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刺尾石龍子
地理分布:澳洲
繁殖方式:卵生。
習性地棲性:群居性;
食性:蟲食性,多種昆蟲和蟲
護理:可選用較闊而矮的飼養箱,因為它們不太喜歡向上爬 (例如:訂製木櫃,玻璃飼養箱)。墊底物泥土,砂礫,樹皮 (例如:樹皮,椰殼碎),幼沙 (例如:爬蟲沙,鈣沙),人造紙屑 (例如:壓縮紙粒)。
體形特徵
刺尾石龍子擁有肥壯的身體,並長有粗糙不平的鱗片,以幫助它們減低水份的流失。尾部大概有身體的三分之一長,扁平和長有堅硬的刺,以作為它們藏身石縫中的保護。腿部發育很健全,長有五趾,而第四趾長得較長。舌頭是橢圓形和扁平的,長有一層能分泌粘液的薄膜,粘液能幫助它們捕捉昆蟲。身體呈橄欖啡或啡紅色,一些品種長有較黯淡的鱗片,腹部以白色或奶油黃為主。
分布
全長約21厘米。周身被有覆瓦狀排列的角質細鱗,鱗下分布骨片;鱗片質薄,光滑,鱗列24~26行。吻端圓凸,鼻孔1對,鼻後鱗缺如;眼分列於頭部兩側,眼間距寬,有瞬膜;舌短,稍分叉。體背面粘土色,一般有3條縱走的淡灰色線;鱗片周緣淡灰色,因而呈現網狀斑紋。四肢發達,前肢5指,後肢5趾,指、趾端均有鉤爪。尾細長,末端尖銳,易斷,斷後能再生。棲于山野草叢中,爬行迅速。分布長江流域和以南地區。中國兩湖、兩廣、安徽福建及其他地方均有將中華石龍子用作食材的習慣,兩廣地區有一種以石龍子剁成肉餡的餅在民間很是流行,福建地區有用石龍子作為湯料和菜餚。
醫療作用
1、治小兒頹:蜥蜴一枚,燒灰,末,以酒服之。(《備急方》)
2、治諸瘺不愈:蜥蜴(炙)三枚,地膽(炒)三十枚,斑蝥(炒)四十枚。為末,蜜丸小豆大。每服二丸,白湯下。(《劉涓子鬼遺方》)
3、治久年不愈的臁瘡,九子爛瘍及一切無名腫毒:石龍子、壁虎、千腳蟲、滾山珠、娛蚣蟲、鏵頭尖蛇等分。熬膏外用,或泡桐油外搽。(《四川中藥志》)
蜥蜴的種類
蜥蜴是爬行動物綱中最龐大的家族,有記錄的品種超過4700種,棲息環境也廣布各地,有生活於水中、棲息於沙漠、潛藏與地下、攀爬於樹林、甚至是飛翔在空中的,而且會為了環境的差異而演化出各種不同形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