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導式多彈頭

分導式多彈頭

在有制導裝置的母艙內裝多個彈頭,由母艙按預定程式逐個釋放,使其分別導向各自目標的飛彈彈頭。母艙由整流罩、末助推發動機、制導裝置和釋放裝置等組成。分導式多彈頭能攻擊相隔一定距離的數個目標,也能集中攻擊一個面目標,從而提高了飛彈的突防能力、命中精度和毀傷效果。

基本信息

研製歷程

上世紀50年代的冷戰初期,美蘇曾為洲際彈道飛彈展開軍備競賽。當時受到技術限制,每枚飛彈只能攜帶1顆彈頭。為了提高投送效率,有人提出一枚飛彈攜帶多枚彈頭的構想,但由於飛彈載荷和多載荷分離技術水平的限制而無法實現。1957年和1958年,蘇聯和美國陸續成功發射衛星,這初步解決了飛彈載荷和不同載荷的分離技術問題,於是,多彈頭(Multiple reentry vehicle,MRV)和分導式多彈頭(Multipleindependently reentry vehicle,MIRV)技術的發展再次被提了出來。 70年代美國首先研製成功分導式多彈頭飛彈,配備在“民兵”Ⅲ等飛彈上。隨後,蘇聯和法國也相繼研製成功。

集束式多彈頭技術發展分導式彈頭技術的國家大多都將集束式多彈頭作為入門課程,這種彈頭是在一個母彈艙內裝配若干個子彈,母彈和子彈均無制導能力,在程式設計的預定高度和速度,母艙內的若干個子彈同時釋放。它不需要太複雜的分離技術,只要飛彈滿足載荷要求即可。蘇聯在6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並很快將SS-9飛彈改進為集束式多彈頭型。當時蘇聯在發展SS-9飛彈時將飛彈最大投送重量提高到了5.8噸。擔負分導式彈頭技術開發的南方設計局首先利用SS-9飛彈研製了集束式彈頭。集束式多彈頭雖然是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的試驗階段,但仍有重要軍事意義。它不但能提高攻擊的突防效果,提高飛彈投送效率,而且可以實現子彈頭在目標區內的均勻散布,克服大當量單彈頭在打擊面目標時破壞效果強弱不均的情況。但也可以看出,這種投放方式子彈頭無制導能力,在飛行彈道中和落點區域內的分離距離都不太大,因此效果有限。蘇聯只是在SS-9和SS-11兩種飛彈上採用了集束式彈頭,美國只對此進行了試驗,並未真正服役。 “一箭多星”技術談到分導式彈頭技術就不能不談到“一箭多星”技術。“一箭多星”是指用一枚運載火箭發射多顆衛星入軌。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美國就先後研製了幾種用一枚火箭發射多顆衛星的末助推裝置。例如1960年,美國套用“艾布爾”運載火箭的末級,首次將3顆衛星送入近地軌道。“艾布爾”使用自燃推進劑,使發動機既能關機又能重新啟動。它還有制導控制系統、一套程式機構和加速度計,這些裝置正是分導式多彈頭的末助推控制系統的重要部件。後來美國又研製出性能更好的、被稱為“過渡級”的末助推控制系統。該系統中有一個能夠慣性飛行和再次啟動的推進裝置,能作多樣化的機動飛行。 1966年,美國用一枚“大力神”3C火箭和“過渡級”把8顆衛星送入8條不同的赤道軌道。蘇聯的衛星軌控技術比美國要早,因此其分導式多彈頭的技術發展路線與美國非常接近。它於1965年用1枚火箭將5顆衛星送入軌道,為以後發展分導式多彈頭奠定了基礎。

美國民兵III型飛彈搭載的w78熱核彈頭 美國民兵III型飛彈搭載的w78熱核彈頭

分導式多彈頭技術與集束式彈頭不同,分導式多個彈頭飛行軌道各不相同,不但可打擊橫向幾十千米範圍內的多個目標,還可以打擊縱向上百千米的多個目標。美國從1964年開始進行了多次多彈頭飛行試驗,對集束式和分導式多彈頭技術進行了研究,並最終通過“一箭多星”中的“過渡級”開發掌握了分導式多彈頭必需的末助推控制技術,因此在1966年“大力神”3c火箭套用“過渡級”成功後僅3年,美國空軍就完成了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的開發。由於當時服役的 “民兵”一2飛彈的載荷只有725千克,無法滿足多彈頭載荷要求,美國空軍為此開發了“民兵"-3飛彈,載荷達到907千克。“民兵”一3在1968年8 月成功首飛,採用同樣分導技術的“海神”C-3飛彈幾乎同時完成了首飛。“民兵”一3使用了3顆MK12/W62分導式子彈頭,“海神”C-3使用了 6~10顆MK3/W68分導式子彈頭。

