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第一類方法是一種功能測定法,所形成的纖維蛋白,又可再分為測重法,酚試劑比色法和紫外光度法、測氮法、濁度法和凝血酶凝固時間法等。這類方法的優點是測定的是有凝血功能的纖維蛋白原,又稱為可凝固蛋白(clottableprotein),故特異性較好。方法可簡可繁,常規使用中,多採用較簡便的VonClauss法。[17]根據這種方法設計的商品藥盒(kit),已在一些國家廣泛使用。據1975年美國CAP的調查,1939個臨床化驗室中,用此法者占1824家,即94%用了本法,其中Tan等採用了速率法。[16]這類方法中由Ratnoff和Menzzie改良的酚試劑比色法,其曾被提出作為參考方法。近幾年來,不少文獻推薦用Jocobsson的改良法作為纖維蛋白原標準的定值方法。這類方法的缺點是,從理論上講,有兩方面可引起誤差。一是所析出並測定的是纖維蛋白而非纖維蛋白原。已知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蛋白時會從α和β肽鏈上分別切下兩個短肽,即A肽(FpA)和B肽(FpB)。這樣纖維蛋白實際上比纖維蛋白原的質量少了10%。[14]二是已知纖維蛋白旦形成,就會吸附一些凝血因子或纖溶因子,這樣又會增加所測纖維蛋白原的量。此外,本法在操作中在獲取纖維蛋白和洗滌(擠壓)除去其它蛋白成份時,不僅比較麻煩而且也難以完全徹底,會造成其它蛋白污染。第二類方法(物理化學測定法)在我國套用最廣。這類方法又可分為鹽析法(包括用亞硫酸鈉、硫酸銨或氯化鈉鹽析,用蛋白質顯色或比濁法測定),熱變性沉澱法和電泳法等幾種。這類方法都比較簡單、快速,尤其適於急診檢驗,但缺點是本法的特異性不強。所測的不是有凝固功能的纖維蛋白原,可能包括部分的降解產物和/或其它蛋白。而電泳法又太繁瑣,不適於常規工作。
第三類方法(免疫學方法),是將純纖維蛋白原作為抗原免疫動物,製成多克隆或單克隆抗體。然後用免疫膠乳、被動血凝或反向血凝、單向免疫擴散、火箭電泳以及ELISA等方法測定。優點是大部分方法簡便,但缺點是所測的不僅是可凝固的纖維蛋白原,可能包括了它的降解產物(因為它們有共同抗原),也可能包括了障礙性纖維蛋白原(dysfibrinogens即N端谷氨酸γ位未羧化的無功能的纖維蛋白原,又稱缺維生素K引起的蛋白質,PIVKA)。但免疫法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可用來測定PIVKA。如果一個患者總纖維蛋白原(用免疫學測定結果)不低,甚至增高,而功能性(即可凝固性)纖維蛋白原卻明顯減少,即可判斷為存在PIVKA。肝病、維生素K缺乏等均可導致PIVKA升高,有臨床診斷價值。總的說來,免疫學方法用於臨床常規實驗室仍存在一定問題。
結論
國內引進很多自動血凝分析儀,這些儀器在測PT時往往同時報告纖維蛋白原。其原理和理論根據是:當PT測定完成時,全部纖維蛋白原均變成纖維蛋白(相當於Clauss法血漿中加入了凝血酶),其形成的濁度與纖維蛋白的含量成正比。因此,不需另加任何試劑,即可由濁度直接推算出纖維蛋白原的含量。故本法又稱為PT導出(或衍生)纖維蛋白原測定法,簡稱PT-Der法。關於本法的可靠性,國外不少研究者已作過比較,總的情況是:此法精密度相當高,當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在正常範圍時,PT-Der法與經典的Clauss法無顯著差異或略高於Clauss法;但當纖維蛋白原減低時,PT-Der法往往偏高(p<0.001),故此法用於纖維蛋白原含量減低者應慎重.國內目前採用此法者已逾來逾多。由於不斷有文獻報導,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的變化不僅與凝血障礙、出血、DIC、應激(因為它也是一種急性期蛋白)有關,而且與冠心病,心肌梗塞有關,因此臨床上倍受重視。不僅工作量增大而且對方法準確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至今WHO、ICSH和NCCLS仍未明確提出一個纖維蛋白原的標準化或推薦方法,供臨床常規使用。但作為方法標準化的第一步,纖維蛋白的標準已經有國際參考製品;另外用於標準品的標化也有一個推薦方法。以下重點介紹這兩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