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璜

劉宗璜

劉宗璜(1915—1983),乳名瑞生,筆名劉依林、黃軻、丁秋野。祖籍福建福安溪潭磻溪村,後遷居縣城韓陽冠後巷(今為中興街)。是一位作家。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中遭衝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恢復政治名譽,出任縣政協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民國19年(1930)赴上海光華大學高中部學習。民國21年(1932)冬,加入“反帝同盟”。民國22年(1933)7月,在歐陽弼、聶紺弩的引導下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不久被推薦為大夏大學“左聯”小組負責人。9月,經陳幼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他領導“無產階級世界語者聯盟”的籌建工作。同年,參加馬子華發起成立的“軌跡社”,在“左聯”領導下出版《軌跡》雜誌。民國22年(1933)11月,因參加進步文化活動,劉宗璜和周而復、馬子華等一同被捕。民國23年(1934)11月出獄。民國24年2月、3月間,“文學新輯”發表宗璜的詩《灰色驢》。不久刊物被查封,他即返福安。先後在福安職業中學和湖山國小任教。 “七七事變”後,入福安“抗敵後援會”任秘書、宣傳工作團團長。民國33年,任福安“整理地糧協進會”秘書和縣臨時參議會議員、秘書。是年秋,以“三青團福安分團書記”為掩護,繼續從事革命活動。宗璜在《閩東日報》(閩東版)任總編輯期間聘請孟起、黃岑為編輯,支持黃森(中共福安縣委書記)創辦“新人書屋”、“南野文藝社”,以社長名義掩護地下黨開展革命文化活動。不久,“新人書屋”和“南野文藝社”先後被特務勒令封閉。

民國36年(1947)6月9日,宗璜在福州被捕,旋釋放。11月,再次被捕,關押一年。民國38年(1949)3月,其參議員一職亦被除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劉宗璜歷任福安縣財糧科長、電廠廠長、專署建設科幹部、地區醫藥站幹部。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中遭衝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恢復政治名譽,出任縣政協委員。1983年2月病逝,終年69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