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旱

冬旱

冬旱是指發生在當年12月至次年2月的乾旱。這時降水稀少,各地都以乾旱為主,在北方農田多已休閒,越冬小麥處於休眠狀態,冬旱對農作物的危害較輕;而華南和西南地區冬季溫度仍然很高,仍有作物生產,冬旱的危害仍較重。 我國屬於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多偏北大風,降水一般很少。在北方地區,冬季作物已經停止生長,進入越冬期後需水不多,影響不大。但冬旱減少了土壤底墒,會影響越冬作物的返青生長和春播作物的出苗;若冬旱連著春旱,其危害就比較嚴重。

簡述

冬旱 冬旱

由於在冬季,大氣環流中極地上空強勢的極地下沉氣流導致我國大陸的西北風強盛,從而阻撓或切斷了從印度洋流經孟加拉灣到我國北方的水汽輸送,冷暖空氣交匯機遇少,因此降水很少,從而造成我國的冬旱。對作物生長有影響的乾旱主要在南方。華南、西南為冬旱主要發生區,華南南部及雲南大部發生頻率達50%~70%。對華南地區來說,因氣溫較高,冬季仍有農作物繼續生長,出現冬旱就會有一定影響。

我國北方冬麥區旱情特點

一是降水嚴重偏少、氣溫偏高。去冬以來,華北大部、西北大部、黃淮大部及江淮大部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至九成,一些地區基本無降水,華北、黃淮一些地區連續無雨雪日數超過70天,一些地區累計雨量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小值。11月份以來,上述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偏高,其中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華北、黃淮以及西北東部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至4攝氏度。受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部分冬麥區12月上旬就發生旱情。

二是農作物受旱面積大、程度重。當前北方冬麥區作物受旱面積1.04億畝,是近5年來的同期最大值,大部分省冬麥區受旱面積超過在田作物的三分之一。同時,當前正值隆冬季節,乾旱天氣與寒流過程結合,寒旱疊加、旱凍並存,增加了抗旱灌溉難度,部分地區苗情很差,一些地區出現大面積黃苗現象,有的甚至出現乾枯死苗。

三是部分地區人畜飲水困難突出。受持續乾旱影響,黃淮海一些山區和丘陵地帶有196萬民眾、67萬頭大牲畜因旱存在飲水困難。一些民眾拉運水距離遠、缺水持續時間長、抗旱成本高,對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

四是江河來水持續偏枯,水利工程蓄水嚴重不足。12月至年初1月中旬,北方冬麥區主要江河累計來水持續偏少,其中黃河幹流潼關水文站12月份平均流量為歷年同期最小,渭河、涇河入冬後來水比常年偏少三成至七成。據統計,截至2009年1月1日,山西、山東、河南、陝西4省區大型水庫蓄水量比同期偏少,其中河南少蓄18.6億立方米。中小型水庫蓄水尤為不足,山西有405座水庫乾涸。

怎樣應對冬旱

應對旱情,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山西省政府日前緊急下撥抗旱資金1000萬元,同時要求各市縣財政配套一定的抗旱資金。各小麥主產省份的各級政府在抗旱資金投入上都應加大力度。

應對旱情,還要加強部門協作,強化對抗旱工作的指導和支持。水利、農業、氣象等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根據本地實際,綜合制訂科學可行的抗旱方案,加強對旱情的監測預警,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水利設施,進行科學調度,擴大澆灌面積。同時指導農民加強田間管理,做好土地保墒等工作。

應對旱情,更要加強各級政府的組織領導,動員全社會和廣大民眾的力量,全面調動他們投入抗旱鬥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力爭把乾旱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為什麼春旱比冬旱嚴重

因為雖然冬季降水少,但經過夏秋兩季的降水,地下水很豐富。況且冬季華北寒冷蒸發少故冬旱不嚴重。而一到春天萬物復甦需要大量水分,再加上氣溫急劇升高,蒸發很旺盛。故春旱對農作物影響很大。

北方冬小麥大旱成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2008年末至2009年年初,我國北方地區發生了50多年來最為嚴重的乾旱,影響面積大,持續時間長,對我國的夏糧生產造成很大的威脅。這次大旱引起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經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動員、動用各種力量開展抗旱保苗,取得了顯著成效,確保2009年夏糧生產仍然保持較好的態勢。