蘇聯的首批分導式多彈頭部署在SS-17上。該飛彈使用了4個分導式子彈頭,於1972年下半年完成首飛。蘇聯潛射飛彈首批裝備分導式多彈頭的是SS-N-18,使用了3~7個分導式子彈頭,於1975年成功首飛。可以看出,蘇聯陸基飛彈的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發展比美國要晚4年,潛射飛彈要晚近 7年,這主要是因為蘇聯在彈頭的軌道控制技術上落後於美國。英國雖然也開發了可使用2枚分導子彈頭的“北極星”A3TK飛彈,但其技術主要源於美國。法國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才通過M4潛射飛彈的發展完成了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的開發。 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的開發使戰略飛彈技術發展進入了全新時代,其威力和突防能力大幅度提高。由於該技術的軍事效益顯著和開發難度,一直被譽為戰略飛彈技術的皇冠,各國對其技術原理也總是閃爍其詞。

釋放方法

分導式多彈頭 分導式多彈頭

分導式多彈頭的釋放方法是: 用一枚飛彈發射多個分別瞄準不同目標或沿著不同再入軌道(飛彈發射升空到外層空間後再返回大氣的軌道)打擊同一目標或多個目標的多彈頭。具有多彈頭飛彈的飛行過程比單彈頭要多一個釋放子彈頭的過程。其最初的助推段與一般彈道飛彈一樣,依次起動第一級及第二級火箭發動機,使飛彈持續加速,直到獲得足以飛完全程所需的速度。助推段後頭體分離,當母彈頭飛行彈道到達最高點之前,母彈頭便在適當位置上,根據控制指令使拋罩機構工作,拋掉母彈頭上的整流罩。分導式多彈頭飛彈在第二級或第三級火箭後還設定有小型火箭的平台,即末段助推控制系統,實際上構成三級或四級火箭。該系統是區別分導式多彈頭飛彈與其他飛彈的關鍵,也是其技術核心。戰略飛彈的主火箭發動機把彈頭母艙投送到預定的彈道點後,最後一級火箭發動機燃料耗盡,彈頭母艙與主火箭分離,作彈道飛行,此後,母艙由末段助推系統提供推進及制導控制。母艙上的慣性制導系統控制多個小火箭或燃氣噴管工作,不斷修正母艙的速度和姿態。當速度和角度達到預定彈道值時,釋放機構釋放第一個子彈頭。此後可以有以下幾種控制方式:一是母艙沿原目標方向加速,使得第二個彈頭的落地射向距離增大;二是火箭反向點火,產生與速度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彈頭母艙減速發射,彈頭落地點比第一個目標近,這可以最大限度發揮飛彈動力,使最後一枚彈頭的打擊距離最遠;三是彈頭落在原目標側向扇區內,以擴大彈頭打擊散布面積;四是給母艙一個在原彈道平面內,且基本垂直於其運動方向的推力,使第二個彈頭將從較高或較低的角度接近目標,比第一個彈頭滯後數分鐘,以躲避前一彈頭爆炸的毀傷效應,避免“自我摧毀”。原則上每個彈頭共用一套制導及推進系統控制母艙,並按一定順序彈射彈頭,每彈射一個彈頭後,母艙就調整一次速度及方向,這樣每個彈頭就可以指向不同的目標,直到全部子彈頭釋放完畢為止(見圖18)。這時母彈頭又可以飛回原來的彈道上來,作為一個誘餌再入大氣層,以迷惑敵方反導系統的“視覺”,掩護子彈頭投放到預定的目標上去。帶末制導裝置的分導式多彈頭。

