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50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0~1956年在瀋陽中國醫科大學醫療系學習。
195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6~1962年任軍事醫學科學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63~1983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82~1983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問學者,教授會成員。
1984~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研究員。
1985~ 任博士研究生導師。
1994年被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首批院士。
1996年被聘為南斯拉夫軍事醫學科學院名譽教授。
1997年12月至2002年12月任重慶市科協一屆副主席。
1999年擔任國家重點基礎規劃項目(“973”項目)——“嚴重創傷早期全身性損害與組織修復的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
2000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主任。
2002年再次當選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主任。2002年12月起任重慶市科協二屆副主席。
擔任職務
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主任,
重慶市科協二屆副主席,
重慶市醫學會副會長,
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主任委員,總後衛生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委,第三軍醫大學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創傷雜誌》(中、英文版)總編輯。
曾先後被南斯拉夫軍事醫學科學院,國內第一、二、四軍醫大學,清華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山東大學醫學院,暨南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福建醫科大學,解放軍衛生裝備研究所,《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編輯部,《中華創傷骨科雜誌》編輯部等單位聘為名譽(客座/兼職)教授或高級學術顧問;
被天津市政府聘為特聘專家。
王正國於1994年被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部主任。
並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交通醫學研究所所長;
國際軍事醫學大會“Jules Voncken”獎評審;
國際《journal of Traffic Medicine》和《Crash Prevention&Injury Control》雜誌副主編;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之一;
中華醫學會理事;
總後勤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委;
重慶市科協副主席;
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交通傷學組組長;
《中華創傷雜誌(中、英文版)》和《現代健康人》雜誌總編輯;
《解放軍醫學雜誌》副主編。
先後被南斯拉夫軍事醫學科學院,第一、第二、第四軍醫大學,以及天津、山東、華西、白求恩等醫科大學聘為名譽教授或高級學術顧問,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承擔重任
1970年,組織上要王正國負責組織對衝擊傷的研究。衝擊波損傷是核武器損傷的重要傷類,平時的爆炸事故中衝擊傷也屢見不鮮。有人勸他不要接受這一任務,理由是:衝擊傷沒有什麼研究價值,因為“重傷治不了,輕傷不用治”。還有就是要改變研究方向,難度太大。王正國認為,如果能研究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定能降低危重衝擊傷病人的死亡率。而且,我們這么大的國家,這么大的軍隊,難道不需要一個衝擊傷研究單位嗎?他接受了上級交給的任務,多次到核試驗場、化爆試驗場及事故現場進行動物實驗和現場調查,取得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對衝擊傷的預防、診斷、治療的措施,出版了專著《衝擊傷》。受到國內外專家的好評和重視。1978年,國際上已召開了三屆創傷彈道學會議,也曾邀請中國參加,有關部門的回答是:中國沒有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故不參加會議。王正國聽到這一訊息後,受到很大刺激。創傷彈道學是研究投射物擊中人體後在體內的運動規律、致傷原理的一門科學,是指導火器傷救治的理論基礎,也是野戰外科學的一個重要內容。然而,我國從事野戰外科學研究的人,確實尚未做這方面的研究。為了軍事醫學建設的需要,王正國在輕武器所馬玉媛教授和本所劉蔭秋教授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從零開始,開展了創傷彈道學的系列實驗研究工作。
1982年12月,王正國以英語考試川東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出國考試,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進行客座研究。在一年的時間裡,王正國夜以繼日地在實驗室工作,他的勤奮和才氣,贏得了美國同行的欽佩,伴隨著課題研究的重大進展,這位中國講師被破格任命為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教授會成員。1983年,王正國謝絕了美國一些科研單位的挽留,按期回國。這一年,他從講師破格提升為研究員。
