潵湯

碭山潵湯的獨特首先是因其名,或者說是因其不名。 “嗯,潵湯(音灑,一聲)。 又傳說,清乾隆年間,碭山一家潵湯館來了兩位氣宇軒昂的客人。

(sá)湯(古通“撒”,即撒湯)—碭山小吃,乾隆爺御封"天下第一湯"!
概述:
此小吃名字無人能寫,有寫作潵湯,撒湯,也有寫作糝(當地方言讀)sá湯,一種傳統名吃,流行於魯、豫、蘇、皖四省交界的很多地方,現為當地百姓的平常早餐。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喝了此湯大加讚賞,問當地人這叫“啥”?皇帝金口玉言,當地人也叫它“啥”湯。糝湯尤其以碭山、臨沂、濟寧、徐州、濟南、棗莊、阜陽、淮北、蚌埠、宿州等地為佳。
“Sa”這個字,號稱在新華字典里也查不出來,就連土生土長的安徽碭山人也大多只會說,並不知道它的寫法。還是有心人在《康熙字典》里考究出了它的本義:非常N次方的鮮美。能直接以“鮮美”命名,這SA湯對於食客的殺傷力可想而知。關於sá湯中sá字的寫法民間有很多個版本,有"撒", "糝",“啥”,還有自造成"飠它"的。語言學家太有必要來喝一碗香噴噴又養胃又養顏的sá湯,說不定再版漢語字典和漢語辭典時就會為sá湯增加一個詞條了。
名字不重要,味道最重要。糝(當地方言讀)sá湯, 其主要原料是肥老母雞肉和麥米、麵粉、輔以蔥、姜、鹽、醬油、胡椒粉、味素、五香粉、香油、醋等佐料,工藝精細複雜。糝(當地方言讀)sá湯不僅味美可口,營養豐富,而且有祛風驅寒、開胃、利尿、止嘔等效能。
制糝(sá)工藝:
一般經選料、制湯、成糝三步。主要用料以肥老母雞肉、麥米、蔥、姜、五香粉、鹽、麵粉等。以雞糝為例,通常以300碗糝為一製作單位,需用母雞10隻,麥米250克,蔥750克,姜1500克,五香粉150克,鹽750克,醬油1000克,胡椒粉150克,麵粉5000克,味素120克,水及點碗用的香油、醋適量。製作時,將火攻至發響,加入雞和麥米,熬煮3至4小時,把雞撈出拆架,再把蔥、姜、鹽、胡椒粉、五香、醬油放入盆碗中攪拌均勻,連同雞一起投入甑中,用小火吊十幾個小時,吊出高湯來。開鍋後,將麵粉加水調成糊狀,入甑。再開鍋,即成。飲用時,將味素放入攪拌。在碗中放熟雞肉絲,用糝湯澆上,點上少許醬油和醋,便成了湯薄味濃的雞肉糝。這還不算,蛋花不是煮熟,而是用滾熱高湯直接沖開。為了避免留下生蛋的腥氣,師傅得有足夠臂力和準頭,把煮沸的高湯舉到半米高空,手腕一揚間,沸湯如飛流瀑布急沖直下,高溫與速度兼備,一碗蛋花簡直衝得氣勢如虹。有的還加進砂仁、公丁香、陳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小茴、玉果、廣桂、白芷、良姜、花椒等藥料,以增加溫脾健胃功能。
故事傳說:
位於蘇魯豫皖接壤中心的碭山縣,不僅優質酥梨譽滿中國大地,其地方小吃頗也獨具風味。單就品種而言,酸、甜,鹹,辣,辛五味具全。甜食有粥,棗糕,糖糕,棗包,豆包,火燒,綠豆糊嘟,豆汁,湯園等;鹹的有煎包,燒餅,油條,麻花,饊子,肉盒,潵湯,油茶,豆沫等;辛辣的有辣椒糊,羊肉串,辣湯,麻辣串等;酸的有粉子糊嘟,山楂糕等。另有回民族的鹵羊頭羊雜、桶子雞、糟魚花椒魚等,與各種小吃相得益彰。
眾多的風味小吃,尤以回民族的潵湯為首推,該湯因其十分獨特而聲譽蘇魯豫皖接壤地區。
碭山潵湯主料選用碩大山羊的脊椎架子,之所以未進湯館先香氣撲鼻,令人讒涎欲滴,皆因選用了花椒、茴香、桂皮、三代、丁香、大蔥、辣椒、胡椒等佐料,比例搭配,再輔以小麥仁、蔥段、薑末、味素、食鹽、芡粉,以地鍋長時間(約一通宵)熬燉而成。其製作及佐料看似單純,然回民的配方及火候之度一般是秘而不傳的,故而外地鮮見。正宗的碭山潵湯骨汁肉絲滿湯,食者品肉不見肉,不腥、不膻,不膩、狀若王漿,色似淡醬,味美鮮香。色、香、味具佳,含熱量高,冬夏皆宜。既可消食活胃,亦能舒筋活血,防感禦寒。隆冬的“三九”,有“喝一碗不打顫,喝兩碗滿頭汗”之說。食者也可先於空碗中打上一個生雞蛋,攪成蛋花,再盛沸滾的湯將蛋花燙熟,其美味之沁腑直教人難以忘懷。