分導式多彈頭是繼集束式多彈頭之後,在精確制導系統、高比威力核彈頭和小型火箭發動機等關鍵技術獲得突破的基礎上於20世紀60年代開始發展的。

關鍵技術與原理

彈頭的分類

戰略飛彈的多彈頭根據制導程度可以分為集束式、分導式和全導式。集束式多彈頭是在到達預定目標點時一次性釋放出所有彈頭,用於攻擊同一個目標。分導式多彈頭是在母艙增加了分離釋放機構,可根據需要分別釋放母艙中的彈頭,攻擊一個或多個目標,各彈頭落點距離最大可達數百千米。全導式多彈頭不僅具有分導能力,而且每個彈頭可機動飛行。集束式多彈頭已經在已開發國家戰略飛彈設計中淘汰,全導式多彈頭美俄都曾進行過試驗,但由於當時技術局限、效果不理想而未裝備。新一代全導多彈頭還處於研製期,美俄的滑翔彈頭基本走的是這一思路。

分導式多彈頭的組成各國曾提出多種方案。如彈簧或小發動機方案,即依靠調整彈簧或小發動機,使子彈達到擊中規定目標和重建再入彈道所需的速度增量。但由於彈簧強度難以控制,而未採用。還有一種是子彈頭自備發動機和制導系統,以便在從母彈中投放出來後單獨進行助推和制導,這類似前面提到的全導式多彈頭。這在當時技術過於複雜,難以實現,因此也未套用。最後一種是採用末助推技術,這就是前面提到的“一箭多星”技術。該技術經過實踐檢驗,是當前分導式多彈頭的主要套用技術。 從美俄公布的圖片來看,分導式多彈頭通常由末助推控制系統(PCBS)和再入系統(RV)組成。末助推控制系統又由末助推艙和制導艙組成,再入系統包括釋放艙、整流罩、突防裝置和子彈頭等。其中,末助推控制系統和釋放艙、整流罩也被稱為母艙或母彈頭,子彈頭則固定在母艙的釋放系統上。末助推控制系統是分導式多彈頭的技術核心,其主要功能是給子彈頭以必要的機動能力,並在預定的姿態和彈道上逐個釋放子彈頭和突防裝置。

末助推艙包括主發動機、姿態控制發動機、推進劑儲箱及電氣系統等。主發動機用於為母艙提供動力,姿態控制發動機用於提供俯仰、偏航和滾動所需要的推力。“民兵”-3飛彈的MK-12彈頭有1台主發動機、10台姿控發動機,“和平衛士”MX飛彈的末助推系統包括l台主發動機、8台姿控發動機。美國的潛射“海神”C-3和“三叉戟”C-4採用了幾乎相同的末助推系統設計,都是有16個噴管,其中4個產生軸向正推力,4 個產生軸向負推力,8個產生使母艙偏航、俯仰或滾動所需的控制力,制導艙用於控制飛彈的飛行和子彈頭的釋放。

制導系統的任務是控制飛彈的飛行、級間分離、推力終止、解除保險、釋放子彈頭和突防裝置以及其它飛行功能。制導艙下端與推進艙連線,上端與釋放艙相連。

釋放艙是子彈頭的分離釋放機構,位於制導艙的上方,用於在飛彈貯存或飛行期間支承並固定子彈頭。分離釋放機構的支座用爆炸螺栓將子彈頭固緊,釋放子彈頭時炸開爆炸螺栓。突防裝置(誘餌和金屬箔條)也固定在釋放艙內,和子彈頭伴隨釋放。

分導式多彈頭的布局子彈頭在母艙中的安裝布局根據子彈頭的多少和飛彈的總體要求不盡相同。例如,陸基飛彈對總體長度要求不高,因此,子彈頭的排列較為規律,子彈頭釋放裝置與末助推發動機呈串聯方式布局,這使母艙釋放子彈頭的過程簡單化。從美國MX和“民兵”飛彈的子彈頭排列可以看出,它們較為均勻地排列在末助推控制系統之上,蘇聯的SS-24飛彈的10個子彈頭也是排列在一層中。而潛射飛彈由於高度限制,大多短而粗,因此母艙空間較為侷促,子彈頭釋放裝置與末助推發動機呈並聯方式布局。美國“三叉戟"2D5飛彈的末助推發動機被子彈頭包圍。

蘇聯/俄羅斯飛彈的子彈頭排列根據飛彈類型不同而不同,較具特色。其SS-18的8個子彈頭底對底兩兩相對地配置在制導艙的上下兩面。其潛射飛彈為解決母艙狹小的問題,多將子彈頭反向倒懸於制導艙下,這種設計雖然使每次釋放過程變得複雜,但減少了整流罩,簡化了結構,例如,SS-N-18和 SS-N-20潛射飛彈均採用了這種布局。其困難之處是每次子彈頭釋放時,末助推都要翻轉一次,並調整姿態。最值得一提的是,SS-20的3個子彈頭雖然正向設定,但其沒有整流罩,這減少了飛彈的整體長度和質量,在飛彈設計中非常少見。

