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原因
湖水分層主要是因為不同深度湖水密度不同,造成密度不同的原因有三個
水壓
越往下水壓越大,密度越大;
溫度
湖水越深接收到的陽光照射越少,溫度越低,密度也越大。
湖水所含物質
湖水所含物質不同也會造成密度不同,比如鹽水和淡水密度就不同。密度大的下沉,密度小的上浮,這就是湖水分層的原因。
努烏克湖
分層現象
在美國阿拉斯加北部和巴羅角有一個努烏克湖 ,水層分明,保持著明顯的分界線。湖水分兩層:上層是淡水,生活著淡水魚類等;下層是略帶苦味的鹹水,生活著的各種動植物卻同北冰洋的生物完全相似。上層的生物與下層的生物互不往來,各自生活在自己的水域中。水層的分界線位於湖面以下2米處,界面十分清晰,兩層湖水的顏色也不相同。
探索歷程
最早發現這個秘密的是一個愛斯基摩人,很久以前,他來到這裡捕魚。他一網撒下去,發現竟然有的是淡水魚,有的卻是鹹水魚。他大吃一驚,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把魚都看錯了。他仔細辨認之後,終於肯定確實是兩種魚,一種是當地的淡水魚,一種是近海的海水魚。他接著又連撒了幾網,捕上來的還是有淡水魚和鹹水魚。太奇怪了,怎么會有這么蹊蹺的事情——在同一個湖裡竟會出產兩種水裡的魚,這難道不是上帝賜予我們漁民的福嗎?他高興極了,並把這個訊息告訴了族人。於是,人們都來到這個湖裡捕魚,看看他說的是不是真的。而事實正如這個漁民說的一樣,千真萬確,絲毫不差。
這個訊息就像長了翅膀,很快傳到了各地,同樣也傳到了一位生物學家的耳朵里。於是,這位生物學家很快動身來到了努烏克湖。在當地漁民的幫助下,他很快弄清了這個湖裡所產的淡水魚和海魚的種類。可是,這個湖裡為什麼會產出兩種魚,一時半會兒還是弄不清楚。
這位生物學家又請來了潛水員,之後自己索性也穿上了潛水衣,一次次潛入湖底,並分層取水樣,目測和取樣都證實了一個奇妙的發現——在該湖離湖面2米深的地方,竟存在著一層淡水層和鹹水層的分界線!
分層解釋
努烏克湖是由海灣上升形成的。早些時候是一片低洼地,它的北部是一條狹長的陸地,像一個堤壩與北部的海水隔開。由於冬季降雪充足,大量融化的雪水在春天流入這個“口袋”里,又因為湖上氣候奇寒,使這些淡水始終不能和鹹水相混。有時北面海水被海上風暴激起,翻過狹窄的“長堤”,掀進湖裡,而海水的比重比淡水大,所以就都沉到湖的下層去了。因此,努烏克湖底層的水比鄰近海洋中的海水要鹹。而且, 努克湖位於北極圈內,上部兩米多厚的淡水層經常凍結成冰,無法流動。這樣,淡水和海水之間的界面便格外分明了。
麥其里湖
在北冰洋巴倫支海的基里奇島上還有一個更加奇特的“五層湖”——麥其里湖 。麥其里湖有五層不同水質、水色的湖水。第一層是淡水,由融冰和雨雪組成,其中生存著種類繁多的淡水魚;第二層是淡水和鹹水的混合層,水中含微量的鹽,內有水母和節肢動物的甲殼類動物;第三層是鹹海水,其間生存有小的海魚、海葵和海星;第四層湖水呈紅色,呈紅色的原因是吸收了第五層的硫化氫氣體,內有許多紫細菌;第五層水裡充滿了硫化氫,產生劇毒,沒有任何生物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