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是巴

概述

別是巴,又譯為貝爾謝巴,是以色列內蓋夫沙漠最大的城市別是巴,又譯為貝爾謝巴,是以色列內蓋夫沙漠最大的城市
別是巴,又譯為貝爾謝巴,(英語:Beersheba)是以色列內蓋夫沙漠最大的城市,通常稱為“內格夫之都”。2005年人口達到185,000人,是以色列第六大城市(自從1985年人口達到110,800起)。別是巴是以色列南區的行政中心,擁有內蓋夫本.古里安大學、Soroka 醫學中心,一個交響樂團,以色列 Sinfonietta 別是巴。
1948年以色列復國後,別是巴擴展迅速。該市人口主要由猶太人組成,他們是在1948年以後從阿拉伯國家遷來以色列的,新移民則來自衣索比亞和前蘇聯。別是巴被許多衛星城鎮所環繞:Omer、Lehavim和Meitar都以猶太人為主。這裡還有一些貝都因人城鎮,其中最大的是Rahat、Tel Sheva和Laqye。

名稱來源

關於別是巴名稱的起源,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亞伯拉罕與亞比米勒的誓言 (well of the oath)
以撒所挖的七口井 (seven wells), though only three or four have been identified
以撒與亞比米勒的誓言 (well of the oath)

記載

別是巴,是以色列南部內蓋夫沙漠最大的城市別是巴,是以色列南部內蓋夫沙漠最大的城市

別是巴--意思是盟誓的井(31),是古時的一座小城,離希伯侖城(參19題)南邊二十里,現已變成了荒場。其境內有兩口大深井,井的四圍有石頭鑿成的水槽,夏甲與其子被逐時,曾在別是巴的曠野走迷了路(10,14)。亞伯拉罕寄居在基拉耳時,被亞比米勒王的僕人把這口井霸占了,他指責亞比米勒,因此,他們便在這地方彼此立約,起名叫別是巴。
亞伯拉罕就在此地栽上一棵垂絲柳樹,表示文約的證據,和在樹下求告耶和華的名(22-33)。後來以撒寄居基拉耳時,也與亞比米勒立約,在立約之日,以撒的僕人挖井得了水,以撒就給這井起名叫示巴,因此那城叫作別是巴(廿六26-33)。到以色列人分迦南的時候,這城給與西緬支派,名示瑪(書十五28,26),又名示巴(書十九2)。撒母耳二子都在這地做士師(撒上八1,2)。先知阿摩司的時候,這城是著名拜偶像的地方(摩五5,八14),直到省長尼希米由巴比倫返國,才使猶大餘民,分居這城(尼十一27,30)。

位置

別是巴是以色列最南端的城市,位於曠野的邊緣,這曠野向南伸展至西奈山,往西南直到埃及。“從但到別是巴”這句話,傳統上是指應許之地的全境(參撒下17:11)。別是巴的位置和那裡的幾口井可能是亞伯拉罕在那兒定居的原因。別是巴也成了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的家鄉。

新晉世界遺產名錄

別是巴等以色列七處遺址新晉世界遺產名錄
2005年7月,在南非德班(DURBAN)召開的聯合國環境科學和文化機構大會第29次會議,會議決定增補17處具有深厚歷史和人文意義的歷史場址加入世界遺產名錄,使全球的自然文化遺產數量增加到了812個,其中文化遺產628處,自然遺產160處,自然、文化綜合遺產24處。
新增的17處文化遺產有7處位於以色列國內。3處史前文化遺址,可以朔源到聖經時代,具有較厚文化層堆積的遺址:Megiddo(米吉多;書12:21),Hazor(夏瑣;書11:1)和Beersheba(別是巴;創21:32)。另外4處是位於南地沙漠(Negeb)的古城堡, Haluza,Mamshit,Avdat和Shivat。這4座城堡最早是納巴特人在運輸香料路線是沿途修建的驛站,到羅馬和拜占庭時期曾經繁榮一時,羅馬人修建了宏恢的古城堡,並大興農田開發耕種,現在仍能依稀看到梯田,水壩的遺蹟。
在文化上承接古今,地理上連線東西,以色列有關部門認為本地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產,對提升國家形象,吸引外來投資和促進地區旅遊,有極大的推進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