分導式多彈頭的工作過程多彈頭飛彈的飛行過程比單彈頭要多一個釋放子彈頭的過程。其最初的助推段與一般彈道飛彈一樣,依次啟動第一級及第二級火箭發動機,使飛彈持續加速,直到獲得足以飛完全程所需的速度。助推段結束後頭體分離,分導式多彈頭飛彈在第二級或第三級火箭後還設定有小型火箭的平台,即末助推控制系統,實際上構成三級或四級火箭。該系統是區別分導式多彈頭飛彈與其它飛彈的關鍵,也是其技術核心。

戰略飛彈的主火箭發動機把彈頭母艙投送到預定的彈道點後,最後一級火箭發動機燃料耗盡,彈頭母艙與主火箭分離,作彈道飛行。此後,母艙由末段助推系統提供推進及制導控制。母艙上的慣性制導系統控制多個小火箭或燃氣噴管工作,不斷修正母艙的速度和姿態。當速度和角度達到預定彈道值時,釋放機構釋放第一個子彈頭。此後可以有以下幾種控制方式:一是母艙沿原目標方向加速,使得第二個彈頭的落地射向距離增大:二是彈頭落在原目標側向扇區內,以擴大彈頭打擊散布面積;三是給母艙一個在原彈道平面內,且基本垂直於其運動方向的推力,使第二個彈頭將從較高或較低的角度接近目標,比第一個彈頭滯後數分鐘,以躲避前一彈頭爆炸的毀傷效應,避免“自我摧毀”。原則上所有彈頭共用l套制導及推進系統控制母艙,並按一定順序彈射彈頭,每彈射一個彈頭後,母艙就調整一次速度及方向,這樣每個彈頭就可以指向不同的目標。美國在發展“三叉戟”1C-4的多彈頭系統時,除MK4分導式彈頭外,還發展了一種具備機動功能的 MK500子彈頭,它在與母艙分離後,子彈頭自身還攜帶有末助推控制系統。這兩種子彈頭可以混合裝配在“三叉戟”1C-4的母艙中,但由於當時技術局限,MK500彈頭的機動能力有限,打擊精度也差,因此沒有實際部署。

技術優勢

打擊效率高分導式彈頭作為多彈頭技術的一種,具有用1枚飛彈攻擊多個目標的顯著特點,使飛彈的投送效率大為提高,在相同核飛彈數量的情況下,可大大增加核打擊能力,使打擊效率大為提高。

特別是,從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出,與簡單的集束式多彈頭相比,分導式多彈頭可以根據作戰意圖不同,在較大區域內選擇要打擊的獨立目標,並可調節打擊次序和一定的時間間隔,滿足不同的戰術需要。美國“海神”潛射飛彈子彈頭的縱向分導距離為480~640千米,橫向分導距離約為縱向分導距離的一半。 “民兵”-3飛彈的子彈頭落點間距離可達60~90千米,3個彈頭的覆蓋距離就可達到270千米。法國潛射M4A飛彈的最大目標範圍達150×350平方千米,這么大的布撤範圍足以覆蓋一個經濟區內的所有目標。

突防能力強分導式多彈頭是改進突防技術的重要措施,因為分導式多彈頭的軌道幾乎各不相同,且彈頭數量較多。當子彈頭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使敵方的防禦系統處於“飽和”狀態,而無法攔截或全部攔截來襲彈頭。如果防禦系統的攔截機率是50%,則單個彈頭到達目標的機率是50%,而對於有10個子彈頭的多彈頭飛彈來說,10個子彈頭都被攔截的機率是0.001,而至少有一個子彈頭到達目標的機率是99.9%。可見,對於同樣的防禦系統、同樣的攻防模式,多彈頭飛彈可有效提高突防能力。而且多個彈頭的投送能力還可用於輕、重誘餌的投放。例如,美國“民兵”-3飛彈的彈頭母艙每次釋放子彈頭幾乎都是將子彈頭或誘餌置於金屬箔條雲團之中,最終在彈道上分別形成圍繞3個子彈頭的3個由真、假彈頭和金屬箔條雲團組成的目標群,使敵方的飛彈防禦系統真假難辨,無所適從。