1988年,第六屆國際創傷彈道學會議在重慶市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召開,王正國任大會秘書長。中國代表提交論文一百餘篇,占與會論文的70%。國外學者一致讚揚中國同行所做的工作,在短短十年中,中國的創傷彈道研究從一片空白髮展到與會代表公認的與美國、瑞典並列三強之一。
20世紀80年代末期,王正國率領學生孫立英、劉寶松博士等率先組建了國內第一家大型的交通傷(撞擊傷)實驗室,並進行了動物模型、量效關係、致傷機制方面的研究。同時,王正國還在《創傷雜誌》上撰寫述評,呼籲加強交通事故傷的研究工作。組織召開了兩屆全國交通事故傷學術會議,在中華創傷學會下組建了交通傷學組(對外交流稱為交通醫學學會)。他還先後五次出席了國際交通醫學會議,介紹了中國交通傷研究的成果。國際交通醫學理事會一致通過,第16屆國際交通醫學會在重慶召開,並委任王正國為大會主席,此外,還約請王正國擔任《國際交通醫學》雜誌的副主編。1997年他主編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約150萬字的專著《交通醫學》。
主要成果
衝擊傷是核爆炸或化學爆炸情況下最主要的傷類之一,也是平時意外事故,如煤礦、炸藥爆炸時常見的一種損傷,但由於其研究和救治的難度很大,過去國內很少有人問津。1970年起,王正國開始了衝擊傷的研究,先後10餘次赴核試驗場、化爆試驗場及意外事故現場,對衝擊傷進行調查和動物實驗,收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總結並撰寫了《核爆炸衝擊傷》等有關資料,為衝擊傷研究奠定了基礎。20世紀80年代初,在中國科學院力學所的協助下,共同研製出國內唯一、國際領先的系列生物激波管,首次解決了國內在實驗室內開展衝擊傷研究的難題,從而使衝擊傷的實驗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該套設備在以下兩方面的創新居國際領先水平:
①能同時模擬爆炸波的正壓和負壓,因此能較真實地模擬核爆炸和炸藥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且波形光滑、整齊;王正國與劉蔭秋教授一起,首次發現了高速武器致傷時傷道周圍肌原纖維Z線呈階梯分布,提出了“早期清創難以將壞死組織全部切除”的新觀點,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他還在國內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交通事故傷資料庫;主持建立了國際領先的大型撞擊傷試驗室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②可分別模擬高原、高空或水下爆炸波,也可模擬爆炸性減壓。因此,可廣泛用於各種條件下的衝擊傷研究,該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通過對衝擊波殺傷效應、量效關係、安全標準及其防護等方面的系統研究,在國際上首次較系統地闡明了衝擊波的致傷機制。率先提出一整套衝擊傷的防、診、治原則,尤其是利用灌注、鑄型冷凍蝕刻、形態立體測量、分子生物學等多種技術,對肺衝擊傷進行了創新性研究,提出了肺衝擊傷新的病理分類方法,打破了傳統的保守輸液法,創造性地總結出了“足量補液加監測”的治療原則,使肺衝擊傷的臨床治療取得了重大進展,該系列成果獲兩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撰寫了國際上第一部《衝擊傷》專著,有關理論被美國軍事醫學教科書引用。
重要課題
2000年,王正國牽頭組織申報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嚴重創傷早期全身性損害及組織修復的基礎研究》,正式列入國家“973”重點課題,獲科研經費3000萬元。
王正國同志是我國衝擊傷、創傷彈道學、交通醫學研究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著名的創傷醫學和野戰外科專家,
榮譽獎項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15項,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00餘篇,編著、主編專著20餘部,參編10餘部。先後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
1999年3月17日,經江澤民主席親自簽發,中央軍委通令給王正國同志記一等功1次。
1996年獲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
1997年獲香港何梁何利基金醫學科學技術獎,
1998年獲美國“Michael DeBakey國際軍醫獎”(成為該獎設立以來至今獲此殊榮的唯一亞洲人),獲重慶市首屆爭光貢獻獎,
1999年獲陳嘉庚醫學科學獎和國際交通醫學重大貢獻獎,
2002年獲第四屆中國光華工程科技獎。
王正國同志2001年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1983年以來,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40名,博士後7名。
論文
王正國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作軍事醫學研究工作,從事燒傷和放射複合傷的研究。剛開始,王正國對做這些課題並不很積極,而是希望做一名外科醫生。後來他看到像蔡翹、周延沖等國際知名的科學家為了我國軍事醫學的發展,甘願隱姓埋名,默默耕耘,無私奉獻這種高尚情操對王正國的教育很大,使他認識到只有將個人的奮鬥與國家和人民的需要結合在一起,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從此以後幾十年,凡是國家需要的任何研究課題,王正國都積極努力去完成,並不斷取得一些新的成就。
經過三年的努力,在高速投射物致傷效應、瞬時空腔效應的高速攝影、傷道病理形態學和生物化學、致傷機制、壞死組織判定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性的研究。他們三人共同主編了專著《創傷彈道學》,成為我國創傷彈道學研究的奠基人。1981年,王正國作為中國唯一的代表參加了在瑞典哥德堡召開的第四屆國際創傷彈道學會議,並破例在未事先安排的情況下,在大會上報告了兩篇論文,介紹了他在傷道形態學上的新發現——肌原纖維Z線出現特徵性的階梯分布,受到與會者的重視與好評。王正國和其他作者的兩篇論文一起被收入論文集。這次會議之後,全國多家單位開展了相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