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傷機理 投射物擊中機體後,對機體的致傷機理主要有:①直接侵徹作用。投射物依靠其動能擊穿組織並向前運動,在和組織接觸過程中釋放能量,由此直接擠壓、穿透、離斷或撕裂組織,形成原發傷道。②瞬時空腔作用。高速投射物在體內運動時,其部分能量以壓力波的形式釋放,使原發傷道急劇擴張,形成一個直徑遠大於投射物外徑的瞬時空腔,並使空腔作反覆脹縮運動,傷道周圍組織在極短的時間內受到劇烈擠壓、牽拉、快速位移和震盪,從而形成數毫米至1.2厘米寬的挫傷區,其外層為血循環障礙區,即震盪區。③壓力波作用。壓力波可造成局部組織損傷,並可通過介質傳播,間接引起遠隔部位的壓力增高及損傷,如在動物實驗中,當投射物擊中後肢時,主動脈弓和顱內可記錄到突然增高的壓力,引起血腦屏障滲漏、中樞和周圍神經細胞變性等。④體內繼發投射物效應。投射物擊穿骨組織後可產生許多碎骨片並向四周飛散,由此可引起繼發損傷。
致傷效應 研究投射物致傷後傷道局部和全身的各種變化。了解和掌握這些變化規律,對於彈傷的診斷和救治有直接指導意義。
殺傷標準 研製和使用武器彈藥時,需要有一個對人員的合理的殺傷標準。通常,各國多採用投射物的動能(mv?)作為量度標準,而量值則各不相同,如法國為49焦、蘇聯為98焦、德國和美國為78焦等。許多學者還提出了另外的殺傷標準,如除動能、比動能外,尚有動量mv和mv?等。
發展沿革 創傷彈道學是隨著武器、彈藥的發展和戰傷外科的進步而不斷發展起來的。早在16世紀時,已有大量關於滑膛槍彈及霰彈彈丸致傷的臨床報告。19世紀時,有人採用裝有濕麻布的鐵罐和生麵團作為模擬物,進行射擊試驗。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開始採用動物試驗及模擬介質來研究投射物在機體中能量的傳遞規律。1941年,美國學者A.N.布萊克等首次用高速攝影證實了瞬時空腔的存在,從而開始了較系統的現代創傷彈道學研究。60年代,由於高速輕武器彈藥的使用,使彈傷變得更為嚴重而複雜,給創傷彈道學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自1975年以來,已多次召開國際創傷彈道學會議,說明這一學科日益受到各國的重視,並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其研究動向是:①進一步探討投射物的致傷機理。②重視機體組織實際吸收能量的大小,強調不同組織由於特性不同,其損傷效應會有所不同。③注意投射物致傷後人體的全身反應和遠達效應。④探討更為合理的人員殺傷標準。⑤開展電子計算機模擬研究等。
相關詞條
-
終點彈道學
終點彈道學,是研究彈丸或戰鬥部在目標區域的運動規律、對目標的作用機理及威力效應的彈道學分支學科。
爆炸與衝擊波作用 聚能破甲作用 動能穿甲作用 應力波碎甲作用 簡史 -
彈道學
彈道學是研究各種彈丸或其他發射體從發射開始到終點的運動規律及伴隨發生的有關現象的學科。早期的彈道學僅局限於研究質心運動軌跡的力學範疇。隨著武器的進步、基...
彈道劃分 定義 由來 -
實用法醫彈道學
《實用法醫彈道學》是由任嘉誠,徐華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4年民眾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
實用創傷外科學
【概述】: 《實用創傷外科學》從實用角度出發,在闡述創傷外科學基本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套用於創傷外科臨床的新理念和新技術。主要內容包括創傷外科...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顱腦創傷學
《顱腦創傷學》是2004年11月1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只達石。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災難和事故的創傷救治
《災難和事故的創傷救治》是2005年8月1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正國。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實用創傷救治指導手冊
實用創傷救治指導手冊是一本實用型的創傷救治手冊,指導醫護人員對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中的傷員進行正確的救治,避免二次損傷,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實用創傷救治指...
作者簡介 編輯推薦 目錄 -
彈道學報
、中間彈道學、發射動力學、外彈道學、水下彈道學、終點彈道學、創傷彈道學...。 《彈道學報》主要刊登彈道學及相關學科領域內理論研究、實驗研究、套用研究論文,綜合評述和研究報導等。彈道學是研究飛行體從發射到產生終端效應...
-
王正國[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主任]
。1978年,國際上已召開了三屆創傷彈道學會議,也曾邀請中國參加,有關部門...很大刺激。創傷彈道學是研究投射物擊中人體後在體內的運動規律、致傷原理...,開展了創傷彈道學的系列實驗研究工作。1982年12月,王正國以英語考試...
人物生平 擔任職務 承擔重任 主要成果 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