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校長劉春普簡介
掀開校刊的扉頁,我們首先向親愛的讀者推出,大連市的知名校長,也是我們的新任校長劉春普!劉校長有一個特別適合於從事教育的名字——劉春普——用化雨的春風吹拂普天大地,讓每一個普通的孩子,因為享受到教育的幸福而不再普通! 本學期開學,因老校長梁守功退休,育明高中校長一職的人選就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了教育局黨委面前。在經歷了反覆比較,考察,擇優遴選之後,劉春普校長在眾多的後備校長中脫穎而出,榮膺大連人民倍加關注的育明高中這所全國知名的重點高中校長!劉校長帶著上級的囑託,帶著家鄉人民的厚望,帶著銳意進取的雄心,上任了。他成為大連市重點高中的旗艦中學的艦長,他將帶領大連育明高中,乃至整個大連的教育事業繼往開來,奮勇向前。他的一系列驕人的業績,一串閃光的足 跡告訴我們,他一定不辱使命! 榮譽是實力的生動寫照,讓我們輕輕掀開劉春普校長的幾個彩頁吧。 全國優秀教師,“中國教育發展研究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百位德育科研專家”,中國化學學會會員,中國西部地區教育顧問,遼寧省先進教育工作者,大連市勞動模範、十大傑出青年、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等。 我們知道,任何榮譽的背後,更多的往往是深沉的智慧、非凡的創造力,以及對信念的執著乃至對事業的忠誠! 一位好校長必須首先是教育家,然後才是管理者。這是劉校長一貫的追求。在教學科研方面,劉校長堪稱學界專家、青年才俊。他的科研成果曾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並出版專著多部。並創建“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這一科研課題的完成,不但使教師快速適應新課改要求,成倍提高課堂效率,而且讓學生對知識的探求,如孔子所言由“知(了解)之”,到“好(愛好)之”,甚至“樂(享受)之”。 以至他領導的課題小組成為全國課改實驗區典型,並獲得新課改集體成果一等獎。 劉校長不但是教學方面的專家,更是管理上的行家。他擁有遼寧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研究生學歷。完備系統的理論基礎,多年校級崗位的經驗,再加上全國高中骨幹校長班、教育部重點高中校長培訓班的學習,已經把他鍛造成一名學者型、專家型、開拓型的校長。他信奉用科學理念構建和諧領導班子,引領學校;用創新動力凝聚精良團隊,發展學校;用人格魅力樹立師德表率,影響學校。 在大連24中,36中,20高中任職期間,都充分地顯示了一個卓越領導者的智慧與魄力,他的大手筆使這幾所學校整體實力迅速提升,深得廣大師生及社會各界的信任讚許。尤其在36中短短兩年里,辦學有思路,管理重實效,使36中由原來的薄弱學校晉升到市重點高中行列。在20高中劉校長知難而進,銳意改革, 使20高中成為一個有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團隊,穩立教育潮頭。可謂功勳卓著。 在德育教育中,劉校長創建了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為核心的“三自德育”管理模式,尊重學生個性,完善學生人格,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學習、教育的幸福。經《中國教育報》等多家國家級媒體宣傳報導,在教育界引起強烈反響。 到任伊始,劉校長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我校工作之中,指揮布陣,有條不紊;教育教學,駕輕就熟。他熱情地鼓勵全體師生:有能力才能有魅力,有實力才能有尊嚴,有眼界才能有境界。在新的起點上,放飛理想,創造一流。劉校長是一位非常求實的校長,講求人盡其才;他會盡其全力給每一位教師和學生以發展、創造的機會,他相信每一個人都會發光,尤其是育明人!劉校長的到來,已經給即將十歲的育明高中帶來了新氣象,育明高中也即將跨入一個新的里程。 《論語》中有句話“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既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信條,也是劉校長在校長崗位上奮鬥多年而日益靠近的境界,我們知道“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今天育明高中有劉校長這樣一位思想富於輻射力,道德富於感召力,威信富於穿透力的校長,我們有理由相信: 這樣的一位好校長,這樣一所好學校,就是一個學生乃至一代人卓越而美好的未來!
