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鎮[吉林梨樹縣轄鎮]

林海鎮[吉林梨樹縣轄鎮]
林海鎮[吉林梨樹縣轄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林海鎮位於梨樹縣西北部, 東與榆樹台鎮相連,南與勝利鄉和四棵樹鄉接壤,西與遼 寧毗鄰,北接劉家館鎮,隔河與雙遼市相望。鎮政府駐三 門李家,距縣城31千米。 林海鎮被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鄉鎮簡介

林海鎮面積307.52平方千米。人口29257人。鎮政府駐三門裡家。

行政轄區

轄愛欣1個社區和大門丁、五家子、李家圍子、夏家窯、長豐、興開城、雙山、老奤、順山、綠海、王家局子、夏甸子、頭道槓、揣家窪子、靠山李15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1948年解放,成立三門李村政府,歸八區劉家館子轄。1956年設立靠山李家鄉,1958年屬劉家館子公社,1961年析置靠山公社。1981年因和伊通縣的靠山公社重名,更名為林海公社。1983年改林海鄉,1994年建鎮。1996年,面積291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鎮政府駐三門李家,轄綠海、五家子、大門丁家、長豐、李家圍子、夏窯、興開城、雙山、順山、五家局子、夏甸子、頭道崗、揣窪子、老奤、靠山李15個行政村和林苑1個居委會。2003年,面積307.52平方千米,人口29257人

林海,又名靠山,因靠山沒山,反見樹多,而得名。曾與劉家館、沈洋被並稱為“劉靠沈”、梨樹的“北大荒”。

自然資源

林海的土壤以風砂土和淡黑鈣土為主,其風砂土占40%,集中在西部,東部以淡黑鈣土為主,風砂土漏水漏肥,淡黑鈣土通透性差,土地產出效益較低。

農業發展

林海鎮[吉林梨樹縣轄鎮] 林海鎮[吉林梨樹縣轄鎮]

林海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多年來立足農業技術推廣這一中心工作,以試驗示範為基礎,大力推廣農業新技術,

在林海的農業發展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該站是梨樹縣農業系統的星級農業站之一,現有職工11名,

其中,高級職稱1名,中級技術人員4名,初級技術人員5名。

對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以試驗示範為基礎,採用先試驗,後示範的原則,試驗、示範、推廣三步走,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得到了廣大農民的認可。

一、抓實抓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1、科技培訓常抓不懈,提高農民素質

每年結合鎮中心工作,首先以聘請專家講課為主要方式,結合生產實際進行科技培訓。其次組織農業科技人員深入實際,到田間地頭搞調查研究,解決農民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通過精心組織,工作到位,在民眾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07年共印發科技宣傳材料10000餘份,進行大型培訓4次,現場觀摩會2次,培訓人數達1200人次,在9月份,鎮裡組織各村的科技示範戶160人對農業站的試驗示範園區進行了參觀,請種植能手現身說法介紹經驗,對指導農業生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物化服務一條龍,增加科技到田率

農業站真正作到了技物結合,產前、產中、產後一條龍服務。不論是新品種、新技術、新的栽培模式,都首先通過試驗示範,在獲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才能大面積推廣。為了加快一項新技術的推廣,農業站千方百計讓老百姓親眼看到實施效果,真正接受新技術。以種子包衣技術推廣為例,林海的砂壤土地下害蟲十分嚴重,保苗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農民一開始不認識種子包衣,農業站把包衣劑直接拌到種子上,不增加種子價格銷售給農民,結果農民當年就看到了甜頭,使包衣劑一下子達到了100%,杜絕了“白籽”下地,大大提高了保苗率。

農業站還在各農時季節提出各項技術建議,並深入到田間地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切實為政府當好參謀,為農民當好顧問。

3、完善村級服務網路

為了解決最後“科技推廣一公里”斷層問題,全面提升農技推廣工作水平,在縣農業總站的指導下,以農業站為中心,在全鎮15個村全面成立了村級農業科技服務站,並在民眾推薦和農業主觀部門審批的條件下,確定每社一名農業科技示範戶。做到管理規範化,學習制度化,活動經常化。其中比較典型的下窯村服務站電教設施比較完善;揣窪村服務站種子農藥的經營服務出具規模。通過示範戶的示範作用,使農民的科技意識不斷增強,進一步提升了科普宣傳影響力和覆蓋率。同時村服務站把省“12316新農村熱線”的“零公里信息”及時送到農戶,對指導農業生產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二、建立高標準的農業科技示範區

林海農業站多年來始終把試驗示範放在基礎位置,每項試驗責任到人,認真調查總結,自己掌握第一手材料,也為上級業務部門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

1、有的放矢,落實示範項目

2007年根據林海的區域栽培特點,以及新技術套用情況,把園區劃分成四塊,一個綜合園區,三個專項示範區。總面積10.5公頃。每個項目責任落實到人,認真組織實施。

綜合園區:面積2.5 公頃,在雙山一社李國棟家的承包田,設玉米品種試驗,3414肥料試驗,雜糧栽培效益示範;

