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山學派

概述

〖兼山學派〗北宋郭忠孝所創學派。忠孝洛陽(今屬河南)人,字玄之,學者稱“兼山先生”,因稱所創學派為“兼山學派”。忠孝為安定學派胡瑗、濂溪學派周敦頤的再傳弟子,從伊川學派程頤學《易》、《中庸》二十餘年,繼承二程理學並有所發展,形成自己的《易》、《中庸》學說體系。其子郭雍幼從其學,以傳播父說為己任,時稱“二郭”。著名學者謝諤、蔣行簡等皆從其學,因形成兼山學派。後謝諤等廣收門徒,再傳其說,弟子常數百人,綿綿不絕,此學派發展到高峰。著名弟子有:歐陽朴、孟程、左揆、曾震、曾機、曾雩、曾克己、曾克允、曾克寬、曾克家、黎立武等。此派對“中庸”學說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認為“中為人道之大,以之用於天下國家。”又曾說,“極天下至正謂之中,通天下至變請之庸。”據說程頤曾為《中庸》作注,見到此說,即把自己的書稿燒了,而屬兼山(郭忠孝)以書傳之。”此派對易學研究最深,認為“易即道也”,“易貫通三才,包括萬理”,也包括君臣之道。還認為“昆”就是“限”。“限立而內外,不越,天之命我,限之內也,不可出;人慾,限之外也,不可入”。亦主張“存天理,去人慾”。他們還認為,人應該有遠大志向,“人之立志,要以聖賢自期,毫末私意不介胸中,然後能與聖賢相似。”還認為“仁、義、忠、信,蓋無常名,由近而推,則勇於行”,(《宋元學案》卷二十八《兼山學案》)要作到仁、義、忠、信,主要看具體行動。此派受百源學派邵雍之子邵伯溫影響,其學說兼有象數學特點。朱熹曾說,“兼山《易解》,溺於象數之學。”此派代表著作有:郭忠孝《兼山易解》,郭雍《郭氏傳家易說》,謝諤《艮齋集》、《詩書解》、《論語解》、《左氏講義》,曾震《群玉集》,曾機《靜庵集》。此派主要繼承二程學說,雖然也有所得,但發揮不多,因此,影響了學派的發展規模和流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