《大連日報》介紹劉春普校長先進事跡
2007年,二十高中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高考成績在鞏固2006年成果的基礎上創造了近年來的最好水平,學校也被評為遼寧省和大連市教科文衛體系統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二十高中取得的成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為此,大連日報記者於洪全專程對劉春普校長進行了採訪,並以“讓學生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為題,對劉校長的先進事跡作了長篇報導,發表在12月24日的《大連日報》上。原文如下。
“讓學生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記遼寧省先進教育工作者、大連二十高中校長劉春普
近年來,大連二十高中以取得的多項教育教學成果令人刮目相看:創新了高中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新模式;多項課程改革成果在全省乃至東北、全國達到領先水平;一批教師的公開課、錄像課以及課件在國家、省、市獲得一等獎;連續幾年高考成績取得佳績;學校的中招錄取新生的分數線也是大幅度提升,構建了二十高中和諧的校園,高質量的、特色的辦學,得到學生家長的好評和上級教育部門的肯定。然而,取得的這一切成績,老師們都說,這浸透著校長劉春普的智慧、辛勤和心血;浸透著校長劉春普對教育事業的一片忠誠;浸透著校長劉春普對學生的愛,對家長的愛和教師的愛,好校長劉春普造就了一所好學校。
帶出了一個敢於負責的好班子
2002年,在二十高中處於低谷的時候,市教育局選派了劉春普為校長的3位40剛出頭的校級領導。有著全國優秀教師、市勞動模範稱號,曾經任過大連二十四中副校長、三十六中校長的劉春普一班人的到來,使二十高中人充滿了希望。
一所好學校離不開一個好校長,也離不開一個好的領導班子。劉春普上任伊始,就牢牢抓住打造創新、高效、和諧領導班子這個根本問題。學校採取了競聘、述職和考核的辦法,不拘一格選拔精兵強將,成為二十高中的領軍人物。劉春普帶領一班人確立了“創一流環境,建一流隊伍、出一流人才”的辦學目標,“以人為本,追求卓越,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以育人為根本,以管理求效益,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發展”的辦學思路,使一班人有了共同的奮鬥目標、共同的前進方向,共同的理想追求。
2003年,劉春普把學校申報省示範校,作為二十高中重塑形象、創立品牌的一個重要契機,進而創建學校高水平、高質量、高標準、高品位的發展平台。在申報過程中,二十高中實打實地加強了學校管理、教學、德育和教研等各項制度的完善,特別是校園文化的建設。劉春普說:“辦好一所學校特別是辦成一所名校,歸根到底是要進行學校的文化建設和積澱。學校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須加強文化建設,以特色文化立校。一所成功的學校必定有其內在的精神積累和成功的管理理念,這是一所學校長期形成的無形資產和寶貴財富,是維繫、規範、凝聚全體教職工的精神紐帶。”
經過劉春普校長一班人的科學籌劃,全體教工的努力拚搏,二十高中不僅成功申報遼寧省示範校,而且在遼寧省的50多所申報學校中名列前茅。省專家驗收組對二十高中的工作、對校長劉春普個人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讚劉春普是一位有能力、有魄力、有作為、學者型、專家型校長。由於出色的辦學成績,劉春普在省高中校長工作會議上,應邀作了《走內涵發展之路,再創二十高中輝煌》的經驗專題報告,得到專家和校長們的廣泛讚譽。
帶出了一支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
“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教藝精湛、充滿愛心、甘於奉獻、特別能戰鬥的教師隊伍,這是提升二十高中教育教學品質的關鍵。”劉春普說。
為打造高素質的教師團隊,劉春普為教師做出表率。在他看來,校長不僅要有著智慧的頭腦,寬闊的胸懷,紮實的作風,而且要有人格的魅力。作為校長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質去影響師生、感染師生;要有博愛的品質。只有這樣,校長的思想才會有輻射力,道德才會有感召力,威信才會有穿透力。劉春普敢於批評和自我批評,勇於承擔責任。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能開誠布公地、及時地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使許多棘手的問題得到迅速而有效地解決。一切以學校工作為重,不徇私情,不搞小圈子,把學校工作變成“陽光工程”,選人用人、職稱評定、教學獎勵、評選先進,都做到了公開、公正、公平。虛心聽取教職工的建議,尤其是傾聽來自教師的不同聲音,理性地接受不同意見甚至是批評性評論。在二十高中這個大家庭里,領導關心著、引領著、鼓勵著教師;教師尊重著、愛護著、信任著領導。領導和教師就是這樣互相信任著、互相溫暖著、互相激勵著,攜手前行。
