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拼音】:chū qí bù yì
【解釋】:其:代詞,對方;不意:沒有料到。趁對方沒有意料到就採取行動。
【出處】:《孫子·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近義詞】:攻其不備、出人意外
【反義詞】:意料之中、不出所料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
【意思】:指乘人不備突然行動
成因
出其不意效應的心理成因:
第一個原因是突然地讓被試者做某件事,被試者無心理準備,不知有什麼事故,按生活習慣與常識,為確保不出事故,達到自身安全,會不加思考地“就範”。
第二個原因是人們習慣於接受命令。人們從小起便學會按命令做操、遊戲,習慣了對命令者的順從。
第三個原因是順從比對抗來得簡捷快速。你若對抗,就要有個思索過程,而在突如其來的命令面前,你根本沒有思考與推理的時間,而順從是最容易產生的。
事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機械師布利阿里接受了一項特殊任務,設法解決槍枝由於使用時間長而命中率低的問題。經過研究,他發現是槍膛里所用材料的硬度不夠,於是,開始尋找各種合金鋼,決定改造槍枝構造。在些期間,他進行了許多耐磨和耐熱試驗,所以,試驗場地堆滿了各種材料。在一次清理試驗場地時,他決定把沒用的材料都清理出去。當他隨手要扔一塊雪亮的不鏽鋼時,他突然產生一個想法:如果用這些不鏽鋼做餐具一定很漂亮。這個奇特的想法,成就了布利阿里,也使不鏽鋼餐具走進了千家萬戶,受到人們的青睞。布利阿里的成功使德國人毛拉感到了汗顏,因為不鏽鋼是他發明的,他卻沒有想到不鏽鋼能成為餐具的加工材料。
一位應屆畢業生在廣告信息欄里看到了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於是,他電話預約前往面試。可是,當他在規定時間到達時,發現在他前面已經先來了8位畢業生。他想:“如果任由這樣等下去,說不定輪到自己時黃花菜都涼了,我何不想個辦法!”他很快寫好了一張紙條,請秘書小姐交給面試經理。經理看後不禁大笑起來,原來這個聰明的面試者在紙箱上寫著:“經理先生,您在沒有看到第9位之前,請不要做決定。”此次面試結果自然如他所願。
實驗
有人在捷運車廂里作了實驗:①一位站著的乘客突然但又是彬彬有禮地對一位坐著的乘客說:“對不起,你的座位能讓給我嗎?”他很有可能會 不加思索地讓座。②悄悄地、緩和地對坐著的乘客說:“喂,那位先生想讓你給他讓個座。”他一看那先生年紀不大,就可能不予理睬。對比之下,①比②的讓座率 高2倍。實驗證明:在未提前通知的情況下,受“突然襲擊”的乘客的讓座服從率高達56%;而提前通知時,讓座服從率僅為28%。
啟示
該效應對研究生的啟示是:研究時要出奇制勝,大膽創新。出其不意效應告訴我們人們習慣於接受命令,而且順從比對抗來得簡捷快速,在別人根本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地採取秘密、快速、大膽的行動,就很容易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