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該校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稱為鈐陽書院;
清同治四年(1865年),更名為太常書院;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易名為分宜縣立高等國小堂;
民國元年(1912年),更名為縣立高等國小;
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分宜縣鈐陽國小;
1955年,更名為分宜縣第一完全國小。
1958年,因老城水庫搬遷至此。
1980年,正式定名為分宜縣第一中心國小。
2007年,與上海德仁基金合作,在分宜縣政府的支持下,新建德仁苑。
教學條件
師資力量
在籍教師155名。其中本科學歷教師84名。國小特高級教師3名,國小高級教師100名。國家優秀教師3名,省級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5名,全國優秀大隊輔導員1名,全省“師德師風標兵”1名。
硬體設施
2002年,新建教學博學樓一座。
2004年,新建多功能藝術樓一座。建立了計算機教學中心。
2005年,新建多功能逸夫樓一座。
2006年,新建分宜一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7年,新建德仁苑,免費為貧困孤兒提供住宿、生活。
辦學特色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現代化和學生成長之路。
因此,學校站在新的起點上注重電教文化和素質教育的發展
電教文化
分宜一小是傳統電教強校。
1980年,賀耀武先生調任分宜一小校長。從此,在賀校長的帶領下,分宜一小開始了電化教學之路的探索。把電教輔助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突破口。經過千辛萬苦,從零開始。
1981年,在宜春地區電教評比中,賀耀武先生親手製作的幻燈片《水稻的一生》獲得了第一名,為今後電教的發展邁出了第一步。此後,學校的各項工作都得到的前所未有的發展,辦學規模也越來越大,影響很大,各個學校爭相前來學習考察,一時成為了江西省教育戰線的一面旗幟。
1985年被列為全省四個電化教學重點學校之一。該年在全省評比會上獲十項一等獎,學校電教錄像片被選輯於《新中國的電化教學》,並送聯合國。
到1989年,僅十年,分宜一小在全國、全省、各地市的比賽中,先後奪得電教論文、教案、優質課、幻燈片、教學錄像磁帶等五個大項的432個各種獎項。其中電教論文131篇,電化教學錄像還參加了 美國“ABCT”年會,38套幻燈教學片在全國發行。分宜一小成為全省響噹噹的電教名牌學校。賀耀武校長也因此被評為“全國勞模”,參加了1989年的國慶表彰會。聆聽了江總書記的講話,並受到了接見。
1990年,全國第一屆電教年會——全國電教協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賀耀武校長應邀參加了此次大會,並代表江西省,向大會詳細介紹了分宜一小電化教學的開展情況,得到了與會專家、領導的高度評價。在會議即將結束,商量承辦1991年第二屆年會的地點時,所有代表均表示,就到江西省分宜一小舉辦,去看看人家是怎么進行電化教學的,去學習一個縣城國小的電教經驗。就這樣,分宜一小爭取了到了向全國教育界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
1991年,全國國小電化教學研討會在分宜一小召開期間,中央電教館副館長李奈同志揮筆為我校題詞: “鈐山風光好,電教一枝花”。該年我校同時被中央電教館定為課題實驗學校。
1993年被省教育廳命名為江西省電化教學開發研究實驗學校。並成為江西省第一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1996年,我校參與組織研究的的全國“八五”教育規劃重點課題的子課題《運用電教媒體最佳化國小三年級語文讀寫品質的訓練》,獲得國家課題組驗收結題,獲國家優秀實驗學校證書。
1997年,開始承擔國家教育科研“九五”規劃重點實驗課題實驗研究工作。同時,在作文教學、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績。我校老師所執教的電教錄像課,先後有4節課,被國家教育部送上了“亞太一號衛星”,作為優質課向亞洲播放。以電教為龍頭的教育教學方式,全面帶動了學校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
進入21世紀之後,分宜一小朝著堅定得朝著電教+科技的方向前進。先後被評為了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部)、國家級科技體育傳統示範校(教育部、體育總局)等等榮譽。
素質教育
21世紀,最需要的是什麼?是人才!
進入21世紀以後,學校把握素質教育的大方向。同時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分宜一小積極開展素質教育,通過各種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除了正常的課業教育,狠抓了養成教育、音體美教育,做到藝術育人。安全教育、快樂教育、文明禮儀教育、誠信教育、勞動教育、生理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挫折教育等。組建了一個 “少兒綠色環保法庭”, 成立“少年消防團” , 組建“少年交警隊”,設立“少兒維權崗” ,培養校園“少年小記者”1000多名,學生竟聘“校長助理”,建立“科技、自然知識樂園”, 設“校園安全110信箱”,成立“社區愛心服務隊”、“安全監督員”、“環保小衛士”、“愛心小天使”、“小小解說員”、“科技小專家”……極大地調動了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學校教育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各種能力。
同時,學校建成一個“分宜縣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分宜一小愛國主義教育”、“分宜一小留守兒童教育基地”。設有:“紅歌驛站”、“紅領巾活動室(少兒記者站)”、“道德楷模室”、“分宜之窗”、“文明禮儀室”、“國文博學室”、“少年科學工作室”、“珠心算室”、“中國夏布之鄉”、“棋藝室”、“桌上足球室”、“農具陳列室”、“榮譽室”、“偉人毛澤東室”“民俗走廊”、“蔬菜樂園”、“廚藝體驗室”等。僅2008年,就有近10000多人次的學生到基地接受了教育,近600人次的老師到基地授課指導,有近3000人次的各級領導、兄弟單位、學校、家長以及各種媒體記者等前來參觀、學習、指導工作。其中在上海德仁基金和分宜縣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教育基地的旁邊,建設了一個“德仁苑”,招收了40多名來自農村的貧困孤兒,在我們學校上學,在“德仁苑”住宿、生活,聘請了專門的生活老師、輔導老師幫助他們,教育他們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感恩社會的人。
學校榮譽
全面實行素質教育,深入開展教育教學和教育科學實驗,讓每一位教師不斷提高,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使學校在不斷改革中創新,在持續創新中發展。
1998年國家教育部授予“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西省教育廳授予“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示範學校”;中國自然科學基金會授予“智力工程實驗學校”;江西省科協授予“江西省青少年科普實驗基地學校”。
省教育廳於玉梅副廳長在全省電化教學現場會上曾高度評價說:分宜一小是一所省內有名氣,國內有影響,國際有交流的學校,很了不起。
2005年被評為江西省人民滿意十大品牌國小。
2010年被評為江西省航空航天車輛模型活動重點單位、第十三屆省運會航海模型競賽(社會部)暨全省青少年航海建築模型競賽優秀組織單位。
2012年被評為江西省語言文字示範校、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百所先進學校。
2013年被評為國家級科技體育傳統示範校。
(僅列部分省部級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