劉春普為青年教師的培養,更是傾注了心血。他提出實施“3510工程”,即3年勝任,5年優良,10年成名。學校通過開展“重師德、強師能、展師風”活動,建立了教學和班主任獎勵制度,進一步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校還引進了29名全國、省、市優秀教師,使二十高中的師資進一步最佳化,達到了全市一流水平。
如今,二十高中已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教藝精湛、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湧現了楊玉傑、崔媛晶、林莉一大批省市先進模範教師。有的教師在婚禮的第二天就站到了教室的講台上;有的教師為了全力以赴投身班主任工作,把沒有斷奶的孩子撂給鄉下的母親照看;有的教師為了解決學生住宿中的問題,連續數日住在宿舍;有的教師當住宿學生生病的時候,連夜把學生送到醫院,等到為學生看完病,天已經大亮了;有的教師為了不耽誤教學工作,硬是把自己需要動手術的時間拖到了假期;有的教師長期資助家庭貧困的學生,學生親切地稱她為“媽媽”。二十高中教師以高尚的師德深得學生和家長的敬佩和愛戴。
帶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品牌學校
劉春普創造性地實施了“三自教育”的德育目標管理模式。學校針對寄宿制學生的特點,創建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的“三自德育”目標管理模式。對學校三個年級提出了不同層次的“三自德育”目標要求。學生不僅是學校的被管理者,也是學校工作的參與者和管理者。這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主人翁意識,學生的精神風貌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讚譽。《中國教育報》作了專題報導,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並被《人民網》、大型文獻《國魂》等多家媒體轉載。
創造性地實施“探究式課堂教學”。“探究式課堂教學”的核心內涵是:激趣引題,自學探究;解疑導撥,合作研究;明理強化,實踐探究;激勵評價、引深探究。這一教學模式更加重視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意識、研究性意識、過程意識。這是對傳統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一次全新的革命。它不僅有效地打破了傳統教學對學生學習的束縛,也嚴格遵循了現代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體現了當代中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學習宗旨,給學生創造了一個更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變被動地接受知識為主動地獲取知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質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學校的體育課改教學還在東北三省體育教學新課改現場會上作了經驗介紹。二十高中的新課改,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全國的前列,各學科都形成學科教學特色。
創造性地實施全面加特長的個性培養模式。學校在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為尖子學生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學生可根據個人志向、興趣和需要選擇實驗和競賽小組,以拓寬學生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創造性地教育教學,使二十高中育人收穫了累累碩果。2006年至2007年高考,學校實現了“低進高出”的歷史性跨越,創造出了在社會許多人看來根本不可能的教育奇蹟。在2006年高考中,總計有16人超過了600分,有3名學生考取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難以想像,這些優秀學生當年初升高成績是在全市3000名左右的學生,讓人頗多感慨。還有一大批學生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南京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吉林大學等全國重點大學。2007年不僅有考入清華大學等一大批名牌大學的學子,而且還取得高考600分以上的學生數,考入名牌大學數,一本、二本的升學率、文理科高考最高分四創歷史的最好成績,這讓二十高中人倍感振奮。劉春普提出的5年培養出清華、北大學生的目標提前實現了。