破壞威力大落點和時間規劃合理的多彈頭對地面目標,特別是地下工程目標的破壞並不單純是破壞效應累加的結果,會產生聚焦作用,成倍地增大破壞效應。冷戰時期,國外科研人員就發現,將多枚鑽地核彈頭投送到目標區同時爆炸,利用多彈爆炸所產生的聚集效應,可在地下一定深度處形成高應力疊加區,這對深地下工程破壞十分大。美國通過大量化爆模擬試驗得出:7枚500千噸鑽地核彈呈六角形布置,鑽深12米,相互距離400米時,爆炸的聚集地衝擊效應比單彈爆炸所產生的地衝擊效應,即爆炸效應提高了5~6倍。 此外,多彈頭的均勻散布遠比等當量威力彈頭的累加破壞要均勻,這是因為單彈頭的破壞效應隨著距離的增大而削弱,而均勻散布的多個彈頭可以在更大面積範圍內均勻破壞。冷戰時期,美蘇均利用這種效果,計畫將多彈頭飛彈用於“彈幕式”打擊地面機動的戰略飛彈發射車等在一定區域內高速機動的目標,以提高殺傷機率。

核威懾能力靈活分導式多彈頭技術可以使國家決策者根據戰略需要在現有飛彈上分別部署不同數量的子彈頭,從而使戰略核力量的威懾能力變得更加靈活。例如,美國為應對美俄《戰略武器削減條約》的要求,曾將3個子彈頭的“民兵”-3飛彈改為單彈頭,以後又部分恢復了3彈頭部署;其“三叉戟”2D5飛彈設計可裝10枚子彈頭,後為滿足條約要求,將子彈頭數削減到6枚以下,而為滿足最近簽署的《戰略武器削減條約》要求,可能將子彈頭數減少到3枚。此外,英國和法國的“三叉戟”和M4多彈頭飛彈有部分僅裝有單彈頭,以執行打擊恐怖集團或應對戰區衝突的“亞戰略”任務。可見,靈活的子彈頭組合可使戰略核力量的威懾能力更加靈活。

打擊精度高分導式多彈頭比典型的單彈頭飛彈多了一個末助推控制裝置,當分導式多彈頭的母彈頭與飛彈火箭主發動機分離後不久,末助推控制系統就按制導計算機的指令開始工作,對彈頭的飛行速度和方位進行調整,以修正主動段的發射誤差。這實際比一般單彈頭多了一級控制系統和一次精度校準,彈頭的命中精度必然會得到提高。 此外,分導式多彈頭飛彈只需發展彈頭數量,而無需投資運載工具和發射陣地,也就是說,維護幾乎相同的飛彈,也可成倍增加打擊能力,這無疑使核力量的效費比保持在較高水平。

如何對抗

應對分導式多彈頭的攻擊一直是飛彈防禦難以克服的難題,至今仍是美國飛彈防禦技術發展的重中之重。

核爆攔截技術核爆攔截是最原始的飛彈防禦技術途徑,美國和蘇聯都曾發展過,其特點是攔截效率高,但對環境和地面的附帶傷害大而持久。在高空或大氣層外核爆攔截不像在地面會產生巨大的衝擊波,其對子彈頭的破壞主要是x射線、中子射線、核爆電磁脈衝等效應。其中,核爆炸在真空中有大約85%的核當量以X光形式釋放,其輻射的瞬間能量非常大,會加熱子彈頭很薄的材料層,使外殼變形脫離彈頭,從而使子彈頭失去再入保護。而中子射線能穿透子彈頭外殼,引起子彈頭的鈾或鈽部件裂變,釋放出的能量不足以引爆核彈,但可使鈾或鈽加熱變軟,而高速鏇轉或運動的彈頭內部離心力可能使材料變形,導致其無法爆炸。核爆產生的電磁脈衝將使子彈頭金屬部件瞬間耦合巨大能量,從而擊穿電子器件。

冷戰時期,美蘇科研人員通過計算發現,攔截飛彈彈頭在100千米高空爆炸時,破壞半徑為9~11千米,在80千米高空爆炸時,破壞半徑為 6.6~8.5千米。破壞半徑大於6千米時,單發摧毀機率可達到100%,隨著對爆心距離的增大,破壞機率逐漸降低。可見,利用核爆攔截方式可以輕易將一定通道內的子彈頭一網打盡,但其附帶傷害不得不考慮,這也是美俄逐漸放棄這種效率較高的攔截方式的主要原因。

