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王監簿

《別王監簿》是南宋遺民詩人林景熙的作品。此詩描寫了作者與友人依依惜別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的鬱憤和感慨,表明了作者的氣節與操守。全詩詞采朴茂,流麗頓挫,悱惻深沉,有一種迴腸盪氣的力量,是林景熙七律中的代表作。

作品原文

別王監簿

玄發相逢雪滿顛,一番欲別一悽然。

離亭落日馬嘶渡,舊國西風入喚船。

湖海已空彈鋏夢,山林猶有著書年。

蓬萊不隔青禽們,還折南枝寄老仙。

注釋譯文

⑴玄發:黑髮。

⑵彈鋏:敲擊劍柄。

⑶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青禽:青鳥,傳說是替西王母捎信的神鳥。

⑷南枝:指梅花。老仙:謂王監簿。

創作背景

王監簿即王英孫,字才翁,號修竹,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為宋將作監簿,入元隱居不仕。作墨竹、蘭、蕙,雅潔不凡,富而好禮。與林景熙交遊最密。此詩當是林景熙晚年離越州(今浙江紹興)還鄉辭別王英孫之作。

作品鑑賞

此詩首聯言初逢時正值盛年,而今各已白髮滿頭,一次次分手道別,一回比一回感到傷淒。作品一開篇即渲染了惜別的氛圍,見出友情深篤,也包括歲月不再,人事滄桑的傷感。

頷聯寫臨行話別的情景。離亭渡口,人們呼喚著催促上船,預感到將要分道而行的馬兒也不禁傷心地蕭蕭嘶鳴;主客緊緊地握著手,相望故國山河,在落日餘暉下,西風凜冽中,更覺得是那樣寂寥慘澹。這是林景熙七律中膾炙人口的警句,其門人章祖程注云:“越上諸公最賞先生此聯。”得到了山陰吟社詩友們的稱誦。此聯不惟狀寫渡頭景物如畫,尤妙在悲涼而出以休淡,讀來令人黯然無限,較之溫庭筠名句“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另有一番意蘊。

頸聯言此身漂泊江湖,已空用世之志;老歸山林,惟有著書以度餘年。此聯抒寫自己的氣節和感慨,表示絕不貪圖爵祿而改易操守。這裡運用了“馮諼客孟嘗君”的典故。《戰國策》載,齊人馮諼寄食於孟嘗君門下,初受冷遇,於是倚柱彈鋏而歌:不如歸去。

尾聯說,此別雖相隔遙遠,但仍可以互通音問。折枝相寄,暗用陸凱折梅贈詩的故事。南朝宋陸凱與范曄友善,分別後自江南折一枝梅花寄給在長安的范曄,報告春天到來的訊息。贈詩云:“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裡既表示思念有朋之意,又以梅花為象徵,兼含以氣節相勉的深意,用典渾融而深具意蘊。

作者簡介

林景熙雕像 林景熙雕像

林景熙(1242~1310),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公元1271年(鹹淳七年)由上捨生釋褐成進士,歷泉州教授,禮部架閣,轉從政郎。宋亡不仕,曾冒死撿拾帝骨葬於蘭亭附近,移植皇陵冬青樹作為標誌,又作《冬青花》以抒忠憤。後隱居於平陽縣城白石巷,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遊江浙,名重一時,學者稱“霽山先生”。著作編為《霽山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