劉春普也獲得了多項榮譽。他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市首屆化學教師基本功大賽優秀輔導教師、市勞動模範、市管理先進工作者、市十大傑出青年,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評為百位德育科研專家獎、德育科研先進實驗教師,還被聘為中國化學會會員、中國教育發展研究員、中國西部地區教育顧問等。今年9月,被授予遼寧省先進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
“大連二十高中是每一個孩子幸福人生啟航的港灣,要達到的最高目標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學習,都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每一個教師都能夠快樂的教書育人,成為名師。這是我所追求的。”劉春普說。
此稿來源:2007-12-24《大連日報》
我們該怎樣打造名校
來源:中國校長網 作者:大連育明高中校長 劉春普 日期:2007年8月7日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那是因為一個好校長,能夠改變學校、發展學校、使弱校變為強校,並造就名校,辦出和諧教育。
做一個好校長,不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寬廣的胸懷,最難的是要擁有大局觀,能夠根據學校自身的情況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抓住學校發展的主要矛盾,準確做出判斷,規劃學校發展目標,引領師生共同前進。
校長是辦學方向的掌舵者,教育思想的貫徹者,學校管理的指揮者。從某種意義上說,一所學校在具備相應的辦學條件以後,校長便是決定的因素,而這個決定的因素主要是在校長成功治校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一所學校辦學層次的高低,從根本上說取決於校長的管理水平,學校的發展實際已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教育發展研究員”、“中國西部地區教育顧問”、全國優秀教師,市勞動模範、曾在2005年獲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百位德育科研專家”獎的大連二十高中校長劉春普,先後在幾所普通高中任校長期間,改變了學校的面貌,其發展、變化和所取得的驕人成績,讓學生家長滿意,同時,他的學校管理經驗也給了我們諸多思考和啟迪。本網特刊發二十高中校長劉春普關於如何打造名校的文章,給更多的校長提供借鑑和參考。
校長是管理者,但不僅僅在於如何去“管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高層次去“影響人”。校長的職責應定位在“引領”和“倡導”上,用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引領”教職工努力工作、用心工作、快樂工作;並“倡導”教職工科學工作、用腦工作、有效工作,從而打造智慧型的教師團隊,構建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那么,校長在治校中如何提高學校管理的層次呢?作為校長,應該積極地探索、實踐和追求。
要用先進的理念引領學校
辦好一所學校,校長必須要有先進的辦學思想。辦學思想是校長的教育理念、信仰、價值觀在學校工作中的體現,是校長的智慧和創造才能的展示。辦學理念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思維結構,是校長對教育的理性認識和理想追求。它決定著校長的教育行為、學校的辦學方向。換句話說,有什麼樣的辦學理念,就會有什麼樣的學校。鮮明、科學的教育理念是學校基於文化品位和人才培養特色的凝聚,是新時期學校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定位的選擇,是引領學校持續發展的指南。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因此說,能否有自己的辦學思想和辦學主張,是一個校長成熟與否的重要標誌。缺乏理論指導的學校管理,其教育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是盲目的實踐,嚴重一點說也可能是危險的實踐。從這個意義上講,校長職務不僅僅是行政職位,更是一種學術地位。校長應有一種學者風範,要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貫穿於日常的管理活動中,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去影響、帶動教師,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轉化為教師的行動。
