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毓祺

1933年2月,日軍大舉進犯熱河省(1956撤銷),守軍節節敗退。 1935年(民國25年6月16日),馮玉祥將軍親自題寫了一副“不抵抗自尋末路,要生存必須鬥爭”的對聯贈給劉毓祺。 南京解放時任中原軍區參謀長,第二野戰軍參謀長兼特種兵縱隊司令員、政治委員的李達邀請其出任南京軍事學院教官,後推辭未去。

名人姓名:劉毓祺(1902-1997)
名人簡介:山東菏澤
所屬名單: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留學生名單
名單簡介:(第十九期步兵科,第十九期1926年10月入學,1928年7月畢業)與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部少將高參黎廣詩,國軍92軍副軍長黃國書,韓紹宏(即正珠爾扎布川島芳子丈夫甘珠爾扎布之弟)同期
著名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西北軍軍官.1902年生於山東菏澤,家裡世代經商,家境尚可,早年發奮報國投奔馮的學兵團,為馮玉祥將軍所培養,1921年,在馮玉祥部當學兵,1924年參加馮玉祥發動的首都革命,1925年經馮玉祥批准和黎廣詩、張嵐峰等十幾名學兵被保送到日本官費留學,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九期。 在當年中國留學生中以總成績第三名畢業 回來後在馮所開創的洛陽西北軍校任職 先後任教官 副教務長 教務長等職務 對馮的西北軍官軍校的建設 西北軍的軍官培養有著重要的貢獻 後在國民黨第26路軍任職
李達在未起義前的上級,後在李達在寧都起義中加入紅軍,劉毓祺未跟隨起義.
1933年2月,日軍大舉進犯熱河省(1956撤銷),守軍節節敗退。3月上旬熱河全境淪陷,宋哲元第二十九軍接替長城喜峰口之防備。當時,任第三十二領先師參謀長,擬定作戰方略。
由於第二十九軍各部與裝備精良的日軍來反覆激戰,傷亡很大,劉毓祺和各師、旅的參謀長紛紛向各自的主官建議:應充分發揮夜戰,近戰之特長,以奇襲的方式殲滅日軍的有生力量。1935年(民國25年6月16日),馮玉祥將軍親自題寫了一副“不抵抗自尋末路,要生存必須鬥爭”的對聯贈給劉毓祺。
劉毓祺律己甚嚴,他對部屬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執行煙、酒、嫖、賭的禁令異常認真。劉毓祺雖然帶兵很嚴,但他又很愛兵,所謂恩威並用。在平時,他每月必到醫院去普遍地看望生病的官兵一次,尤其是對作戰中負傷的官兵,體貼得更周到。在用兵上是智力求穩紮穩打,出奇制勝,.
由於劉毓祺曾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認識岡村寧次並和日本華族交往甚厚,山東完全淪陷後日軍頭目便三番五次到劉家,對其父軟硬兼施,逼他給劉毓祺寫信,其父萬般無奈,只得寫信謊稱自己病重,想兒心切,望其速歸,以盡孝道。此信交給日軍後,其父立即又寫了一封信給劉毓祺,說明前一封信是在日軍逼迫下寫的,自己並沒有病,還特意囑咐劉毓祺“一定要抗倭到底!”
後任淮、太、西綏靖司令,中將國防部高參,蔣曾多次在制訂戰略上向其請教意見,是蔣重要的幕僚之一,解放前賦閒在南京。酷愛古玩、花木、名人書畫、金石印章,時任國民政府要員王世傑曾從其手上購得住宅。淮海戰役前夕受蔣介石接見,蔣有意讓其出任前進指揮部參謀長,但劉態度消極儘量避戰,推辭不去。解放後,其多處房產被人民政府代管。
南京解放時任中原軍區參謀長,第二野戰軍參謀長兼特種兵縱隊司令員、政治委員的李達邀請其出任南京軍事學院教官,後推辭未去。
後於作為舊軍政人員被關押至79年特赦.暮年,孤寂淒楚之情時時縈繞心間,常使他沉湎於往事之中,於98年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