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特點

製作過程
2016年4月5日,81歲的黃老伯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不幸離世,由於遭遇重型貨櫃卡車的劇烈碾壓,黃老伯的頭部受到粉碎性損毀。由於黃老伯頭顱損毀得非常嚴重,家屬很悲痛,覺得無論如何要在追悼會上和老人見最後一面。4月11日,他們通過益善殯儀館與3D遺體修復工作室聯絡。提出希望對黃老伯的遺體進行3D列印修復的要求,盼望在遺體告別儀式時見上老人最後一面。接到家屬提出的要求後,該工作室立即根據老人生前照片進行建模,而後列印遺體損毀部分。黃老伯生前僅留下一張照片,因此工作室要求黃老伯的家屬提供了其身高、三圍等數據用以進行建模。修復作業的每一步都會與家屬進行確認。
建模完畢後,工作室利用可燃石膏材料,耗時14個小時修復了黃老伯的頭部。
隨後,龍華殯儀館國家一級整容技師王剛為老人做最後的對接修復和化妝。修復後的黃老伯膚色柔和,遺容安詳。
技術難度

截至2016年4月,只有中國將3D列印技術套用到遺體修復領域,而為黃老伯修復是首個3D列印進行遺體修復的案例,可以說是全球首例3D遺體修復。
該工作室正穩步推進3D列印遺體修復精細化技術的研究。不久的將來,不僅此類受到損傷的遺體可以通過3D列印技術進行修復,家屬還能選擇逝者生前美好的形象來進行建模,讓逝者以最好的形象告別。
列印步驟
第一步:打開電腦桌面上的“遺體面部數字建模系統”,導入逝者正面照,輸入逝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籍貫、民族、出生年月、聯繫人電話等,逝者基本資料入庫。
第二步:點擊資料頁面的“頭模生成”,不到5秒鐘,系統內自動生成了逝者面部輪廓及細節圖,上面自動識別了68個面部識別特徵點,包括逝者的臉型輪廓、眉毛、鼻子、嘴巴等主要部位,全面地描繪出了整個面部形象。這些特徵點可以通過增加或清除進行面部微調。
第三步:面部特徵點調整完畢之後,點擊“生成人臉”、“模型入庫”,逝者面部的三維立體模型就出現了。這個三維立體模型還可以隨著滑鼠的轉動隨意轉換視角和大小,便於直接觀看整個臉型。
第四步:將三維模型圖保存成相應的工程檔案,連線到相應的3D列印切片軟體進行列印預覽,並將生成的切片檔案傳送到印表機,點擊“開始列印”,3D印表機就開始工作了。10個小時左右就能夠完成人臉列印工作。
列印案例

81歲的黃老伯2016年4月5日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不幸離世。由於劇烈的碾壓,黃老伯的頭部受到嚴重損毀,傳統遺體整容工藝難以使其得到理想的復原。
家屬通過報紙得知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成立3D列印遺體修復工作室的訊息後,來到龍華殯儀館,提出希望對黃老伯的遺體進行3D列印修復的要求,盼望在遺體告別儀式時見上老人最後一面。
接到家屬提出的要求後,該工作室立即根據老人生前照片進行建模,而後列印遺體損毀部分。以前傳統的遺體修復技術只能做到與本人三四成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