碭山人是酷愛潵湯的,湯館一般無剩湯,鍋底始終文火,邊熬邊喝,喝熱不喝涼。喝湯時佐以香油、醋、胡椒粉少許。喝潵湯多以煎包、燒餅為主食,也有搭配油條、饊子、蒸包之類的。
碭山潵湯的獨特首先是因其名,或者說是因其不名。縣城的回民潵湯館大多掛回文招牌,其意為清真小吃。只有許家和馬家掛有左“食”旁右“它”字筆劃的招牌,查中國漢字字型檔,無其字。
在碭山,民間廣為流傳著這樣的段子,“文革”期間,一東北人到碭山搞外調,在“工農兵”飯店要了碗湯,用竹筷攪動後提起,分明可見微紅的肉絲掛於其上。品了品,覺得味道很獨特,便問身邊老者:“同志,啥湯?”。
“嗯,潵湯(音灑,一聲)。”老者答曰。
“啥湯?”,又問。
“潵湯!”,老者提高了聲音。
東北人坐不住了,指著碗:“我問這是什麼湯?”。
老者笑了,“它就叫潵湯啊!”。 此乃傳為佳話。
據說潵湯是由上古的雉羹衍變而來,為中國烹飪鼻祖籛鏗首創。古代雉羹是以野雞肉加蕙米同燉而成,後來換成家雞加麥仁同燉。再後來,碭山回民便將它改為剔骨的山羊脊椎架子了。
又傳說,清乾隆年間,碭山一家潵湯館來了兩位氣宇軒昂的客人。夥計端上兩碗潵湯,客人立馬為這香氣撲鼻、黃澄晶瑩的鮮湯所吸引,忙問:這是啥湯?掌柜的一旁道:古名叫雉羹,今以烏雞代雉,你問啥湯!咱就叫潵湯。上首客人十分讚賞,即席吟道:一奚烏雞雞羹傳世;下座一位應聲而曰:戔金竹籛籛鏗調鼎。妙對既出,驚震四座。後來才知,上首落坐的客人便是當朝皇帝乾隆,下首者乃當朝大學士紀曉嵐。乾隆微服下江南,路遇碭山。回京後,每每想起啥湯就時常念叨,遂御封啥湯為"天下第一湯",天下名湯。從此,潵湯之名便就流傳於世。
由於為民間流傳,故而此說有待考證。但近年在碭山出土的一具清代美女古屍,媒體報導疑為風流皇帝乾隆下江南時路過碭山,曾經寵幸過的一位當地女子。因之,又給碭山潵湯之名緣由皇帝御賜之說,平添了幾分可信度。
的確,那湯因了它獨特的味道,在碭山一帶衍生了數百年,碭山人對它情有獨鍾。或家有客人,問:“咋吃?”,答曰“端潵 ”。於是操起器皿上街買了端回家。即便炎炎盛夏,碭山人也愛喝它,理由是“發發汗,心裡自兒(暢快的意思)”。碭山潵湯是快市的,但凡湯館門前總葉門庭若市,一家湯館一清晨能賣600~800碗,上午8點多鐘便早早收攤,生意十分的穩定。
因碭山潵湯聲名在外,故仿傳甚廣。如今在蘇魯豫皖的城城鎮鎮到處可見潵湯,遺憾的是,那都不過是掛了潵湯招牌的清湯而已。小攤主們根本就不知潵湯為何物,聽音就以為是蛇(蕭縣、碭山農村念蛇為啥),而蛇大約就是鱔類,於是擇黃鱔泥鰍為料。更離譜的是以肉雞架或豬骨為料,匆匆燒制而成,一般都不勾芡。那種湯,不沖個蛋花是要“清澈見底”的。就在距碭山近在咫尺的淮北市,有次筆者在原城南派出所對面喝了一回所謂的潵湯,過後對攤主建議“加些麥仁,再勾些芡便好些”,攤主眼一瞪:“正宗的蕭縣潵湯,都這樣!”。如此的“舶來”,如此的走樣,不禁教人啞然失笑。
風味小吃抑或大眾飲食作為一種文化,是地域性民風民俗之精粹。既然它們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是容不得粗製濫造的!
20世紀80年代初,《人民日報》一文藝部副主任在宿州《拂曉報》社同志的陪同下採訪,喝了一回潵湯。回去有感而文,盛讚了潵湯的味美味足,也談了潵湯的些許療疾健身作用。其實那文章的本意是,文藝作品當內涵豐蘊,五味俱全,給人回味無窮。但客觀上,卻也道出一個外地人對碭山潵湯的感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