆劉謙”之譽隨之傳開。
劉謙在朝為官40年,後因談論道學失當被彈劾辭職。辭官後在家15年,衣著儉樸,閉戶著述,教授生徒,始終講,學不倦,人稱“碧峰先生”。其著述有《四書朱傳綱目》、《周禮瀹義》、《廉平堂文集》、《制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