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開法師

冶開法師

釋冶開,俗姓許,出家後法名清熔,字冶開。他是江蘇揚州人,生於清文宗鹹豐二年(一八五二年)。他的父親名長華,母親徐氏,都是虔誠的佛門信徒。他自幼體弱多病,十二歲的時候,奉親命出家,依鎮江九華山明真和尚剃度。十七歲的時候,到江蘇泰縣只樹寺,依隱開老和尚受具足戒。此後他行腳參訪,歷經杭州、普陀、天台等處的名剎,向大德長老請教。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他到常州天寧寺,參謁方丈定念和尚。定念門風峻肅,法席巍然。參叩的人雖多,而獨對冶開另眼看待,冶開隨侍和尚左右,讀經參禪。由於他天資穎悟,修習認真,在定念和尚座下一年多之後,於一次結七念佛中,有所開悟,定念和尚為他授別記,預言他將來必獲得大成就,他也繼承了定念的法嗣。

又過了一年,定念圓寂。冶開離開天寧寺,到鎮江金山寺,潛修多年,功力更進,融通無礙。大約在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前後,他又行腳到終南山,結茅潛修。光緒年間,在終南山結茅潛修的出家人很多,如虛雲老和尚、赤山老人法忍、月霞法師等都在終南山潛修過,但時間上都較冶開為晚。

冶開初到終南山時,他的茅蓬正當山隘。一日晚間,一頭老虎逡巡於茅蓬之外,他結跏趺坐,一念不起,良久之後,老虎屏息貼耳而去。以後老虎常由茅蓬前經過,來去均輕嘯三聲,好像和他打招呼似的。

後來他遷到一處名叫「喇嘛洞」的山洞中居住。洞中以往鬧過怪異,居者每為所崇,雖持咒禁制亦無效。山中道侶勸阻他,他說∶「以前住在洞中被祟的,正是因為他持咒作法與之為敵。我心如太虛,無迎無拒,彼縱拒我,我不拒彼,作祟與否,聽其自然。」就這樣他遷到山洞中,一住三年,了無怪異。最後在他決定離開終南山,住在洞中最後的一個夜間,後洞中砰然如千鈞重物墜地。他持菜油燈往洞深處察看,只見一頭黑狐,毛色光可鑑物,一閃而逝。冶開以心如虛空,久離恐怖。他不以異類視黑狐,故在他離開之前,黑狐現形為他送行。

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他四十五歲,回到了常州天寧寺。天寧寺在鹹豐、同治年間洪楊之亂的時候,一部分建築物毀於兵燹,迄未修復。至此,冶開發願重修,以期恢復舊觀。於是他四出募化,並遠至關外,前後歷時十餘年,將募化所得的資財,先後重建了天王殿、文殊殿、普賢殿、地藏殿,及羅漢堂等,更廣造僧舍,修繕全寺,使修復後的天寧寺,殿宇嵯峨,僧舍連雲,較以前更為壯觀。由於他苦心經營,天寧寺的房舍達到六百餘間,寺田由原來的一千五百餘畝,增加到八千餘畝。由此天寧寺名聲大噪,號稱為江南四大叢林之一。

在重建天寧寺期間,他繼任了主持。他道風嚴峻,遇學者入室,深錐痛刮,不稍寬假,因此獲益者眾。他嘗說∶「具大慈悲者,方能以毒棒接人。」

有一次,有一個日本僧人,聞名到天寧寺相訪。相見之下,那日僧賦詩說偈,批判經典語錄,喋喋不休。冶開垂目默坐,初不置答。等到他糾纏既畢,突然問曰∶「離卻古人,何處是爾自己?試道一句。」那日僧嗒然若喪,禮謝而去。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在八指頭陀釋寄禪的推動下,創立了「中華佛教總會」。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元月,寄禪以保護廟產事到北京內務部交涉,圓寂於法源寺。是年三月底,「佛總」開會,推舉冶開為會長,釋清海為副會長,事實上會務實權掌握在清海手中。

冶開在天寧寺退居後,一度到靈隱寺靜居,並協助靈隱寺建殿修像。後來他又到上海玉佛寺,創設了「居士念佛會」,接引滬上名流。一時緇素雲集,法緣鼎盛。繼之他又創立了「佛教慈悲會」,專做社會上災害貧困救濟事業。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年)華北發生旱災,他以近七十的高齡,親自率領慈悲會的人員,到北方放賑,災黎因之存活者無算。受惠災民有相泣於道曰∶「活我者,老和尚也。」

民國九年(一九二○年)春天,他在上海開壇傳戒。受戒的四眾弟子,多達一千五百餘人,在佛門中是盛況空前的大事。這年夏天,偶感風疾,病了一場,入秋始愈。自此閉門謝客,日誦《華嚴》四卷為常課。到了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冬天,舊疾復發,仍安詳如常,一無痛苦。旬日之後,瞑目趺坐而寂。世壽七十一歲,僧臘五十九年。

弘揚佛法

冶開一生熱心於佛教文化事業和社會救濟事業。他主持天寧寺期間,在弟子應慈、惟寬、行實等的贊助下,創設了「毗陵刻經處」-俗稱天寧寺刻經處。數十年中,刻印了大小乘經論七百七十餘部,二千四百六十多卷。這對近代佛教文化的振興,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慈善事業

在社會慈善事業方面,他曾捐資興建橫跨運河的大石橋-政和橋。他與常州著名的慈善人士錢振煌等,合辦「平價售米」,貼錢賠本售米給窮苦民眾,以減輕窮人的負擔。他在常州天寧寺外面種植大面積的樹林,所謂「前人植樹後人享」,這樹林後來成為常州市紅梅公園的一部分。此外,他還興辦了天寧寺義務國小,收容常州東郊的貧困兒童入學讀書。

佛學理念

他是近代著名的禪宗大師,他常以語錄、書函開示弟子。他認為,世界空華,浮生若夢。極世尊榮,轉眼即滅。人們都生活於幻化世界中,從幻入幻,幻生幻死。如欲跳出這幻化世界,應從佛道入手。佛道不向外求,專究根本,直揭本原,一切幻化都能消滅。

弟子

他的傳法弟子有月霞、應慈、惟寬、明鏡等,都是佛門碩彥。如月霞之在上海創辦「華嚴大學」,應慈之分燈常熟,在興福寺創辦「法界學院」,弟子遍及大江南北,對民國以來的僧教育發生了很大的影響。

冶開生平不事著述,僅有語錄散見各處。後來由弟子惟寬等輯成《冶開熔禪師語錄》三卷行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