花生專項區:面積1.0公頃,在綠海村三社劉建豐家承包田進行了花生高產綜合栽培技術示範;

地瓜專項區:面積3.0公頃,在大門丁村九社李樹青家承包田,地瓜高產高效栽培示範;

玉米寬窄行專項區:面積4.0公頃,在揣窪村一社劉忠家承包田,進行玉米不同品種寬窄行栽培示範。

2、綜合測評,提供理論依據

在綜合區進行的玉米品種比較試驗,確定了新丹育39、丹育86、郝育21、郝育8、先育335、鄭單958等6個主推品種,丹育36、佳爾2等十幾個苗頭品種為搭配品種。肥料試驗的結果確定了林海鎮的施肥原則是:必須重視有機肥料,以增磷為主,同時配合施用氮肥、鉀肥,並適當補充中微量元素。建議施肥比例為N、P2O5、K2O= 1:0.45:0.25。實物量為每公頃施二銨200公斤,尿素75公斤,硫酸鉀100公斤,追肥尿素350公斤。通過試驗,為推廣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同時根據林海風砂土適宜雜糧栽培的特點,進行了雜糧栽培效益示範,對適宜林海栽培的花生、雜豆、穀類、高粱、向日葵等幾類作物的23個品種進行了效益分析,結果表明,除紅小豆因特殊生育時期乾旱使效益略有下降外,其它雜糧作物都明顯較主栽作物玉米效益顯著。其中,林海栽培面積較大的花生最高效益比玉米增產239.4%,就是說效益是玉米的3倍。

根據綠海村花生栽培面積較大的特點,在綠海村進行了花生專項示範,科技示範戶劉建豐選用當地適宜栽培的中白沙,綜合套用了坐水播種、配方施肥、套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栽培技術,創出了公頃4410公斤的高產水平,在當地起到了很強的示範作用。

地瓜在林海具有特殊栽培優勢,其對土質的適應性和較好的口感,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為了更好地發展這一優勢產業,我們在大門丁村九社李樹青的承包田進行了地瓜高產高效栽培示範,同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階段性乾旱造成缺苗和生長不良的情況下,地瓜產量達到了公頃1.75萬公斤(正常產量在2.5—3. 5萬公斤),市場價格為2.0元/公斤,公頃收入3.5萬元,純收入3.0萬元,玉米平均公頃產量8000公斤,公頃純收入為6600元,地瓜的公頃純收入是玉米的4.5倍。同時地瓜的示範為打出“靠山地瓜”綠色品牌奠定了基礎。

揣窪村一社的科技示範戶劉忠,是玉米寬窄行的先行者。為了更好地起到示範帶動作用,2007年,在農業站的具體指導下,利用4公頃承包田進行了3個品種的寬窄行栽培對比試驗,通過與相鄰地塊、相同品種比較,比常規栽培平均增產12.77%。結果不但證明了寬窄行較常規栽培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同時也看出了不同品種的適應性,為這項技術的推廣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

3、適時展示 增強示範作用

項目區建設的目的就是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套用,農業站在9月16日,組織鎮村社幹部、農民技術員160多人召開了現場會,由技術人員和示範戶對示範園區的各試驗示範項目進行介紹和講解,並聽取農民對示範項目的體會和意見,通過和農民的溝通,增強了對新品種、新技術的認識。這種以現場會對示範園區的展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服務水平

林海農業站在不斷的發展中,始終不忘自身的建設,通過堅持不懈地實施考勤考績制度,堅持學習制度,使廣大職工增強集體觀念,增強服務意識。站內訂閱了大量的農業科技報刊雜誌,經常組織學習,並支持職工參加各類技術培訓,通過不斷學習新知識,提高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質,最終達到提高了農業站信譽,大大促進了農業技術的推廣,確立了農業站在農民心中的地位。

近年來,在科研工作中該站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共完成17項科研成果,其中,1996年“梨樹縣10萬畝風砂土綜合栽培技術”獲四平市科技效益年二等獎;同年,“林海鎮玉米豐產方”獲省政府推廣成果三等獎;1999年“增氮、減磷、加鉀、補微”平衡配套施肥技術項目獲四平市科技效益一等獎。推廣工作注重農業新技術和實用技術的推廣套用。在十幾項實用技術中,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種子包衣技術、壟溝深追肥技術、花生高產栽培技術都在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套用。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林海農業站1998年、1999年連續被省農委評為先進單位,1999年同時被國家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授予先進單位稱號;近幾年連年被縣農業局系統評為先進單位,站長程延河先後獲得國家、省、市、縣各級獎勵:其中,2002年榮獲國家“神內推廣獎”;同年獲得梨樹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縣科技局、縣科協、共青團聯合授予的“梨樹縣青年科技獎”;2005年被農業部評為先進個人。

昔日的“北大荒”,如今變成了“北糧倉”。林海農業站在林海鎮的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林海鎮農業站一如既往地致力於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致富,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己任,以服務農民為宗旨,開拓進取、求實創新,努力開創農業技術推廣的新局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