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骨

按照東方人的審美觀點,女性面容以面下部橢圓、下頜角區平滑、頦部尖圓為美,即人們常說的瓜子臉形。下頜角區平滑,可給人以秀美柔順的感覺。而肥厚寬大的下頜則給人剛毅、硬朗的感覺,更適合於陽剛之氣的男性。

切骨簡介

根據下頜角情況不同,下頜切骨術有口內切口法、口外切口發、口內口外聯合切口法,手術時套用微型擺鋸,骨鑿、咬骨鉗去除肥厚寬大的下頜角。各種方法均有其適應範圍及有缺點,如下頜角切骨術口內切口法切口隱蔽,面部無手術痕跡,但切骨量較少,手術併發症較高(如面神經總乾或及分支損傷造成面癱或局部面癱,面動脈、頸外動脈、下牙槽動脈損傷造成大出血等),以韓國為例,該手術併發症的發生率為3.6%。口外切口法發併發症相對略低,切骨量也較大,但切口暴露,術後有切口疤痕是其不足。

切骨的病因

切骨的病因主要有“工作性肥大”理論和遺傳因素兩種。

工作性肥大

自從1880年Legg最早報導一個10歲的良性咬肌肥大的病例以來,切骨至今仍被西方學者診斷為嚼肌良性肥大。對於引起咬肌良性肥大的病因也主要集中在咬肌本身的病理性改變。1947年,Guraey提出了引起咬肌良性肥大的“工作性”病因,即“工作性肥太”的理論。他認為咬牙習慣,夜間磨牙和咀嚼肌的過分工作,造成了咬肌良性漸進性的肥大增生切骨。有些學者補充提出牙齒脫落、牙疼、單側咀嚼,多種咬合關係紊亂和顳下頜關節的疾病t以及情緒不穩定時的習慣性咬牙均可能促成咬肌良性肥大切骨。

遺傳因素

1986年,南斯拉夫學者Roncevic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提出了遺傳因素造成下頜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切骨理論。他不同意“工作性肥大切骨”的理論。認為在下頜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切骨的患者中確有咬台關係紊亂者,但不能認為咬合紊亂就是下頜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的誘固。紊亂可能是原發性的,也可能是繼發性的,因為有眾多的咬合紊亂患者並沒有發生下領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偏側咀嚼可能是結果,因為一般情況下,在肌肉發育良好的一側咀嚼更容易;而且許多因一側牙齒脫落或牙痛而主要用另一側咀嚼的人,並未出現下額角肥太或咬肌良性肥大。咬牙和夜間磨牙在正常人中比較常見,而在下頜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的患者中卻不多見。手術並沒有去除“工作性肥太”理論提及的下額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的誘因,但迄今為止,尚無一例復發。下頜角肥太或咬肌良性肥大患者手術切除的標本,經組織病理學檢查,都是正常橫紋肌,並沒有發現肌纖維肥大切骨。基於上述原因,Roncevic提出,咬肌良性肥大切骨很可能是一種先天性的、由遺傳因素決定的由於下頜角肥大而引起的肌肉“畸形”,而大部分“方形臉”或下頜角區域的增大變厚診斷為下頜角肥大更為合理。這一理論普遍被東方學者所接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