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黃州

《初到黃州》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描寫作者初到黃州的所見,深刻地刻畫了蘇軾初到黃州時的複雜矛盾的心緒。有自嘲自傷,有對權勢者的嘲笑,卻又以超曠的胸襟對待自己的遭遇,在自然中發現美,在逆境中尋求生活的樂趣,表現了詩人一貫的豁達、樂觀。

作品原文

初到黃州

自笑平生為口忙 ,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 ,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 ,詩人例作水曹郎 。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為口忙:語意雙關:既指因言事和寫詩而獲罪,又指為謀生餬口,並呼應下文的“魚美”和“筍香”的口腹之美。

⑵郭:外城。

⑶逐客:貶謫之人,作者自謂。員外:定額以外的官員,蘇軾所任的檢校官亦屬此列,故稱。

⑷水曹郎:隸屬水部的郎官。

⑸尚費官家壓酒囊:作者自註:“檢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壓酒囊,壓酒濾糟的布袋。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實物來抵數,叫折支。

白話譯文

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為嘴到處奔忙,老來所幹的事,反而要得荒嘴。長江環抱城郭,深知江魚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覺陣陣筍香。貶逐的人,當然不妨員外安置,詩人慣例,都要做做水曹郎。慚愧的是我勸政事已毫無補益,還要耗費官府岸祿,領取壓酒囊。

創作背景

蘇軾因被御史中丞李定及舒亶、何正臣等人誣陷,於1079年(元豐二年)八月十八日被押赴台獄勘問(即“烏台詩案”),歷時一百三十日,十二月二十八日獲釋出獄,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不得簽書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轉押前去。第二年正月初一離開京師,四日至陳州,二十日至岐亭,二月一日至黃州貶所,寓居定惠院,隨僧蔬食。此詩作於初抵黃州時。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語言平實清淺,卻深刻揭示出蘇軾初到黃州時複雜矛盾的心情。

詩以自嘲口吻開頭,此前詩人一直官卑職微,只做過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三州知州,到湖州僅兩月便下御史台獄,年輕時的抱負均成泡影,只能說為口腹生計而奔忙。“老來”,詩人當時方四十五歲,這個年齡在古人已算不小了,蘇軾作於密州的《江城子》詞中便有“老夫聊發少年狂”之句。“事業轉荒唐”指“烏台詩案”事,屈沉下僚尚可忍耐,無端的牢獄之災更使他檢點自己的人生態度,“荒唐”二字是對過去的自嘲與否定,卻含有幾分牢騷。面對逆境,蘇軾以平靜、曠達的態度對待之。

初到黃州,正月剛過,又寄居僧舍,卻因黃州三面為長江環繞而想到可有鮮美的魚吃,因黃州多竹而猶如聞到竹筍的香味,把視覺形象立即轉化為味覺嗅覺形象,表現出詩人對未來生活的憧憬,緊扣“初到”題意,亦表露了詩人善於自得其樂、隨緣自適的人生態度。蘇軾這種“能從黃連中嚼出甜味來”的精神是最應令人欽敬的,這種豁達、樂觀的精神,使他在黃州的五年政治上的低谷時期(政治上不可能有任何作為),卻在創作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大批著名詞篇均寫於這一時期,蘇軾成了古代文學家中身處逆境而大有作為的典範,蘇軾“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魯迅語)的高尚思想境界成為後人之表率。

後四句為作者自嘲,頸聯寫以禍為福的寬慰心態,用典自況。“為口”而至此,可以說是人生的大不幸了,詩人卻以苦為樂,以禍為福,在掃興的“員外置”前加了一個“不妨”,在倒霉的“水曹郎”前加了一個“例作”,安之若素,自我調侃。其心胸開闊,個性曠達便躍然紙上。尾聯寫無功受祿的愧怍,質樸自然。身為“員外”,卻沒能為國家出力辦事,而又要白白花費國家的錢銀,實在是慚愧。“壓酒囊”就是工錢,雖然錢不多,可對於一個“無補絲毫事”的人來說,還要費這工資,確實慚愧。 在就表現了詩人的豁達和自得。

“詩窮而後工”,“只慚”句有幾分無奈,但並不把它作為完全無所作為的理由,政治上不能有所作為,文學上卻可以大有作為。黃州成了蘇軾一生詞與文章創作的頂點,也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壇的地位。這首詩一反古代詩人在遭受打擊時鳴冤叫屈、嘆老嗟卑的慣例,雖自嘲不幸,卻又以超曠的胸襟對待,後世詩作唯有魯迅的一首“運交華蓋”與其相似。

名家評價

曾季《艇齋詩話》:東坡《初到黃州》詩云:“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讀此可見黃州專有水竹也。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卷中:通首似韋左司。

汪師韓《蘇詩選評》卷四:因江而知魚美,見竹而覺筍香,確是初到情景。員外、水曹則新授頭銜也。末句承腹聯說下,亦是初任事之詞。

馮班:此何以似白公?有謂坡公不如谷者,我不信也。此後詩不必工,多故事可用。第六用白公語。

李慶甲《瀛奎律髓匯評》卷四十三引紀昀:東坡詩多傷激切。此雖不免兀傲,而尚不甚礙和平之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