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不同發行人發行的相同期限和票面利率的債券,其市場價格會不相同,從而計算出的債券收益率也不一樣。反映在收益率上的這種區別,稱為“利率的風險結構”。實踐中,通常採用信用評級來確定不同債券的違約風險大小,不同信用等級債券之間的收益率差(YieldSpread)則反映了不同違約風險的風險溢價,因此也稱為“信用利差”。由於國債經常被視為無違約風險債券(簡稱“無風險債券”),我們只要知道不同期限國債的收益率,再加上適度的收益率差,就可以得出公司債券等風險債券的收益率,並進而作為貼現率為風險債券進行估值。
在經濟繁榮時期,低等級債券與無風險債券之間的收益率差通常比較小;而一旦進入衰退或者蕭條,信用利差就會急劇擴大,導致低等級債券價格暴跌。
違約風險
金融工具提供不同收益率的原因就是投資者必須考慮有關違約風險的問題。違約風險是指金融工具的發行也許不能履行其承諾的支付本金和利息的義務。許多國家政府發行的債權,特別是美國等已開發國家政府發行的債權的違約風險相對較低。其原因是只要政府能夠行使其稅收和創造貨幣的權利,它們就能夠用稅收來支付它們發行債券的本金和利息。
相比之下,金融市場的交易者們通常認為一些欠已開發國家政府發行的債券風險較大。原因是這些國家政治不穩定導致投資者對持有這些債券的信心不足。例如,一個過去7年中15次更換其政府的國家,或者將發生導致廢除以前政府債務責任的軍事政變的國家發行的債券會具有相當大的違約風險,這樣即使一些開發中國家發行的債券與已開發國家發行的債券具有相同的到期期限,投資者仍然需要一個較高的匯率調整後的收益率,才能使他們將開發中國家的債券包括在其投資組合中
由於具有更大的違約風險,開發中國家的政府債券的收益率超過已開發國家政府債券收益率的差額稱為風險溢價。在這種情況下,風險的主要來源是政治的不穩定性,風險溢價來源於國家風險的不同。但是國家的風險絕不僅僅只是在政治上的還在與該國的經濟現狀以及戰略儲備等。
違約風險對於私人企業同樣適用,由於不同的公司具有不同的現金償還能力導致某些大公司的違約風險要低於小公司是使得小公司必須支付更高的利息來吸引投資者。
流動性
大多數發展中的國家的債券在利率調整後的收益率通常高於已開發國家相同到期期限的債券收益率的另一個原因是,開發中國家的金融工具多數情況下具有較低的流動性。這是因為很多開發中國家的金融市場的成交量很低。像日本、英國、德國等政府債券的持有者確信他們手中的債券在需要的時候很容易馬上賣出,相比之下,盧安達、孟加拉國等政府發行的債券變現能力就差很多。
同樣,在許多國家的金融市場中,公司債券市場不如政府債券市場活躍。比如,某人希望將其持有的某俄羅斯公司發行的債券變現,但是當他進入聖彼得堡交易市場時發現並沒有多少投資者買賣這個公司的債券,而俄羅斯政府發行的債券市場則是每天都擁有巨額的成交量,這樣,公司債券的流動性低於政府債券的流動性。結果,債券持有者通常期望與到期期限相同的政府債券相比,公司債券應該擁有更高的收益率,而公司債券的收益率越高就說明投資者未來賣出該債券的難度越大。
稅收差別
具有相同到期期限的債券收益率不同的另一個原因是一國的稅法規定對於某些債券與其他債券不同。例如,很多國家發行的國債都不用繳納利息所得稅,這樣使得國債的稅前收益率與稅後收益率是一樣的。由於不同債券的稅收政策不一樣導致投資者根據自己的資產組合配置不同的債券。
利率風險對策
利率風險同時給個人和企業帶來機遇和挑戰。機遇存在於如果市場利率下降,金融工具的市場價值會隨之上升,這樣個人或公司就能從中得到收益,而另一方面,挑戰存在於必須將潛在的資本收益與可能多的資本損失相平衡,或者說市場利率上升從而減少金融工具的市場價值。
這裡介紹幾種規避利率風險的方法。第一:儘量持有付息間隔較短的債券,避免持有零息債券,儘量保證持有的債券多期支付息票收益。還有就是儘量持有短期的金融工具,因為正如前面所說短期金融工具與期限較長的金融工具相比,資本損失的風險較低。
但是關於第二種方法有三個問題,一:如果收益曲線向上傾斜,付息間隔較長的金融工具更容易提供更多的收益。這是因為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變,付息間隔隨到期期限的延長而增加。到期期限越長,當收益曲線為正常形狀時,它的利息收益率越高。如果這時候僅持有到期期限較短的金融工具的會導致收益的降低。二:處於不停買賣狀態的短期金融工具的成本會變得非常的高。完成這些活動需要花費投資者許多的機會成本,同時也會花去投資者許多直接成本。並且,不停地買賣到期期限短的金融工具會承擔很大的再投資風險。三:支持有短期金融工具的投資者損失了可以從投資組合分散化中得到的好處
第二:採用對沖的策略也就是使用金融工具對沖利率風險,市場利率與匯率每時每刻都在變化,金融工具的持有者只有達到兩個關鍵條件才能對沖投資組合風險一個是要有應付各種情況的足夠的靈活性,另一個就是快速處理必要交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