多殺傷器攔截(MKV)技術多殺傷器攔截技術是隨著美國現代飛彈防禦計畫而發展起來的一種針對多彈頭目標的新興攔截技術。它是在一枚攔截彈上攜帶多個輕小型殺傷器,攔截多個彈頭或誘餌的防禦方案。美國飛彈防禦局在2002年首次公布該方案。多殺傷器攔截彈由助推火箭、多殺傷攔截器組成,其中攔截器母艙帶一個運載器和兩排殺傷器,每排均包含8枚殺傷器,前排殺傷器頭部向後倒置,在分離後需轉1800。母艙主要用於評估威脅目標、調度和派發殺傷器,並指揮作戰:微型殺傷器主要用於目標威脅分析及實施攔截。 多殺傷器攔截彈對彈道飛彈的攔截過程如下。預警系統探測到敵方彈道飛彈的發射,對目標進行跟蹤並引導攔截彈發射。攔截彈發射後,利用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海基x波段雷達、空間跟蹤與監視系統以及殺傷攔截器的尋的器進行目標識別。在大氣層外,助推火箭與攜帶多個微型殺傷器的運載器分離後,藉助火箭拋撒出多殺傷器,拋撒出的每個殺傷器都將與母艙保持聯繫,藉助母艙的遠程紅外探測器探測、跟蹤及識別彈頭和誘餌。每一個殺傷器都會從母艙收到瞄準信息,對於每一個已經識別出來的目標可能需要分配一枚或幾枚殺傷器進行攔截,最後各個殺傷器以數倍音速與目標碰撞將目標摧毀。

美國飛彈防禦局目前計畫在幾乎所有的中段攔截系統上裝備多殺傷器攔截彈,包括海基“標準”-3 Block2B、動能攔截彈(KEI)及地基中段攔截彈(GBI)。飛彈防禦局要求每枚GBI上裝10~20個攔截器,動能攔截彈上的攔截器數量大致為 GBI的1/2~2/3,“標準”-3 Bloek2B攔截彈最多安裝5個攔截器。 可以看出,多殺傷攔截器技術可實現對每個子彈頭的多次攔截,即用多個微型殺傷器同時或者先後攔截一枚彈頭,從而提高攔截機率;其次,多殺傷攔截器攜帶的殺傷器數量多,不僅可攔截真彈頭,而且有足夠的數量攔截或對抗誘餌、仿真彈頭和包裹彈頭等突防措施。

軍事意義

分導式多彈頭技術是飛彈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據專家介紹,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由母艙及其末端助推系統、小型化的彈頭組成。母艙通過同時或者逐次釋放多個子彈頭,藉助母艙末助推控制系統,分別釋放子彈頭去攻擊同一個目標或者各自不同的目標,其子彈頭分布範圍較大。

在分導式多彈頭技術誕生之前,多彈頭技術主要是集束式多彈頭技術,也就是當飛彈飛行達到預定彈道參數,彈頭整流罩拋掉之後,在有利的時間與高度同時釋放所有子彈頭,同時攻擊一個面目標。

分導式多彈頭技術帶來的優勢有兩個,首先是提高了飛彈的效費比。以前,一枚飛彈只能對付一個目標,如今一枚多彈頭飛彈可能相當於多枚飛彈的威力,在具有同樣打擊目標能力下,大大減少飛彈武器裝備的費用,在具有相同飛彈數量的情況下,則極大地提高飛彈的威力。其次,有利於飛彈的突防。多彈頭可使敵方反導系統處於飽和狀態,自身的突防機率更高。

需要指出的是,分導式多彈頭技術並非什麼新技術,上世紀70到80年代美蘇研製裝備的洲際彈道飛彈普遍採用了該項技術,例如,美國“民兵-3”採用了3個分導式子彈頭,美國海軍的“三叉戟”II潛射彈道飛彈,裝有8個分導式多彈頭,蘇聯的SS-24地地洲際飛彈則裝有10個分導式子彈頭。英國、法國的現役飛彈也採用了這項技術,印度也在發展分導式多彈頭技術。

分導式多彈頭的子彈頭從母艙中釋放後,由於自身沒有控制系統,只能沿著預定彈道做慣性飛行,這就給反導系統提供了攔截的條件。因此,在此基礎上,有國家研製了全導式多彈頭技術,其不僅具有分導能力,而且每個子彈頭都帶有控制系統,可以做機動飛行來躲避反導系統的攔截,具有很強的突防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