要致力於學校的制度建設
管理是一門了不起的藝術,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讓每一個被管理者都感到自己的需要。用法紀規範學校,首先校長必須熟悉掌握國家有關法律規範,特別是教育的法律法規,明確國家法律法規對學校方方面面的要求。校長是學校的法人代表,是學校的第一責任人,對辦學負有法律責任。同時辦學是法律賦予校長的職責,由此可見,校長行使辦學權力時應具有強烈的法制觀念,必須依法辦學,依法治教,用法紀規範學校的辦學行為;科學、規範的制度是校長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證。因此,校長治校的首要任務是要致力於健全和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在制定製度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注意發揮教代會的作用,使制度“合法化”,這樣才能被廣大教職工所認同並自覺遵守,這也是一個校長高超領導藝術的職責。對一所學校來說,除有了一套好的章制外,還需要狠抓章制的落實。可以說,一切制度、規定,如果沒有檢查和督促,沒有良好的運行機制,沒有過硬的措施作保證,章制都將變成一紙空文。制度建設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校長及學校辦學思想的外化。哈佛大學榮譽校長陸登庭說得好:“哈佛的成功主要是形成了一種明確的辦學理念,一套系統的制度和機制,所以現在即使沒有校長,哈佛一樣可以正常運轉”。由此可見,制度、機制在學校管理運行中的功能、作用和重要性。
要形成特有的管理風範
辦好一所學校特別是辦成一所名校,歸根到底是要進行學校的文化建設和積澱。學校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須加強文化建設,以特色文化立校。我認為,學校之間的真正差距,並不是物質上的差距,而是學校文化之間的差距。一所成功的學校必定有其內在的精神積累和成功的管理理念,這是一所學校長期形成的無形資產和寶貴財富,是維繫、規範、凝聚全體教職工的精神紐帶。因此,校長要注重辦學經驗的積累和校園文化精神的積澱,並且加以揚棄、總結提煉,使其上升為理論,不斷探索適合學校實際和發展需求的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和管理風範。從本質上說,學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的引領。
在管理過程中,校長要做到,決策講究民主化,執行講究規範化,評價講究多元化。當好一名校長,首先必須是一名戰略家,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分得清事務的主和次、本和末、源和流、重和輕、急和緩、善於抓根本、抓大事,這樣才能高屋建瓴,提綱挈領,繁而不亂,眾而不惑,統之有宗,會之有元,把學校事業推向前進。簡單地說,管理就是讓合適的人做適當的事,在適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讓有效的資源做有效的事。校長是管理者的管理者,學會“分化”,讓不同層次的管理者“忙”起來,讓自己在事務中“閒”下來;去不斷地思考學校的發展策略,進行學校管理創新,不斷提升教師的思想水平和校園文化水平。我認為,管理最少的又是高效的校長才是最好的校長。
要用創新動力發展學校
校長要帶頭開展教育科研,理性思考教育教學問題,不斷地創新教育。高考制度及新的課程改革向我們校長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教學如何變知識灌輸為能力培養?如何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既有比較寬厚、紮實的知識基礎,又形成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中學是開啟學生心智的重要階段,如何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讓他們得到自然健全的發展,為將來知識積累作準備,使學生不僅有輝煌的今天,更重要的是有一個輝煌的未來。“近渴”(高考問題)當然要解,遠水(未來發展)更要蓄。使學生有很強的可持續的發展,將來能立足於社會、發展於社會、貢獻於社會。我想這是每一位校長都必須思考的問題。思考的深淺決定著學校發展的水平和高度。勤勤懇懇工作、管理好學校是校長的責任,思考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發展,能夠贏得未來的競爭是校長的高層次責任,而且是更重要的責任。只有對這些問題有了清醒、正確的認識,素質教育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校長要帶頭開展教育科研,積極探索、研究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問題,站在理論的前沿去指導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這是提高學校管理層次的根本。
