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斌

劉昌斌, 男,土家族,重慶市酉陽人 ,1970年2月生,1990年12月參軍入伍,現服役於武警西藏總隊,自1990年入伍以來,曾在全國10多家刊物發表散文、詩歌等100餘篇。有《雪域阿里》、《雪域橄欖》等詩刊。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楊年華 《詩歌走出生命禁區 衛士情系邊防雪域》

阿里有純淨如洗藍天,白雲映襯著空曠寂靜祥和的原野,滿眼望不到邊際的高峻肅穆的山川雪峰,世界上最雄偉的喜瑪拉雅,喀喇崑崙,岡底斯山以及唐古拉山脈把阿里托起到離太陽最近的高度。其中,被藏地苯教、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共尊為“聖靈之所在”、“世界中心”的岡底斯山主峰——神山(崗仁布欽)直衝雲霄,屹立在阿里的中心,同源於其的馬泉河、獅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在漫長的河谷中發育成雅魯藏布江、恆河、印度河、薩特累季河,形成一種超凡脫俗的極地風韻,似仙境聖地。

阿里有幽深浩淼的湖泊,被唐玄藏譽稱為“西天瑤池”的聖湖(瑪旁雍錯)、國際班公湖,波光鱗鱗、湖光四射,猶如平躺在群山之中的明鏡,似碧綠般翡翠天然生輝;被稱為“世界奇蹟”的扎達土林群,延綿起伏,千姿百態,莽莽蒼蒼,巍然壯闊雄渾,炫耀著極度的自然美;“阿里三圍”美麗動人的故事,經久不衰。

阿里是藏民族文明歷史的先河,孕育了象雄文明,古格文明更是輝煌於世。已發現的三趾馬,熱帶彼型化石,普蘭巨樹化石,日土縣夏達錯東北岸的舊石器,日土、革吉、改則縣的上百處岩畫點,絕美的古格、東噶·皮央壁畫等都注釋了阿里逝去的精彩遠古文明。眾多的古遺址遺蹟和星羅密布寺宇,奧妙無測,都給阿里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阿里——所有的一切都讓人盡情的感慨著世界屋脊之巔的震撼和誘惑!也給每一位創作者以靈感的母體,去盡情摘取心靈的超脫和永恆、眷戀與真愛、感悟與升華……

而就在這塊34.5萬平方公里的雪域高原上,卻擁有1116公里的邊境線,是祖國邊疆的西大門,日日夜夜都需要我們軍人來守衛。特別是其地廣人稀,大片大片的無人區,為生命的禁區,每平方公里只有0.24人,總人口僅8萬多人;其空氣稀薄,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的48%;氣候寒冷乾燥,年平均降雨量為69毫米,年平均氣溫0.2℃;交通不便,距拉薩一千餘公里,距新疆烏魯木齊近三千公里,是西藏乃至全國生活和工作、綜合條件最為艱苦的地區,所以,阿里軍人付出之多,犧牲東西更觸目驚心。

正因為生活環境條件之艱苦,就更需要精神食糧來滋潤我們每一位軍人的靈魂,安撫每一位軍屬的心,而作為文藝作品這道大餐,在軍隊就顯得尤其珍貴,可創作人員之少,作品之奇缺,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在阿里武警內衛支隊這樣的生活境況,這樣的極地軍營中,又在當今社會的文化背景之下,能出詩歌集,那可是非常難得的幸事。

我在阿里工作十餘載的印象中,在部隊里,特別是地方武警部隊中還沒出過詩集的作家,當然寫詩、發表過文學作品的軍人,那倒數不勝數,出詩集劉昌斌可算是獨領風騷了。有那么一天,當他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出版社出版的個人詩集《雪域阿里》鄭重其事地贈送給我,並把《雪域橄欖》詩集稿件拿來為之作序時,我真高興之極,什麼都沒想就欣然答應了下來。其實,在當時,我都還沒讀這本詩集呢,無意識的本能的就應承了此事,無外乎就是驚奇阿里又將很難得地添一本書,多一位詩人問世。

說起來,昌斌與我並不陌生,有緣相識得很早,只是由於種種因素,交流得相對少了些。記得1994年,我任阿里地區文廣局黨組成員,地區民眾藝術館館長時,昌斌任阿里武警支隊二中隊的排長,當時我們是軍民共建單位,每逢節假日都要開展相互慰問、座談會、聯歡等軍民共建魚水情活動,來往密切,但在我的印象中對昌斌卻不深,沒想到的是,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轉眼十多年逝去,這位不起眼的排長卻在部隊中茁壯成長,憑著自己不斷的執著追求,兢兢業業工作,以自己優異的成績,過硬的本領,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由一位窮苦農民的兒子長成了軍中的佼佼者,阿里武警支隊內衛支隊年輕的副支隊長。更讓我感到難以想像的是,在這期間,他還利用工作之餘廢寢忘食,持之以恆地搞詩歌文學創作,在國內各種報刊雜誌上發表百餘篇作品,成了小有名氣的軍中詩人。說句心裡話,阿里這片處女地,雖然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大美不言的人文奇觀,挖掘潛力之大,是無可厚非的,可由於特殊的地理,真真正正去發現、研究的人,還是廖如星辰,四處皆是空白。近幾年,已經有一些能人志士去經營了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比如出書、壁畫臨摹、岩畫拓片、電影電視劇的拍攝等等,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甚至更進一步引起了國外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但做得還遠遠不夠,需要更多部隊的地方的專家學者作家去不間斷的耕耘宣傳,說千道萬,地方也好部隊也罷,缺的就是作家的作品——精神食糧。以至,當我看到我們阿里自己作者出的作品時,不讓我熱血沸騰都不行。

昌斌的這本《雪域橄欖》軍旅詩集,分“橄欖的顏色”,主要抒發軍中的“綠”;“西藏的陽光”,刻畫的是西藏的山水風光、藏民族奇異的風土人情;“心靈的呼喚”,描述的是愛情、親情、家鄉情共三篇,都是自己心靈的真摯吐露。詩句樸質純真,自由奔放,流暢優美,動情感人,觸動人心,發人深省,體現了生活在世界屋脊之屋脊的軍人特有的情感心靈世界,當代邊防軍人棄小家顧大家,棄敬孝盡國忠,戎邊建邊的高尚英雄氣概,是艱苦環境中磨練出的最頑強意志的音符,是惡劣條件中創造出的最寶貴精神的珠璣,是無怨無悔、奉獻拼搏、神聖職責,升華成“愛”的結晶,就尤如一朵含苞開放的雪蓮花,馨香在萬里雪域羌塘……

很好,真的很好!我堅信昌斌的創作只是剛剛開始,將會碩果纍纍大放光彩于軍營的。

有感於《雪域橄欖》,觸動我心,便作以上文字為序。

《高原兵》

劉昌斌著

選擇一種顏色

是理想和信念

學子時的夢想

繁衍人生堅強的答案

去高原

到邊疆

用淚水和血汗

築起雪域屏障

選擇一種荒涼

是精神和力量

十八歲的青春

照亮不朽的里程

去哨所

到雪山

用鮮血和身軀

守衛祖國邊防

選擇一種淡泊

是堅韌和鏗鏘

高原衛士的吶喊

詮釋著忠誠與光榮的使命

一顆從容的心

一種永恆的精神

突破時空的脊樑

驅趕邪惡與黑暗

用熱血托起一輪

----金燦燦的太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