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籍貫:河南省開封市
獲得學位:2003年6月,邏輯學博士,中山大學。
工作經歷: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中國邏輯學會現代邏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研究方向:非經典邏輯,人工智慧
承擔課程
模態邏輯,非經典邏輯,人工智慧邏輯,模型論,證明論。
發表論著
學術論文發表在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IJCAI,LORI等重要國際學術刊物與學術會議、以及中國社會科學等國內刊物和文集。
已發表論文:
Hu Liu and Xuefeng Wen, On formalizing causation based on constant conjunction theory,The Review of Symbolic Logic, vol 6-1, 2013. pp. 160-181. Hu Liu, Comments on Baltag, Christoff, Hansen and Smets, in Studies In Logic, Vol. 47, the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f Logic Across the University,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2013. pp. 433-435. Hu Liu and Xuefeng Wen, Effect learning by constant conjunction in a temporal structure, 邏輯學研究,Vol. 6-3,2013. pp. 1-15. Xuefeng Wen and Hu Liu, Logic Aggregation, in LNCS 8196, the For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ogic, Rationality, and Interaction, 2013. pp. 282-295. Hu Liu, Yuan Ren and Xuefeng Wen, Simulative belief logic,Journal of Applied Logic, vol 11-2, 2013. pp. 217-228. 優博 基本 省社科 Sci Xuefeng Wen, Hu Liu and Fan Huang, An alternative logic for knowability, in LNAI 6953,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ogic, Rationality, and Interaction, 2011. pp. 342-355. 査非,劉虎,狀態相似性與流量限制模型,邏輯學研究,Vol. 4-2,2011. pp. 1-19. Hu Liu, An extension of ATL for model checking causality,Studies in Logic,Vol. 2-4, 2009. pp 1-15. Hu Liu, A cooperation logic for declaration structures, in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5834,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ogic, Rationality, and Interaction, 2009. pp.189-197. 劉虎,互動時態邏輯中的因果關係,邏輯與哲學,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台),pp113-125, 2009. 劉虎,開放系統中智慧型體競爭的時態邏輯,中山大學學報,vol. 48-2,2008,pp112-118.劉虎,鞠實兒,認知邏輯的邏輯全知問題,求是學刊,2008.
劉虎,開放系統中智慧型體競爭的時態邏輯,中山大學學報,2007.
Hu Liu and Shier Ju, Two-dimensional awareness logic,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Vol. 33-5, 2004. pp. 481-495.
Hu Liu and Shier Ju, Belief, awareness, and two-dimensional logic, in Proceedings of 18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JCAI-03), 2003. pp 1113-1118.
Shier Ju and Hu Liu,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open sets, in Logic and Cognition: the Progress in Logical Study in China, eds. Shier Ju,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Press, Beijing, China, 2003.
Shier Ju and Hu Liu, A three-valued logic based on open-world assump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mputer Science of 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507-516.
Hu Liu,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set,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Vol. 20-2, 2000. pp 44-50.
承擔項目
目標驅動的無窮合作博弈研究,國家社科基金,18萬。(No. 13BZX066)。2013- 因果關係的形式化理論及其套用研究,5萬,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 基於時態邏輯的因果關係理論,中山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7.5萬,2010年1月-2012年12月。 非單調邏輯的基礎理論研究,教育部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專項,2007B01,42萬,2008年1月-2012年12月。 非單調推理模式的信念梯度研究,中山大學桐山青年基金,2萬,2006-2008.
學術交流
2012年3月-2013年3月訪問學者,美國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系。
2005年5月-2006年5月 博士後研究員(Postdoctoral Fellow),新南威爾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慧系,澳大利亞。
2003 年9月-2004年8月 Alan Ross Anderson博士後研究員(Alan Ross Anderson Postdoctoral Fellow),匹茲堡大學哲學系,美國。
獲獎情況
2007年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勵;2010年入選中山大學卓越人才計畫;2011年入選中山大學合生珠江優秀青年教師。
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創立於1994年,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隨後華誼兄弟全面投入傳媒領域。2009年9月27日,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成為了首家獲準公開發行股票的娛樂公司,也邁出了其境內上市至關重要的一步。 | |
相關公司 | 華誼兄弟廣告公司 、華誼兄弟影業投資公司、 華誼兄弟文化經紀公司、華誼兄弟音樂公司、環球熱力兄弟影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西影華誼電影發行公司、華誼兄弟電影國際發行公司 |
股東構成 | 王中軍、王中磊、馬雲、江南春、魯偉鼎、馮小剛、張紀中、李冰冰、黃曉明、羅海瓊、任泉 |
旗下藝人 | 安以軒、BOBO、周迅、陳紫函、董璇、鄧超、伊能靜、馮遠征、胡靜、馮小剛、林心如、黃曉明、李冰冰、羅海瓊、陸毅、張靚穎、孟廣美、聶遠、張涵予、蘇有朋、吳佩慈、王寶強、劉曉虎、董璇、陳思成、霍思燕、景崗山、車曉、胡可、劉芸、李宗翰、李晨、徐帆、薛佳凝、朱亞文、趙毅 |
主要作品 | 《荊軻刺秦王》、《鬼子來了》、《一聲嘆息》、《沒完沒了》、《大腕》、《手機》、《功夫》、《可可西里》、《天下無賊》、《夜宴》、《寶貝計畫》、《墨攻》、《集結號》、《追影》、《非誠勿擾》、《功夫之王》、《李米的猜想》、《天堂口》、《風聲》、《唐山大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