我們常說,學校是教育真正發生的地方,而教育的使命是每一個人(無例外地)發展自己的才能和潛力,教育是一項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質量的社會活動。學生的才能與潛力的發展不能單靠教師的一張嘴一支粉筆,它需要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遵循人的身心發展規律;教學的方法不是教師的隨意性動作,它需要針對課程目標,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教學的質量不是靠死記硬背、題海戰術,它需要有科學的傳授方法與適應學生的學習方法;學校的發展不是憑校長的個人意志和文化水平,它需要有科學的規劃,有文化的力量,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教學研究與教育科學研究。因此,校長要樹立科研興校的思想,用教育規律組織教育活動,大力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特別是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至關重要。校本就是立足於學校發展,研究學校、教師遇到的實實在在的問題。校長、教師應成為研究的主體,通過研究解決問題,促進發展;通過研究,規劃發展,提升學校品位。
要有明確的辦學目標
從教育的終極目標和人本的觀點看,我認為,教育應使人有質量地生活,教育是為了人的幸福。既然如此,那就必須重構學校的教育管理,努力使學校成為師生共同有質量生活的生態園,努力使學校成為師生能持續有質量生活的共同體。學生有質量的生活源於教師有質量的生活,一個不幸福的教師,不可能使學生幸福。教師的有質量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張揚教師的教育教學個性的過程。就辦學目標而言,學校管理不能僅僅停留在調動教師積極性的層面上,更不能僅僅滿足於學生的考分上。作為校長,在抓好常規管理的同時,應該考慮學校如何進一步發展,如何提高辦學的層次。用開闊的眼界和抱負,認真規劃學校未來的發展,把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作為辦學的根本目標;使學生在情感、道德、能力、體魄、精神諸方面全面發展。校長應善於提出學校各個時期的發展目標,並且把制定目標的過程變成動員、激勵全體師生不斷奮鬥、努力進取的過程,以堅定的信念、鍥而不捨的精神去實現自己的辦學追求。一流的校長既有識別機遇的敏感性,又有捕捉髮展機遇的膽識。
作為一校之長,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編織學生生長成才的搖籃,搭建教師發展的廣闊舞台,實現學生、教師、學校的同步發展。讓每一位學生揚起理想的風帆,讓每一位教師感受教育的甘甜,讓每一位家長分享豐收的喜悅,讓我們的學校成為發展的樂園,是我的教育目標和不懈的追求。
要用人格魅力影響學校
人格包含著三層意思:一是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徵的總和;二是個人的道德品質;三是人作為權利、義務主體的資格。我想作為校長要從某種意義上成為學校的象徵,“人格”至關重要。首先,作為校長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質去影響師生、感染師生;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要善於明辨是非、善惡、美醜;要有博愛的品質。只有這樣,校長的思想才會有輻射力,道德才會有感召力,威信才會有穿透力;學校才能形成一種弘揚正氣的主流意識,才能帶出良好的教風、學風,培養出良好的校風,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其次校長要有寬闊的胸懷、健康的心態,以及親和力和感召力。作為校長,面對著一個個生命體,如何把每個人的力量凝聚起來,校長就要善於集思廣益,虛心聽取教職工的建議與意見,善於傾聽師生員工的心聲,理性地接受不同意見甚至是批評性評論;要學會理解、寬容,善於為教師喝彩;要加強與教職工、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走出辦公室,走進教職工中,走進食堂,走進學生中,了解師生員工的學習、生活、工作情況,幫助他們排憂解難,用自己的言行拉近與師生的距離。再者,校長既要懂得維護自身的人格尊嚴,又要懂得維護教職工、學生的人格尊嚴,維護人格尊嚴的關鍵在於學會尊重,校長要學會尊重教職工、尊重學生。我們強調民主管理,強調教師與學生平等,核心的內容是人格的尊重。因為從權力上、能力上、知識上學校成員是不可能平等的,唯有人格(作為人的資格)才是平等的。校長的人格魅力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的魅力;你可以是一個盡善盡美的大好人,但是沒有思想,絕對不是一個好校長。一個好校長首先是一個教育家,其次才是一個管理者。
