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從小愛唱,13歲開始學河北梆子,14歲初次登台演出。初次登台就顯示出他獨特的藝術才華,深受觀眾稱讚。他行當齊全,青衣、老生、胡生、老旦、彩旦樣樣都行,尤以老旦、彩旦見長。
履歷·作品
1905年,受家鄉秧歌劇種的影響,放棄梆子,在家辦起了第一個秧歌戲班,教唱並導戲,指導練功,培養出了一批秧歌演員。他的演唱,嗓音洪亮寬厚,吐字清晰,剛柔兼備,能把圓滑的唱腔和嫻熟的表演技巧結合起來,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他的秧歌戲班,先後在定州、望都、唐縣、完縣、保定、北京等地演出。每當他演《老少換》《借髭髭》《借當》等戲時,不論扮演老旦還是彩旦,每一出場,無不喝彩,無人不樂,幫取外號萬人樂。
評價·貢獻
1931年春去北京演出,國家製片社為他灌制了《借髭髭》《借當》等幾齣唱段的唱片。他的戲很多,人稱戲簍子、戲包袱。1933年,人民藝術家張寒暉與他一起探討秧歌劇本達半月之久。當時,定縣整理的秧歌劇本選,多出自他之口,為秧歌劇種的傳代和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