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灸學芒針療法

、進針:進針時要避免疼痛,儘量達到無痛進針。 、出針:在針刺施術完畢後,應把針退出。 、輔助手法:所謂芒針的輔助手法,是在針刺到一定深度時,為達到應有針感而採用的輔助手法。

刺灸學芒針療法

針具治療特點針刺方法適應範圍注意事項

芒針是一種特製的長針,用較細而富有彈性的不鏽鋼絲製成,因形狀細長發麥芒,故稱為芒針。
芒針是由古代九針之一的“長針”發展而來。常用芒針的長度為寸,也有長度在一尺以上的。芒針操作手法較為複雜,套用前必須練習基本功,掌握人體穴位深部解剖知識。同時,必須嚴格注意手法操作,做到膽大心細,切勿輕率疏忽。

芒針的結構可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針尖(針芒):針的前端鋒銳部分,應圓利,不宜太銳。
針身:針尖和針柄之間。芒針的長短、粗細的不同規格,主要指針身而言。針身應圓滑、粗細均勻。
針根:針身與針柄交界的地方。此處要牢固、以防脫落。
針柄:在針身之後,一般用銅絲或銀絲繞成,呈圓筒狀。
臨床套用時,一般以寸、寸、寸長和號、號粗細的芒針用途較多,寸以上的芒針,一般臨床套用較少。

治療特點

本療法有疏通經絡、調節人體髒俯功能的作用。如芒針針刺鳩尾、巨闕穴位、可以調節上焦和全身的功能,治頭部,神志方面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針刺中脘則調節中焦與全身的功能,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針刺水分、陰交等穴可以治療下焦疾病。芒針的異常輕巧,利用鋼絲的彈性,緩緩按壓,以達到進針時最大限度的減輕疼痛或無痛。使良好的感應隨著針體移動,有的放矢的達到有關部位。如對氣海穴施用不同刺法和手法,可使感應上行或下行;對秩邊穴用不同手法,變換針刺方向、深度,可使感應向下肢擴散、向肛門及會陰、尿道放散,也可向少腹部放散。
芒針治療時,選穴要“少而精”,一般只須選用個主要穴位即可,如坐骨神經痛取環跳,腰痛取帶脈等。

針刺方法

芒針的各種刺法及補瀉手法,都是由針刺基本手法演變而來。主要可分為五種。
、進針:進針時要避免疼痛,儘量達到無痛進針。臨床施術時,一方面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消除對針刺治療的恐懼心理,另一方面,要注意針具是否合格,指力是否有力和運用的適當。進針時先取好穴位,局部皮膚消毒後,刺手執針,使針尖牴觸穴位,然後押手配合,利用指力和腕力,壓捻結合,迅速刺過表皮。穿皮時手法動作要敏捷,以減輕病人痛感。捻轉宜輕巧,幅度不宜過大。最好在度度之間為宜。
、出針:在針刺施術完畢後,應把針退出。方法是緩緩退向皮膚表面,再輕輕抽出,以免出血或疼痛。如出針後發生血液從針孔迅速溢出或噴射者,為針尖刺破小動脈所致,此時不論補法或瀉法,均應以乾棉球立即按壓出血處,靜止片刻,直到血液停止溢出為止。
、捻轉:當進針達到一定深度後,可以施行捻轉手法。在針體進出過程中,始終使針處於捻轉之下的轉動狀態。在捻轉時務必輕捻緩進,左右交替;以拇指對食、中兩指的前後捻轉為主,不能只向單一方向捻轉。如果不是這樣,針身易纏繞肌肉纖維,增加患者疼痛。捻轉還有另一種含意,就是在刺入一定深度後,捻轉的動作按一定的規律結合輕重、快慢的不同要求,可以起到一定的補瀉作用。
、輔助手法:所謂芒針的輔助手法,是在針刺到一定深度時,為達到應有針感而採用的輔助手法。這主要靠押手的動作,以及刺手的靈巧配合。方法時押手食指輕輕向下循按針身,如雀啄之狀;同時,刺手略呈放射狀變換針刺方向,以擴大針感。
、變換針刺方向刺法:比如刺太陽穴,直刺僅能刺入一寸許,為了深刺以治療疾病,則在刺入寸深時變為斜刺,這時就要靠押手的準確動作來改變針刺的角度與方向,以達到針刺目的。這種刺法要根據穴位的不同解剖特點,回響地改變押手所掌握的針刺角度,以使針尖沿著變換的方向,順利深入。如天突穴,面部透穴等均應採用變向刺法。
針刺穴位的順序是自上而下,若一個患者須採用三種體位時,先針背部,再針側部,後針腹部。即先請患者俯臥,再側臥,最後取仰臥位。有人治療小兒麻痹症、腦炎後遺症等沿背部督脈經自下而上進行皮下透刺。第一針由長強穴透至命門穴;第二針由命門穴透至至陽穴;第三針由至陽穴透至大椎穴。
對初診懼針的患者,可先針刺其不易看到的穴位,如腰部或臀部的穴位,以避免患者緊張。此外,在特殊情況下,應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周密考慮,然後再決定如何操作。總之,以減輕患者痛苦,免除其緊張,而又便於施術操作為主。
醫者的態度在芒針針刺操作中更為重要,施術過程中,務必十分專心,審慎從事,持針必須運用好指力。在操作過程中要集中精力,注意針刺手法是否恰當,針刺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使患者能和醫生合作,配合治療。醫者必須認真負責,膽大心細,注意力要集中在手法操作上。同時要及時注意在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以防止暈針和其他事故。

適應範圍

一般可用於癱瘓、神經根炎、多發性神經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胃下垂、中風、昏迷、癲、狂、癇、哮喘、咳血、子宮脫垂,以及運動系統等疾患。但因芒針的針身較長、刺入較深,應選擇適宜於深刺的穴位,進行治療。

注意事項

、患者如初次接受芒針治療,要耐心地對他作一般情況介紹,勸其不要驚懼,不可隨便移動體位。並注意取穴宜少、手法宜輕。
、對肌肉過於緊張堅韌不易進針,刺下每感疼痛,或皮膚十分鬆弛者,進針時必須格外小心,可以用轉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輔助之。
、診斷未明的急性疾病,切勿濫用芒針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過飢、過飽、酒醉、過度疲勞和某些不能合作的患者,應改在較宜的情況下再施行芒針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