總而言之,管理中的“管”和“理”是辨證的,“管”是為了更好的“理”,“理”是“管”的基礎、前提和準繩。校長要管理好一所學校,提升學校的層次和品位,尤其是打造成名校,的確需要幾任領導的努力才有可能實現,辦出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中美教育的差異告訴我們什麼
大連日報 07-01-26
大連市中國小24名校長,於2006年12月1日前往美國,進行了為期20天的教育考察、交流和相關培訓。下面是大連重點高中校長劉春普撰寫了出訪考察體會。
“學多悟少”與“學少悟多”
我認為中國的基礎教育最根本的特點是以考試論英雄。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課程起點高、難度大、知識面窄。我們的孩子在學校里要做太多的作業,要考太多的試,要背太多的文章。孩子們幾乎沒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來滿足自己的愛好。而我們的老師們也基本上不會鼓勵和挖掘孩子們學習以外的各種潛能。反觀生活在美國的孩子就幸福得多了。他們基本上沒有家庭作業,14時放學後大多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即便是考試,老師也不會給學生排名次,學生們也從不在意誰考得好或不好。相反,如果某個孩子有某種特長,則會受到其它同學的羨慕和尊敬。我想,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老師普遍認為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特別是創造力遠遠比那些書本上枯燥乏味並與實際生活毫無關係的抽象理論重要得多。
說我們的基礎教育好的立論之一,就是中國的學生常在各種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拿金牌。但只要我們仔細想一想就會明白,我們的學生是花費了多少時間和精力才“打造”出結果來的,所謂的成績,也只是集中在學科的解題技巧上,而不是在實際運用和發明上。也就是說,我們的知識只是局限在做題,解題上,而非運用理性的思維和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上。試想,如果我們把孩子有限的時光都花在抽象的如同智力遊戲的題海上,那么,他們勇於參與實踐的時間和能力必將大受影響。
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美國明顯高於我國。美國的中學生已經能夠獨立去圖書館查文獻、找數據來完成一個正規的項目。他們的命題完全從興趣出發,極為廣泛,從反恐到世界和平,從環保到動物保護,應有盡有,而有些在我們看來是只有到大學畢業才能完成的論文。美國的老師總是激勵孩子們的自我表達能力、懷疑能力和辯論能力。孩子們從不認為世界上的標準答案只能有一個。這種從小培養起來的懷疑能力就是未來的創造力。這也正是美國之所以強大的基礎。我國的基礎教育所打的基礎是重知識“學多悟少”,縱觀美國的基礎教育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教育,“學少悟多”。中國的基礎教育重視紮實性,而美國教育重視多元性;中國的基礎教育注重縱向的深度,而美國的基礎教育則注重廣度;美國的基礎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和自立精神,中國的基礎教育注意培養學生嚴格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相應的,美國有寬鬆、自由的氛圍,能夠充分照顧每個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而中國基礎教育則沉悶得多了。
中國的學生是多學、多練、多記、多考,培養孩子吸收知識、學習行為和接受能力。美國的學生是多看、多問、多想、多乾,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能力、創造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以致用的實踐能力。從深層次思考,我認為,培養考生還是培養學生?是中美教育的根本區別,也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本質區別。培養考生是把有問題的教得沒問題;培養學生是把沒有問題的教得有問題。
培養創新與打好基礎
美國沒有全國性的課程標準,但各州、郡甚至學區都可以自行編訂課程標準。從總體上看,美國的課程設定相當靈活,主要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大類。必修課所占的學分較多,內容廣但不深,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及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選修課種類繁多,多達上百種,主要是依據學生升學、就業和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而定,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的去選擇,取得規定的學分即可。