發生在北方地區的大旱,主要影響的作物是冬小麥。按正常情況講,當時的冬小麥部分地區即將進入越冬時期(北部地區已經進入了越冬時期),對水分的需求已不再強烈,只要土壤保持正常的水分狀況,就不需要再次進行大面積灌溉。之所以在那個時期出現大面積的麥田墒情較差,部分地區出現黃苗死苗,造成必須大面積地啟動灌溉系統進行灌溉保苗,主要原因歸結如下。

發生乾旱的原因

(1)播種以後降水量嚴重不足。降水量嚴重不足是大旱形成的基礎原因。以河南省為例,從2008年10月24日到2009年2月1日100天左右的時間內,全省平均降水量僅為10.7mm,較常年同期減少近八成。特別是11月下旬以後,全省大部分地區沒有出現明顯的降水過程,平均降水量僅為2.2mm,較常年同期偏少9成以上,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小值,部分地區滴雨未降。黃淮海冬小麥主產區的其他省份情況也基本類似。

(2)同期氣溫偏高,加劇了旱情的發展。仍以河南省為例。在冬小麥播種後降水嚴重偏少的同時,同期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0℃,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2高溫年。高溫在加速作物生長的同時也增加了作物對土壤貯水的消耗速度,在1月底2月初即呈現出明顯的旱情,並且受旱面積大、持續時間長、危害程度重,都為近60年來同期所罕見。

(3)冬灌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冬灌面積嚴重不足。冬灌是冬小麥灌溉管理中重要的一環。經過夏、秋雨季之後,當土壤貯水量偏少,或是因冬前氣溫偏高、冬小麥前期耗水量較大而使得越冬前土壤含水量偏少時,一般都要實施冬灌補充土壤水分,以防止越冬期間乾旱。實際上,冬小麥越冬開始前的土壤含水量已略現偏低,氣象部門也已預測冬季氣溫可能偏高,但由於前面連續幾年風調雨順,冬季降水也偏多,加之灌溉費用、工程供水等方面的因素影響,農民實施冬灌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冬灌面積有限,因此形成大面積冬小麥田土壤貯水不足,與降水少、氣溫高的不利天氣,共同促成了這次大範圍嚴重的乾旱發生。

(4)灌溉工程的支撐程度不足。在乾旱已經形成後,最有效、最直接的解決方法是通過灌溉為農田補充水分。由於乾旱發生時,通常是區域性、大範圍的表現,因此也要求灌溉工程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為大面積的農田補充供給水分。當前的農田灌溉工程建設及維護狀況,與滿足這一需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原因可概括為這樣幾個方面:①農田灌溉基礎設施建設普遍投入不足、建設標準較低,難以滿足短期內快速、大面積供水的需求。②部分地區平時灌溉需求不是非常強烈,因此灌溉工程的建設也十分有限。像江淮一帶的冬麥區,一般年份冬小麥播種前的土壤貯水加上生育期間的降水,基本上可以滿足正常生長發育的需求,因此許多地區沒有修建完善的農田灌溉基礎設施,本次嚴重的乾旱發生後,很大程度上是束手無策,儘管當地的水資源並不短缺。③部分地區的水利工程配套性不足,加之田間灌溉設施的維護不到位,像機井、井泵、渠系、閘門等損毀嚴重,在大面積發生乾旱時,水源卻很難輸送至田間,造成可灌溉面積減小、灌溉周期加長、畝次灌溉用水量增加,影響了灌溉系統效能的充分發揮。

(5)科學管理水平不高,科技支撐能力有限。本次大旱的發生,除了自然因素不可抗拒外,田間用水科學管理水平低、科技支撐不足也是一個方面的原因。前面提到的沒有大面積的實施冬灌,很大程度上可以歸結於科學管理水平的不高。而科學管理水平的偏低,又與科技支撐的不足密切相關。對於未來時期的作物需水,從技術上做到準確預測與預報還有相當的難度,主要難點在於準確處理未來的氣象狀況預測信息,特別是對未來降水過程的準確模擬。在墒情監測預報技術的完善與大面積推廣套用,以及灌溉新技術的開發與普及推廣等方面,也與抗擊正在發生的大旱的需求有相當的差距。

抗旱的工作重點

北方冬小麥發生乾旱的頻率是很高的。在全球性氣候變暖趨勢不斷加速的大背景下,發生2009年這樣的極端氣候現象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因此,在大旱發生之後,應該更好地進行反思與總結,以便更好地開展應對工作,為防禦未來可能再次發生的大旱做好充分準備。

