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科

冠狀病毒科外有脂質包膜,膜上排列間隔較寬的突起,其形狀隨不同病毒可呈現為圓端花瓣形、圓錐形、T 形等,通過呼吸道傳播,主要引起感冒,也可導致下呼吸道感染和胃腸炎。目前還無特異性防治措施。病毒基因組為連續線型單鏈 RNA,分子量通常為(5.5~6.1)×106。病毒在細胞質中複製,通過內質綱膜出芽成熟。病毒對脂溶劑敏感,但不同種冠狀病毒對酸和胰酶的耐受性有明顯差別。此種病毒可用組織培養或器官培養分離。本科包括人冠狀病毒、禽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豬血凝性腦脊髓炎病毒、新生小牛腹瀉冠狀病毒、鼠肝炎病毒、火雞傳染性腸炎冠狀病毒、豬冠狀病毒、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

冠狀病毒科

正文

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球形、上有突起、狀似皇冠的 1科病毒
本科病毒直徑75~160納米,中央是不同密度的無定形物質,外有脂質包膜,膜上排列間隔較寬的突起,其形狀隨不同病毒可呈現為圓端花瓣形、圓錐形、T 形等。病毒基因組為連續線型單鏈 RNA,分子量通常為(5.5~6.1)×106。病毒在細胞質中複製,通過內質綱膜出芽成熟。病毒對脂溶劑敏感,但不同種冠狀病毒對酸和胰酶的耐受性有明顯差別。此種病毒可用組織培養或器官培養分離。本科包括人冠狀病毒、禽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豬血凝性腦脊髓炎病毒、新生小牛腹瀉冠狀病毒、鼠肝炎病毒、火雞傳染性腸炎冠狀病毒、豬冠狀病毒、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等。
人冠狀病毒 通過呼吸道傳播,主要引起感冒,也可導致下呼吸道感染和胃腸炎。目前還無特異性防治措施。
禽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 最易感染幼雞,病死率5~25%,成年雞感染後能康復,但產蛋量下降,用減毒活疫苗預防有良好效果。
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 目前僅發現1個血清型,只對豬有致病力,可引起幼豬死亡,病死率高達100%,但成年豬感染後一般都能康復。給妊娠母豬口服或注射減毒活疫苗後,通過乳汁可保護仔豬,有較好的效果。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