比較我們現行的課程設定和教材體系,我們的情況與美國恰恰相反。大一統的要求,千篇一律準則,靈活與個性不夠。目前我們施行的課程方案中,必修課的地位相當突出,教學時數多,知識要求高,統一的課標,甚至是統一的教材。
我們的課堂教學相對美國來講,班級人數過多,課堂容量大、要求高,課堂氛圍比較嚴肅呆板。這樣雖然給學生打下了系統紮實的基礎,但同時也帶來了課堂不活躍,老師講得多,學生思考得少的弊端,典型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這是中國基礎教育課堂尤其是高中課堂的共性。而美國課堂班額小、氛圍自由、寬鬆,上課期間學生可以隨意走動,自由辯論,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典型的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
由此可見,中美在教育觀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中國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種模式教育;而美國則側重於強調創新精神,強調個人主義,是一種精英式的教育。從本質上講,側重於創新還是側重於打基礎是美國基礎教育和中國基礎教育的根本區別。
中國與美國的基礎教育,不能簡單地說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要因人而異。在教學過程中,對於中國學生,應該讓他們多創新,對於美國學生,應該讓他們打好基礎,這樣互相彌補,是最恰當的,優勢的相互融合才是最優的。如今,美國的基礎教育的改革重點是在創新的基礎上彌補基礎。而我們的基礎教育傳統上過於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求同思維,而沒有充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所以我國的教育應該是在基礎的基礎上加大創新。
從教育看中國和日本的差距
打開日本教科書,國小一年級讀本:上面盡述日本是一個領土狹小,物產匱乏,人口眾多而地質災難頻繁的國家。翻開下一頁,中國是我們的鄰國,土地資源遼闊、物產豐富,氣候適意。什麼意思?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吧。中國的國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日本的國土面積是37.8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中國國土面積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從版圖和人口數量而言,中國的確是大中國,日本的確是小日本。日本就是因為自己是蕞爾小國,正是因為他們的國家並不適合人口居住,日本覬覦中國這塊肥肉已是歷史悠久了。
在日本的冬天,雖然屋裡溫暖如春,但戶外的冰天雪地里孩子們卻是穿著薄薄的毛衫和單褲在外面跑步、玩耍。日本的家居飲食十分簡單,即使你是財閥家的公子千金,也不會讓你從小有與眾不同的奢華心理。這些以致於我們中國人到日本以後總是餓肚子,但是日本的孩子是很健康的,他們在寒風與清貧中學到了堅韌、頑強、他們身體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鍛鍊,他們的心智得到了堅毅和剛強的錘鍊。孩子在遊戲中、共同相處中有摩擦的時候,日本的家長總是先讓自己的孩子反省自己的問題,他們的民族精神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團結。
再來看一看我們中國的父母,再寒冬未到的時候給孩子就穿上厚厚的冬裝,家裡好吃的東西儘量給孩子,孩子想要什麼給孩子什麼,以致於每年換季的時候兒童醫院人滿為患,孩子爭執摩擦的時候,我們的家長總是尋找幼稚園老師或者對方的家長去提孩子出面解決。驕嬌之氣在我們中國孩子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日本小孩子的玩具很少用買的,基本上都是媽媽爸爸做給孩子的,而日本不少單親家庭的孩子,為了和大家一樣,在沒有父母為他們製作玩具的時候,就自己動手製作,在遊戲中,沒有人去笑話你玩具材料的好壞,但誰的玩具因為製作的質量原因壞掉的話,是當做一種恥辱的。而這種恥辱對一個孩子的心裡承受能力的磨練和動手能力的操練,對今後的生活是一筆多大的財富呀。
我這樣說並不是在全盤否定我們的教育方式,只是日本的教育似乎更為孩子的將來和國家的將來負責。素質教育在我們國家已經高喊了很多年了,真正去面對的素質教育的有多少家長,試問在我們今天的西安,今天的中國有哪一個家長會把自己孩子的棉衣脫掉放在雪地中鍛鍊?有哪一個家長會讓孩子把吃清淡的飯菜只吃個七成飽,有哪以為家長會在繁忙的工作中為孩子親手製作一件玩具?
我們都熱愛和平,但是萬一將來有了戰爭,有著頑強毅力和團結精神的民族和我們的獨生子女方陣們誰的優勢會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