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育熙

劉育熙

劉育熙的出身頗有傳奇色彩:他的大伯父劉半農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之一,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二伯父劉天華是中國現代民族音樂的奠基人,作曲家、演奏家,人稱“現代民族器樂之父”;父親劉北茂是中國現代民樂大師,作曲家、教育家。對於中國現代文化事業的發展,他們曾有過很大貢獻。

基本信息

簡述

劉育熙在演奏中 劉育熙在演奏中

在這種藝術氛圍里長大的劉育熙,從小喜歡音樂。他自幼學習二胡、三弦、小提琴和鋼琴等中外樂器,後來又師從馬思聰等多位中外藝術大師。1962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並留校任教。1963年,他在全國小提琴比賽中獲獎。1979年,在中央音樂學院大型音樂比賽中,他獲得創作和演奏兩項第一名。

小提琴家

1983年,年過不惑的劉育熙赴法國國立高等音樂學院進修,師從法國當代最負盛名的小提琴大師熱拉爾·布萊教授。他以刻苦執著的精神,在藝術的海洋里孜孜不倦地吸收著豐富的藝術營養,1986年進修結束時,熱拉爾·布萊教授給他的鑑定是:“最有才華的小提琴家之一”,“最有資格成為法國小提琴藝術學派的傳人”。

幾項紀錄

在法國留學期間,他為中國藝術家首開了幾項紀錄:法國國家電台向全歐洲專題播放了他的音樂會;登上法國最高藝術殿堂香榭麗舍劇院舉辦獨奏音樂會;法國卡西佩唱片公司為他錄製了兩張雷射唱片,這也是該公司第一次為中國和亞洲的音樂家錄製唱片。法國評論家讚揚劉育熙的演奏“樸實無華又精雕細作,準確地表達了西方音樂的內涵,並把西方音樂與中國音樂巧妙地結合起來,使他的才華得以充分發揮”。

儘管有幸被自己的導師稱為“傳人”,劉育熙卻沒有陶醉,他更記得自己是“劉氏三傑”的後人。他是一個悟性很強的人,面對大伯劉半農留下的仿民歌的詩作、二伯劉天華留下的十首雅俗共賞的二胡名曲以及父親劉北茂留下的一批民族弦樂力作,他感悟到了貫通其中的“劉氏三傑”的藝術哲學,那就是:“凡藝術大品必能上通下達;凡藝術巨作必痛苦受孕爾後幸福分娩。”

上通下達

正是為了這個“上通下達”,他從法國歸來後,在繁忙的教學之餘,到全國各地為高校學生和普通百姓舉行題為《奉獻》的義演獨奏音樂會,演奏中外名曲,普及高雅音樂。從1986年到1989年,他一共舉行了30多場這樣的獨奏會。到現在為止,已經舉行了100餘場。足跡行蹤,甚至到達三峽工地、沂蒙山區。八十年代後期,中國的音樂、演藝界“走穴”風盛行。劉育熙工資有限,生活清苦,也有“走穴”掙大錢的機會,但他不願隨波逐流,迷失自己。八十多歲的老母親也對他說:“我寧願陪著你喝粥,也不願你掙這個錢。”作為“劉氏三傑”的家人,他們保持著家族的傳統,在清貧中磨礪高潔的人品。

人生低谷

1989年,是劉育熙人生的低谷。他的妻子周士璟,一位極富才華而年僅48歲的鋼琴家,因患癌症,不幸辭世;不到三個月,他慈愛的老母親又在悲痛中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連續的打擊,使劉育熙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時候,他的教學工作仍在照常進行,音樂會仍在各地舉辦。

劉育熙的敬業精神,使他的聽眾深受震撼。人們紛紛給他來信,表達對他的敬意。一個大學生在信中說:“您的琴聲讓我們知道,中國的藝術殿堂依舊神聖;您的琴聲告訴我們,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1990年秋至1991年春,劉育熙應邀擔任法國雅克·蒂博國際小提琴大賽評審,並再次在巴黎成功地舉辦了兩場音樂會。他還應邀為巴黎高等音樂學院主持大師班講學,成為第一個登上法國高等音樂學府的中國教授。

舉行義演

1994年,劉育熙應泰國比里·帕儂榮慈善基金會邀請,在曼谷舉行三場義演,引起極大的轟動,並獲得高度讚揚。一則評論說,“從劉育熙的小提琴演奏中,我們看到了二十一世紀東方小提琴藝術的曙光”。

