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子仲弓祠

冉子仲弓祠

賢冉子仲弓祠位於菏澤市東7公里處。這裡坐落著一個300多戶人家的小村鎮——張什店。該村古名茶固坡,冉賢鎮,為先賢冉子仲弓故里,村中居民冉性居多。村中心丁字路口東北隅有冉子仲弓祠,俗稱冉家祠堂。寬敞雄偉的廣連門臨街聳立,造型古樸典雅,氣象莊嚴,望之使人頓發思古之幽情。院內現有大殿一座及楷樹一株,均系菏澤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冉子簡介

冉子仲弓祠冉子仲弓祠

冉子名雍字仲弓,生於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2年),卒於周貞定四年(公元前466年),享年56歲,葬於菏澤東南60里冉山(今定陶縣冉堌集)。冉村鎮建祠合祀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冉求(子有)三賢。蓋三人不唯同里同宗,且均系孔子親自認可的十哲中人,故有“一門三賢”之譽。 據漢陸賈《冉氏源流考》載:“冉子乃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後。曹叔振鐸數傳至冉離。”始定居“菏澤之陽”。冉雍以德行著稱,歷代統治者多有封賜:漢高祖時封陶子,元帝時封陶侯,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封魯侯,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薛侯,宋真宗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增封下邳公,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改稱先賢冉子。 仲弓的事跡雖無專著,但在許多史書典籍如《史記》、《左傳》、《論語》、《山東通志》、《兗州府志》,菏澤、定陶、曹縣諸縣誌以及《冉氏宗譜》中均有記載,當然最可靠的要數《論語》。按照孔子的話說:“雍也,可使南面。”意思是說仲弓寬洪簡重,有人君之風範,讓他做諸侯治理一個國家,也是能夠勝任的。

冉子仲弓祠冉子仲弓祠

仲弓篤於德行,而拙於口才,故《論語》有“雍也,仁而不佞”。他跟隨孔子“居則與處,行則以游,師事終身。”為孔門高徒,在與孔子的應答中常常深得夫子之心。如《論語·雍也》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戰國後期的荀況很推崇他,把他與孔子並列為大儒。在仕途上,仲弓曾任季氏宰,可說是大材小用了。孔子死後,仲弓與閔子騫等及其弟子合編《論語》20篇,又自著《敬簡集》6篇。《敬簡集》一書是對所引仲弓與孔子應答中的“居敬而行簡……”一段話的闡發,可惜秦火之後,此書失傳。

祠堂歷史

冉子仲弓祠冉子仲弓祠

冉村鎮合祀祠始建時間已無文字可考。最早見諸文獻記載的重建工程在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俟後有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嘉靖十三、十七年(公元1534、1538年)、萬曆三十六、四十年(公元1608、1612年)都有記載,清代又有多次維修。晚清以來,戰亂頻繁,國事日非,冉祠也年久失修,頹垣破壁,失去了昔日的風貌。60年代更使冉祠岌岌可危,幸該村冉姓族大勢眾,智明之士將大殿改作倉庫,賴以保存。其餘建築及冉子塑像、石碑均遭破壞,無一倖免。1984年春,省文物部門為挽救這些歷史文物,特派專家來菏澤察看,即撥專款督專人即行搶修。市委、市政府對冉祠的保護與修復十分重視,領導多次親臨現場查看指導,並採取了許多保護措施。經過維修,破爛不堪的大殿煥然一新,雕樑畫棟、赭欞丹柱,黃綠相間的琉璃瓦頂在朝陽里熠熠生輝,但由於資金所限尚未恢復原祠舊有的規模。

祠堂建制

冉子仲弓祠冉子仲弓祠

據有關文獻所載,原祠為一古建築群。計有:廣連門、二道山門、東西兩司、大殿、啟賢殿等建築群。正殿檐下豎匾藍底金邊金字,上書“薛公殿”。古建築上的吻獸等飾物的形制與數目是區分等級高下的重要標誌,建殿時,冉子已被追封薛公,位在帝王之下,侯伯之上,可以想見當時殿堂規模之宏偉壯觀。殿前有墀(平台),高出地面三尺,寬廣九方丈,方磚鋪地,拾級而上,系供地方官員春秋獻祀之所。台下為族人儒生觀禮處。殿前左右兩廡供與祭祀官員休息與享受祭餘之所。大殿內有神龕兩座,正龕內供冉雍塑像,西壁龕內供冉雍次子冉季(孔子弟子)牌位。啟賢殿居正殿西北20米處,供有冉雍父冉離牌位。山門的中門上方,懸有金邊紅底豎匾一面,上書:“先賢冉子仲弓廟”。廟門面南臨街,台階高出街面三尺。

旅遊項目

冉子仲弓祠冉子仲弓祠

祠內原有古柏數十株,蒼勁挺拔,遮天蔽日,映襯得整個祠院格外肅穆莊嚴,遊人至此弔古憑今,無不肅然起敬。大殿東南主幹高5米、圍3米的大楷樹,相傳為冉雍所植,現仍枝茂葉繁,形如巨傘。冉子仲弓祠是歷史遺留下來的一份珍貴遺產,也是菏澤地區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

菏澤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菏澤市歷史悠久,為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相傳黃帝族、炎帝族、九黎族融合後就定居在這裡,堯舜禹三大部落,主要活動在這一帶。
景點百獅坊 | 百壽坊 | 仿山墓群 | 金山大洞 | 巨野永豐塔 | 冉子仲弓祠 | 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 | 歷山舜王廟 | 安邱堌堆遺址 | 谷林堯陵 | 孫臏故里 | 莊子釣魚台 | 會盟台 | 陳台 | 曹州牡丹園 | 古今園 | 百花園 | 曹州書畫院 | 凝香園 | 曹州武術館 | 青年湖公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