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停堆

日本政府和東電先前發布核電站事故處理日程表,打算今年年底前實現“冷停堆”、即核反應堆活動完全停止,達到低溫穩定狀態。

簡介

所謂的冷停堆,即用於冷卻核燃料棒的水溫低於沸點,可阻止燃料棒再度升溫。而根據東電11月30號發布的進度報告,所有事故反應堆壓力容器底部的核燃料棒的分布已經穩定在了100攝氏度以下,機組廠房內的輻射水平顯著下降,結果屬實的話,意味著要比預計提前大約一個月達到第二階段的主要目標也就是冷停堆,這將是日本處理核災計畫中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日本核電站進入“冷停堆”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日本原子能災害對策本部部長將於16日召開會議,宣布福島核事故處理第二階段結束。
日本廣播協會報導稱,日本政府表示,目前已經確認到,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底部以及安全殼內部溫度基本保持在100攝氏度以下,放射性物質外泄情況也得到控制,核電站廠區邊緣的年核輻射量低於1毫希等,計畫年內達成第二階段“冷停堆”的作業目標已經實現。
鑒於核反應堆狀態穩定,日本政府計畫全面展開警戒區域和計畫性疏散區域的調整工作。不過,上述區域內仍有部分地區輻射量依然較高,因此,核電事故擔當大臣細野豪志等有關人員將於本周末前往災區,與當地市長、町長等協商應對辦法。
據介紹,福島第一核電站位於東京東北部的240公里,在今年3月11日的大地震及海嘯中,核電站1至3號機組反應堆冷卻系統受損,內芯燃料棒受熔化。
根據福島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4月公布的首份事故處理工程表,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實現核站1號至4號反應堆機組輻射泄漏切實減少。7月中旬,東電錶示完成了這一階段的任務。
將進入新階段徹底清理或耗時數十年
在第二階段“冷停堆”目標完成後,日本政府與東京電力公司將匯總旨在報廢核電站的中長期日程表,以2年為預期開始取出乏燃料池中的燃料,核事故處理工作將進入新階段。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全院表示,東電為確保全全而匯總的今後3年設施運營計畫“基本妥當”。
報導指,即使宣布了實現冷停堆,東電此前也承認過,未來十年可能都無法從反應堆移除燃料棒,而專家分析稱,該核電站清理工作有可能會耗時數十年。

冷卻堆不是零風險

野田佳彥16日宣布這一階段性目標達成。“即便(會有)不可預見的事件發生,”野田在原子能災害對策總部會議上說,“(當前)情形是,核電站範圍內的輻射維持在較低水平。”
一些核電行業專家說,實現“冷停堆”不意味受損機組反應堆“零風險”。
日本原子能學會副會長澤田隆解讀,“冷停堆”表明“機組反應堆在一段時間內持續處於穩定狀態”,但政府和東電使用這一說法不意味所有4座受損反應堆如今徹底安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