1995年,劉育熙應邀在蘇格蘭皇家音樂院、巴黎高等音樂院等英法兩國共五所國家音樂院主持大師班講座,並擔任學年考試、比賽評審。同時,在兩國舉行一系列演奏會,受到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

1996年春,劉育熙應邀赴德國巡迴演出,在柏林和美茵茲地區共舉行八場獨奏音樂會與室內音樂會。他除了演奏歐洲音樂大師的經典作品外,還演奏了多首中國作品,如根據劉天華二胡名曲《良宵》、《悲歌》改變的同名小提琴曲;根據同名板胡曲改編的小提琴曲《燈節》等。其中由他主創的小提琴協奏曲《白毛女》,作為歐洲首演,獲得極大成功。德國報刊讚揚:“劉育熙的演奏架起了東西方文化的橋樑”,“打破了西方人對‘中央帝國’的偏見”。

這就是劉育熙,不管在哪裡,他的琴聲都能贏得這么多掌聲。

他說,他最喜歡面對的觀眾就是兩種人:一種是外國人,站在他們面前,他會有一種中國音樂家的自豪感;一種就是最廣大、最真誠、也最懂得藝術的普通大眾,置身於他們當中,他就有一種“自我實現”的滿足感和遏制不住的激情。

他當然不會忘記巴黎香榭麗舍劇院裡那浪濤似的一陣高過一陣的掌聲;他也不會忘記長江三峽工地上,那幾萬名在他的獨奏會結束後,仍然站在原地久久不願離去的、穿著工作服的觀眾……

愛心大使

劉育熙,20世紀80年代公派赴法留學期間為中國音樂家首開多項紀錄:

法國國家電台向全歐洲播放了他的音樂會;

登上法國最高音樂殿堂——香榭麗舍劇院舉行獨奏音樂會;

法國卡西佩唱片公司為他錄製兩張 CD,開創了亞洲音樂家在法錄製唱片的記紀錄。

劉育熙,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英、法、德、意、匈、奧地利、立陶宛、泰、日、港台等地先後舉行奉獻獨奏音樂會百餘場,獲空前成功,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貢獻。

法國音樂評論家讚揚他的演奏“ 樸實無華卻又精雕細刻,準確地表達了西方音樂的內涵,並把西方音樂與中國音樂巧妙地結合起來,使他的才華得以充分發揮 ”;

世界著名小提琴熱拉爾·布萊教授稱他是“最有才華的小提琴家之一”和“最有資格繼承法國小提琴學派的傳人”;

德國評論家稱 “他的演奏架起了東西方文化的橋樑 ”;

泰國報刊評論“ 從劉育熙的演奏使人們看到了二十一世紀東方小提琴藝術的曙光 ”。

中國著名評論家稱他“既有中國傳統文化‘文質彬彬’的古典風範,又洋溢著法蘭西熱情浪漫的現代情懷;古與今,中與西的文化碰撞與熔鑄,造就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

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國際電台對他作了專題採訪並向世界各國播出。

1990年在西安為《中國癌症研究(英文版)》募集出版資金,同年在出訪英、法兩國期間,後續為同一項目進行募捐義演;1994年為曼谷癌症基金會、法政大學等奉獻演出;1996年由對外友協主辦,根據中德協定赴德演;

1998年在法國、義大利對外文化交流期間舉行義演音樂會;2002年赴法講學期間為當地教堂募集義演;2004年中法文化中心在巴黎落成舉行獨奏會,弘揚中國文化;

2009年應邀為孔子學院在巴黎兩所大學成立舉辦獨奏會。

多年來,在繁忙的教學之餘,堅持中國小提琴藝術道路的開拓與探索,由他主創和對改編的小提琴協奏曲《白毛女》、《音詩》、《懷念祖國》、《燈節》、《悲歌》等作品已在國內外廣泛流傳。他還在全國各地舉行題為《奉獻》的義演獨奏音樂會四百餘場,為當代大學生審美情趣和高雅音樂的普及與推廣做出重要貢獻。

劉育熙曾多次獲文化部、全總、北京市的表彰及榮譽稱號,2000年榮獲中央音樂學院建院50周年傑出貢獻獎,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貢獻專家政府津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