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茯苓5錢,苡仁5錢,白朮5錢,山藥5錢,肉桂1錢,半夏2錢。
處方來源:《辨證錄》卷九。
方劑主治:腎火衰微,不能生脾土,外感雨露之濕,或牆垣土房之濕,兩相感召,致濕變為痰飲。肢節痠痛,背心作疼,臍下有悸。
方劑功效:補腎火以生土。
用法用量:水煎服。
相關詞條
-
霹靂湯
霹靂湯主要由川附(炮去皮臍)5兩,桂心(去皮盡)2兩,當歸2兩,甘草1兩等成分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扁鵲心書·神方》。方劑主治脾胃虛弱,因傷生冷成泄瀉,...
治中風 健脾胃 處方來源 -
潵湯
碭山潵湯的獨特首先是因其名,或者說是因其不名。 “嗯,潵湯(音灑,一聲)。 又傳說,清乾隆年間,碭山一家潵湯館來了兩位氣宇軒昂的客人。
-
鹽制
中藥鹽製法是以鹽及鹽水為輔料按規定程式加工處理藥物的炮製方法,是中藥常用的輔料製法之一。
鹽制輔料種類 鹽制方法 鹽製作用 鹽製品種 -
木耳鹿角湯
木耳鹿角湯又稱白耳子,具有滋陰養血,填精助孕的功效。
配方 製法 功效 用法 白木耳 -
半夏厚朴湯
半夏厚朴湯源自《金匱要略》,是主治咽喉部有異物感的專方。《金匱·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22》指出:“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之。”所謂“炙臠”,是中醫...
簡介 各家論述 臨床運用 具體套用 臨床醫案 -
紫蘇子湯
紫蘇子湯,中藥,主治上實下虛,痰涎壅盛,喘咳短氣,胸膈滿悶;或腰疼腳弱,肢體倦怠;或肢體浮腫,舌苔白滑或白膩等。
紫蘇子湯1 正文 來源 異名 組成 -
內補湯
內補湯的成分是由乾地黃4兩,升麻1兩,當歸1兩,人參1兩,生薑5兩(切),麥門冬(去心)3兩,芍藥3兩,大棗20枚(擘),遠志(去心)2兩,茯苓2兩,大...
治陰虛發熱 解毒消腫 清肌退熱 處方來源 -
麥門冬湯
麥門冬湯,中醫方劑名。為治燥劑,具有清養肺胃,降逆下氣之功效。主治虛熱肺痿。咳嗽氣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乾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虛...
麥門冬湯 方論 加減變化 用藥禁忌 各家論述 -
黃芪洋參絲瓜湯
絲瓜切成小塊或小片,加入黃芪,西洋參及清水300毫升,煎煮20分鐘左右。
配方 功效 用法 黃芪 西洋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