(1)提高農田用水管理水平,預防或延緩乾旱的發生。在農田水管理實踐中,預防乾旱發生應當比抗旱放在更為優先的位置進行安排。首先應當根據各地的農業水資源分布狀況與灌溉管理水平(包括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確定合理的作物種植結構與種植規模,避免因保證高產穩產而過度開發利用區域水資源,或使作物生產過度頻繁地處於乾旱威脅之中。在此基礎上,對於灌溉農田,要根據需求及時的予以灌溉;對於旱作農田,則要根據降水情況、土壤墒情及作物生長狀況,提前進行增蓄雨水與耕作保墒等項工作,以儘量延緩乾旱的發生,減輕乾旱的危害程度。

(2)加強田間灌溉系統的改造與升級,提高灌溉供水的保障程度。我國是世界上水資源短缺十分嚴重的國家之一,北方地區缺水更為嚴重,而作為冬小麥主產區的黃河、淮河、海河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尤為突出。在農業供水量不會繼續增加,更可能的是不斷受到擠占的大背景下,利用有限水資源保證農業生產用水,特別是保證乾旱發生時農田能夠得到及時、快速的灌溉,對於保證農業生產的高產、穩產十分重要。灌溉系統99%以上是地面灌溉,要使農田得到較為均勻的灌溉,自流引水灌區用水量普遍在1500m3/hm2以上,個別地區甚至要達到3000m3/hm2;即便在井灌區,採用傳統的地面灌溉方式,用水量也在900~1500m3/hm2。用水量過大,一方面是造成灌溉輪灌周期的加長,使得相當一部分農田無法實現適時灌溉;二是加劇了水資源短缺,使得有限水資源可灌溉的面積大幅度減少,影響區域農業的整體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對現有灌溉系統的升級改造,使是具有快速、精量的供水能力,能夠根據作物水分需求,及時將適量的水分供給到需求的地點,將可能發生的乾旱危害徹底消除或減輕到最低程度。

(3)加強應急性灌溉設施的建設及應急性灌溉設備的貯備。在江淮冬麥區的許多地方,一般情況下冬小麥生長季的灌溉需求不是太強,因此建設系統的永久性灌溉工程的必要性與經濟性需要認真論證。但由於氣候的多變性,這些地區乾旱也時有發生。為了應對像這樣的大旱,確保區域糧食生產的穩定,應考慮建設一些應急性灌溉基礎設施,比如多用途貯水設施,主幹供水渠道(或管道)等。這些設施並不需要完善的次級配套,只要求在發生乾旱時能夠將水供到一定的區位,能夠支持應急性灌溉設備運行即可。在水資源相對充足,但由於工程供水能力不足,發生乾旱時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區域,也應考慮建設應急性灌溉設施,並貯備一定的小型應急性灌溉設備,以便快速及時為農田補充水分,減輕乾旱危害。

(4)加強科研和科技服務工作,提高科技支撐水平。在農業水資源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的背景下,有效防禦嚴重乾旱將逐步成為一項常態性的工作。迫切需要針對新的形勢,開展系統的科研工作,加強相關的技術貯備,為農業生產防禦抗擊未來可能發生的重大幹旱災害提供技術保障,同時要求各級科研和技術推廣機構為各地農民開展抗旱保豐收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充分加強各地農田用水管理活動的前瞻性與預見性,做到未雨綢繆,早做準備早動手,把可能發生的乾旱災害消滅在蔭芽狀態。

(5)加強政策性扶持,調動各方面開展灌溉和抗旱工作的積極性。由於種糧收益較低,灌溉成本相對較高,農民用水灌溉的積極性普遍不高,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願實施灌溉。

由於取消農村義務工,“一事一議”又實施困難,許多地區的田間灌溉設施得不到及時、良好的維護,嚴重影響農田的適時灌溉,許多灌溉面積因此失灌。

由於水費回收困難,灌區無力對渠系進行維護,調水放水的積極性也受到影響,相當一部分原有的灌溉面積又成為為旱地,這種現象在中小型灌區尤其嚴重。

由於土地分散經營,而灌溉系統需要一定的規模化統一運行管理,致使噴灌、滴灌、水平畦田灌等一些灌溉效率高、易於控制管理的灌溉系統無法得到大面積的套用。

研究結論

農田用水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這些非技術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農田灌溉系統效率的提高和作用的充分發揮,也制約著我國農田用水技術的進一步提升。因此需要各級管理部門通過系統的調查分析,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對農田灌溉設施的建設、管理與運行採取適當的扶持,調動農民用水戶及灌溉管理組織的積極性,確保農田灌溉事業的健康發展,在未來抗禦再次可能發生的特大幹旱災害時更加主動地發揮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